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人民银行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三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4.78万亿元,同比增长27.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6.5%;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6.98万亿元和2.91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6.9%。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我国绿色金融发展驶入“快车道”——而这,只是生态文明建设在金融领域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制度构建和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和二氧化碳减排工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新阶段。
2021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意味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开启了从1.0版向2.0版升级的过程,意味着从过去以末端治理为主,开始转向源头管控、过程优化、末端治理、废物循环四个环节协同发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四类格局加快调整的新阶段。”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白泉看来,这一新任务,要求我国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目标,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在这一新目标和新任务的引领下,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经济体系建设的各项要求进一步明晰:
今年2月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为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提供了顶层设计;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对“两高”项目提出了严格环评审批等一系列要求;
在推动增量绿色发展方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5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要求控制县城建设密度和强度,防止盲目高密度高强度开发和摊大饼式无序发展;
在提供绿色金融支撑方面,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证监会印发《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为金融机构和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支持绿色项目提供了更明确的依据。
与此同时,各地和央企主动作为,探索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
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规划纲要中,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入本地区的发展蓝图;一批省(自治区、直辖市)启动本省碳达峰行动方案的编制工作;
中国石化、国家能源集团、南方电网等启动了本企业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研究,国家电网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这些都对在全社会形成积极的市场氛围发挥了促进作用。
“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国将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第一期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的项目已于近期有序开工。”2021年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的主旨讲话中正式宣布。
“从2021年开始,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金融创新将激发更多产业、企业和地区加快迈入低碳发展的新轨道,而这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白泉认为,与以环境污染治理为代表的生态文明建设1.0版相比,以碳达峰、碳中和为重点战略方向的生态文明建设2.0版影响范围更广、影响程度更深、时间跨度更长,正在给中国市场带来更多想象空间和更多创新活力。
原标题:降碳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