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188金宝搏下载app » 人物 » 正文
 
黄少中:降碳要把握好“新”“旧”能源替代节奏
日期:2021-12-31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huwenting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战略擘画和系统部署,充分彰显出我国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鲜明导向和坚定决心。能源行业作为保障国计民生和服务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从供给侧到消费侧,都在主动迎接“双碳”目标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近日,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产业合作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正式成立。针对碳中和产业跨界合作的热点话题,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心主任黄少中。

记者:业界认为,能源领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战场、主力军。您如何看待这场能源领域系统性变革?

黄少中:实现“双碳”目标,既是一项宏伟远大的战略目标,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涉及领域宽、包含产业多、时间跨度长等特点,必须打破能源行业壁垒、消除体制桎梏,加强横向交流协作,促进纵向融合发展,才能发挥出跨部门、跨产业的聚集效应。

我国能源产业形态是竖井状、垂直一体化的,封闭性强、产业难以脱离自身局限性。碳中和任务中,我国能源行业占60%—70%,因此能源行业必须担起责任。

鼓励主力军加速挺进主战场,我认为,一是要坚定方向,坚定“双碳”既定目标方向不变;二是要把握节奏,避免毕其功于一役,把握好新旧能源替代的节奏。新能源不能冒进,传统能源不能贸然退出。同时警惕长期目标短期化、复杂问题简单化、系统性问题单一化这三种倾向;三是要改进方法,改变“双碳”考核办法,明确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可能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强度的双控转变;四是要近远结合。近期,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远期,改变目标,着力解决实际问题,将目标从考量消费总量向“双碳”转变;五是保障安全。任何一项改革都不能脱离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传统能源的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六是深化改革。国家近期重点提出要稳步推动电网、铁路等自然垄断行业的改革,要深入推动能源革命。这说明改革没有到位,或者预期效果还没有实现。

记者:您作为能源界资深专家,请简要介绍下中心的成立有哪些重要意义?

黄少中:作为首家碳中和产业合作专业机构,中心于2021年8月经中国能源研究会批准设立,2021年11月25日正式成立,是中国能源研究会的直属部门。中心以推动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为宗旨,以促进碳中和产业广泛深度合作为己任,与有关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学术团体、国际组织广泛联系、密切合作,积极推进“双碳”目标下的产业合作、政策研究、路径探讨、标准制定、交流活动等工作。

中心的基本定位是碳中和产业领域的合作交流服务平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作为中国能源研究会直属单位,中心将依靠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生态环境部、工业与信息化部、科技部等国家相关部委的指导帮助,依托各成员单位、行业专家及顾问团队的优势资源和专业力量开展工作。

记者:针对碳中和产业合作,中心近期将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

黄少中:“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我们将进一步加快促进跨部门、跨行业合作,积极推动国内、国际交流。

近期将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宣传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双碳”目标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国家各部委的相关文件规定;二是推动促进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高校智库、金融机构在“双碳”领域开展产业、政策、技术、标准、金融等方面的研究、交流与合作;三是研究撰写和发布碳中和产业合作发展研究报告,谋划成立碳中和产业合作圆桌论坛;四是组织参与“双碳”领域相关企业、团体及行业标准的研究与编制;组织提供“双碳”及能源转型战略规划和项目决策的评估与咨询服务;五是举办一系列“双碳”国际国内交流活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中和产业合作品牌。

原标题:黄少中:降碳要把握好“新”“旧”能源替代节奏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中国能源报
 
[ 188金宝搏下载app 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118金宝app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