作为能源转型和汽车行业转型的有效降碳路径,燃料电池产业呈加速发展之势,同时“失衡”之态也愈发凸显:一边是各地政府积极性颇高,企业加速布局;一边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囿于技术和成本瓶颈,如何不倒在行业蓬勃发展的前夕,是不少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
热度高:氢车订单增加与资本入局
脱碳、零碳已成为全球共识,有70多个国家将氢能视为实现脱碳的重要技术路径。占全球GDP约52%的27个国家中,已经有16个国家制定了全面的国家氢能战略,还有11个国家正在制定国家氢能战略。
我国也在不遗余力地推动氢能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氢能应用的交通载体,因为“吃氢排水”,被看成终极环保汽车,也成为拉动氢能发展的“火车头”。目前国内燃料电池汽车推广规模正在快速扩大。
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GGII)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2月-2021月8月期间,国内签署燃料电池汽车订单达34215辆;明确2021年完成交付的有2010辆(其中重卡1800辆,客车130辆,物流车80辆);落地区域明确的有33315辆,其中示范群内有3355辆,占比10.1%;示范群以外29960辆,占比89.9%。
另根据《节能与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到2025年末,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1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赛道已具备增长潜力,这引来了资本的高度关注。
GGII不完全统计,2021年前8月中国氢燃料电池及零部件相关投融资案例共 43个,总额超过362亿元,已超2020 年全年水平(注:其中国电投华中氢能产业基地投资规模为70亿元,因涉及产品环节多,计入综合类项目)。除国电投综合类项目外,氢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项目投融资金额占比达 78%,其次为膜电极、质子交换膜等核心材料和零部件项目,投融资金额占比接近 2%。
还有一些燃料电池产业链企业正在积极筹备IPO:涉足燃料电池催化剂的中自环保科创板IPO注册获证监会同意;东岳氢能进入上市辅导阶段;国富氢能进入上市前准备;氢璞创能未来IPO将瞄准科创板,公司已经有券商辅导。
危险系数增大:大部分企业缺乏订单及拳头产品
虽然前景无限,但目前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状态不尽人意。
2020年,受疫情以及相关政策不明朗影响,行业整体收缩,当年燃料电池汽车销量1177辆,同比下滑超过五成。这是燃料电池汽车自2016年实现连续4年的增长之后,在2020年首次迎来产销的下滑。
今年1-8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24辆和733辆,同比分别增长27.7%和26.8%。具体来看,除6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达到“高峰”外,1月至5月以及8月产销都呈现出“低迷”的状况。
与市场规模尚小极不对称的是,企查查数据显示,十年来,关键词含“氢能”的注册企业数量逐年增长,2020年的注册量达到十年之最,达477家,同比增长14.6%;2021年,这一数字有望再创新高,仅上半年注册企业数量就达339家,同比增长89%,呈飞速增长态势。
这意味着,除行业龙头企业占据市场份额外,大部分燃料电池企业如今处于没有订单甚至没有产品的阶段。随着示范政策的出台,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将迎来爆发,但鉴于出台时间较晚,政策落实复杂,难以在短期内迅速推广开来,种种因素都影响着燃料电池企业能否顺利度过“寒冬期”。
突破关键:提效率与降成本
现阶段,从氢气制、储、运、加到燃料电池汽车的生产及运营,燃料电池汽车发展仍然受到技术、成本、配套设施等多重因素的制约。
比如,目前燃料电池重卡比传统柴油重卡的价格高很多,一辆传统重卡50万元左右,而一辆燃料电池重卡价格约为150万元甚至更高。在运营成本方面,柴油重卡每升6元多,燃料电池重卡目前不论是采购成本还是运营成本,都比传统重卡高很多。未来想要真正的大规模商业化,燃料电池依然需要在核心技术及成本上进行重点突破。
在近期举行的2021高工氢电燃料电池系统技术与应用峰会上,众多嘉宾均指出燃料电池产业各个环节仍需要大幅提升效率与降低成本。
飞驰汽车首席技术官石建珍博士指出,目前国内氢能重卡整个供应链还有较大进步空间,例如需要解决水热管理故障问题,提升低温启动技术,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并且持续降低燃料电池的成本。当燃料电池价格降到1000元/kW以下时,相比燃油车才有发展前景。整个供应链必须协力降成本,没有做不到,只有不够努力。
雄韬氢雄董事长熊云博士表示,保障了寿命、效率、价格,产品就具备了持续推广、竞争的能力,把这几个指标划分至技术上布局,包括电堆、系统集成,以及零部件、质量管理、数据分析等。技术提升发动机系统性能,通过技术降本才是王道。
氢璞创能董事长欧阳洵博士认为,只有把降成本作为企业的第一目标,才能在示范倒计时的资格赛中脱颖而出。氢璞公司从2012年通过设计降成本,2015年开始探索工艺降成本,2017年通过自动化的手段降成本,2019年开始引入专业的人才及机构做精益化的生产降成本,今年希望步入规模化降成本,未来会通过循环材料、零部件的循环利用降成本。
燃料电池汽车风口已至,企业要把主要精力和资源放在技术创新攻关和产品迭代升级上,扎扎实实把产品做好,同时做好持续性的降本工作,整个产业链携手共进,协作共赢。
原标题:燃料电池企业如何不倒在行业蓬勃发展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