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全国
光伏发电应用模式也不断创新。2014年,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鼓励社会投资基础设施项目中的30个分布式
光伏发电示范区项目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目前已建成50万千瓦,在建规模60万千瓦,带动社会投资超过100亿元。其中,青海龙羊峡水光互补项目探索了水电和光伏电站协调运行、联合调度的创新模式;与农业相结合的光伏农业大棚、渔光互补电站逐渐成为市场热点;集合荒山荒坡治理、煤矿采空区治理和沙漠化治理的生态恢复与光伏发电建设相结合项目不断推陈出新。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欧盟对我国光伏持续加大点查力度的背景下,我国光伏电池制造企业继续保持较强国际竞争力。2014年,在全球产量排名前10的企业中,我国占据6席,前4名均为我国企业。从光伏上游产业发展情况来看,2014年,国内多晶硅产量约13万吨,同比增幅近50%,进口约9万吨。光伏电池组件总产量超过3300万千瓦,同比增长17%,出口占比约68%,多数企业产能利用率提高,前10家企业的平均产能利用率皆在87%以上。
“虽然外部环境较差,但是由于有了国内市场的支撑,加上我国光伏企业目标市场拓展到中东、非洲等地区,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减弱,使得去年光伏企业发展压力减轻。”梁志鹏说。
对于下一步的工作,梁志鹏透露,将重点促进产业进步和升级,为技术性能更好的高质量产品和优秀企业提供专门市场支持,引导我国光伏产业从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