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届冬奥会上忙忙碌碌的新能源大客车、中型客车和小客车,居然稳稳驶入了2月里寒风凛冽的燕山。由北京理工大学孙逢春院士牵头的冬奥会新能源汽车项目团队,甚至把电动汽车开入零下30摄氏度的极寒天气,在“绿色”“科技”的理念中成就了全气候电池新能源汽车的诞生,解决了新能源汽车“怕冷”的问题。
冬奥会上的新能源汽车,要能够应对零下30摄氏度的酷寒,能在低温环境下启动、续航和有效使用,同时要充分考虑河北赛区以山区为主的地形地貌,解决山路、冰雪路面汽车的安全行驶问题,以及以电动为主的新能源车辆智能化程度普遍较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电动汽车在极寒环境下充电困难、无法启动等问题,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高性能纯电动大客车动力平台关键技术及整车应用”项目的支持下,北京理工大学牵头整合中信国安盟固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华创电动车技术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的优势研发资源,创新了全气候电池技术研发及整车集成开发。
何为全气候电池系统?通俗地说,就是能够在低温环境下,让电池利用仅剩的一点能量迅速给自身加热。经过4年的持续技术攻关,项目团队在完成全气候电池技术原理验证基础上,集成全气候电池系统、智能整车控制器、动力电池一键加热控制系统、无动力中断两挡电驱动总成、低温增焓空调、航空气溶胶车体保温材料等多项创新性产品。“我们合作开发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产品,能量突破175瓦时/千克,彻底解决了电动汽车在冬季续航里程急剧下降、无法启动等诸多难题,实现了纯电动汽车‘全气候’运行模式。”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林程说。
在此前赴内蒙古的极寒环境现场试验中,数据显示,安装了全气候新技术系统的福田12米电动大客车、宇通7米中型客车、北汽新能源电动小客车三类车型,可实现6分钟快速自加热启动,升温速度超过每分钟5摄氏度,低温启动环节电池加热能耗不高于5%,车辆行驶过程无需再给电池加热。在福田客车低温增焓空调制热试验中,实现在30分钟内整车车厢温度从零下30摄氏度提升到19摄氏度,而目前常规车用热泵空调在零下15摄氏度就无法启动。经过实地测试,此次全气候电池及三类新能源整车经受住了极寒环境,各项测试工作顺利完成。
冬奥会“首秀”只是开始,我国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全气候电池系统将帮助纯电动汽车驶向辽阔的南北方,让“绿色”奥运的理念走进千家万户。(经济日报记者 敖 蓉)
原标题:全气候电池新能源汽车诞生 极寒天气不怕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