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188金宝搏下载app » 市场 » 正文
 
更名“格力钛”的背后:心怀“双碳”、笃行致远的美丽同行
日期:2021-11-15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miaowanying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伴随着一则公告,银隆新能源正式改名为“格力钛新能源”,再一次凸显钛酸锂的价值和格力的坚守。改名“格力钛”后,双方又将给彼此带来什么?

先看第一个问题。格力看上了银隆什么?显而易见的是“钛酸锂”。基于钛酸锂的高安全、快充放等优于其它锂电池的性能,银隆有着不可多得的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笔者认为,在“双碳”时代,改名“格力钛”后,其价值还将被重新定义。

11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深入推进碳达峰行动,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有序推广清洁能源汽车。

钛酸锂电池,除具备超高的安全性能外,在快充放、耐宽温、长寿命等方面同样具有卓越的性能。目前,装备有钛酸锂动力电池的公交车已在多个城市运营。在“双碳”背景下,未来电动汽车将对传统燃油汽车持续实施有效替代,“格力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必将驶上新的快车道。

在“储能”站到聚光灯的当下,“格力钛”还将释放更大价值。“十四五”是推动我国储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刺激下,储能商业化和规模化发展不断提速。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出台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要达到3000万千瓦(30GW)以上。可以说,万亿规模的储能产业,已处在爆发前夜。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无疑将进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

储能是钛酸锂的优势。近年来,格力钛在以储能为中心的能源产业进行深度布局,已成功开发出多种储能产品,广泛应用于工商业园区、通讯基站、电网调频、轨道交通、风光消纳、船舶岸电、家庭住宅等等多个场景。据悉,我国最大的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张北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使用的就是钛酸锂储能系统,采用世界首创的风光储输联合发电建设思路和技术路线,是集风电、光伏、储能装置和智能输电“四位一体”的新能源综合性示范工程。

再看第二个问题:格力与银隆协同关系是什么?用一句话来回答,那就是:格力打开能源多元化新世界大门,钛酸锂是一把关键钥匙。

经过多年发展,格力的多元化已进入新阶段。从空调到模具、机器人、医疗器械等智能装备,格力多元化延伸是在制造端的多元化。随着国家对“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及格力自身在节能减排上的自觉实践,格力不断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探索,基于光伏、空调与储能相结合的新能源系统构建,正为格力的多元化发展开启新赛道和新未来。

钛酸锂电池核心技术是打动格力的关键。通过钛酸锂技术,格力能够快速切入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更重要的是在储能业务上大有作为。

从短期来看,基于钛酸锂的储能技术,格力钛可助力格力“光储空”产品快速“上位”,双方协同为能耗企业提供安全、稳定、高效的解决方案。格力“光储空”技术实现了新能源与空调深度融合,空调的直流化、能源信息化以及精细化管理,使光伏、储能与空调相结合。

与此同时,格力钛不仅为格力“光储空”产品提供用于储能的钛酸锂电池,其储能系统结合先进的电池管理、热管理技术,通过“互联网+”远程监控技术实现了新能源综合管理,引导需求侧电力削峰填谷。可以说,双方协同形成了“珠联璧合”的互补效应。

从长远来看,“新能源+储能”产业发展,将为格力塑造第二条增长曲线。储能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被视为未来能源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在新一轮能源变革中发挥着压舱石作用。

《指导意见》指出,储能是推动主体能源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更替的关键技术,是构建能源互联网、促进能源新业态发展的核心基础,是提升传统电力系统灵活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但是,我国储能产业还处在以示范应用为主的发展期,储能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产业,也没有形成有效协同发展机制。

作为一家自主创新敢于担当的企业,格力多年来是一直是行业乃至民族企业的探路者和先行者,也是在新能源产业布局最早、定力最强、韧劲最好的企业之一。破解储能行业发展难题,为“双碳”目标提供科技创新的解决方案,是格力的责任所在,也是格力的价值所在。

更名背后,是格力以国家需要和市场需要为出发点,面向未来筹谋的重要一步,奔向储能万亿大蓝海,不断实现技术优势与新能源产业的深度融合,是深入推进碳达峰行动之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格力钛”将是一场奔向绿水青山的“美丽同行”。

原标题:更名“格力钛”的背后:心怀“双碳”、笃行致远的美丽同行
 
相关阅读: 钛酸锂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 188金宝搏下载app 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118金宝app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