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江苏盐城沿海滩涂阳光明媚,和风吹拂,中节能东台太阳能发电公司负责人刘加勇带着员工对“风光渔”基地的光伏设备进行检修。
位于盐城东台的“风光渔”基地是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滩涂风光电产业基地,按照集约集聚开发理念,上有风力发电、中有光伏利用、下有水面养殖,形成了“风光渔”互补、循环经济、高效养殖、生态科普旅游四大特色示范区。
“每年发电接近1亿度,相当于减少消费4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000吨。”刘加勇用一串数字展示项目成果。
放眼整个盐城沿海滩涂,数百成千的巨大“风车”林立,银白色的叶片随风周而复始转动,与一座座输电铁塔、一道道输电线勾勒出别样的“沿海风光”图。
三峡能源江苏大丰H8-2海上风电场。 三峡新能源盐城大丰有限公司供图
每使用100度电,就有约60度来自新能源
盐城地处江苏沿海中部,海岸线全长582公里,沿海滩涂面积683万亩,近海10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超7.6米/秒、远海接近8米/秒,有着丰富的可开发风电资源。同时,盐城也是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年平均光照时间约2280小时,年发电利用小时数约1200小时,适宜光伏发电项目开发的空间资源较为充足。
随着江苏沿海第二输电通道工程整体建成投运,位于江苏盐城沿海的三峡能源江苏大丰30万千瓦H8-2海上风电项目成功全容量并网发电。
“H8-2海上风电项目年均发电量约9亿千瓦时,能够满足约37万个家庭一年的正常用电需求。与同等规模的火电相比,该项目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6万吨。”三峡新能源盐城大丰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主任王振双介绍,该项目是目前国内离岸距离最远的海上风电项目,220千伏海缆长度达到86.6公里,最远一台风机离岸82公里。
润阳悦达光伏生产的光伏电池。 谷华 摄
新能源是国家扶持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盐城重点推进的主导产业,更是全球“双碳”大背景下构筑发展新优势的低碳绿色产业。盐城新能源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消纳持续提升,减排降碳成效显著。
截至2021年底,盐城市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1204万千瓦,同比增长22.2%,占江苏省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27%。该市新能源累计发电量24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占江苏省新能源发电量的32.6%,占盐城全社会用电量的59.3%,减少化石能源消费700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00万吨,为江苏省能源结构转型作出了积极贡献。
“盐城每使用100度电,就有约60度来自新能源。”盐城市发改委副主任罗强说,盐城是江苏省唯一的清洁能源高比例消纳试点示范城市,也是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是名副其实的全球绿色能源城市。
润阳光伏研究院。 谷华 摄
2021年12月22日,国家发改委印发《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其中提出,要在江苏沿海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推进风电全产业链布局和光伏产业集群化发展,建设盐城国家级海上风电检验中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盐城市市长周斌表示,未来,盐城将加快建设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示范基地、光伏综合应用示范基地,努力在“十四五”末实现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00万千瓦、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的“2个2000”蓝海目标,打造引领全国乃至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天合光能盐城智能车间。 谷华 摄
加减之间,凸显一座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决心
2月28日,在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天合光能智能车间内,伴随着轰鸣的机械声,几百台自动化生产设备马力全开,AGV运输机器人在轨道上来回穿梭,车间内一片忙碌的场景。
“主要生产光伏组件和光伏电池片,是天合光能在全球生产中的最大基地。”天合光能盐城制造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天合光能16GW高效太阳能电池车间,不仅是光伏电池行业单体最大的电池车间,也是210尺寸PERC产品的超级工厂。
近年来,盐城独有的“风光”资源禀赋,吸引全国新能源产业企业纷纷抢滩,盐城的新能源产业跑出了“盐城速度”,“十三五”末,中国新能源头部企业在盐城的集中度最高。
金风科技海上风电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谷华 摄
作为盐城大丰新能源装备制造的龙头企业,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09年来到大丰开启“追风之旅”,主要从事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安装及技术咨询服务。
“选择盐城,正是看中了这里风电产业发展的前景,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良好的营商环境。现在看来这一决策非常正确,因为这里是海上风电发展的最前沿。”江苏金风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宁海峰说。
新能源产业潜力无限。当下,领先布局的盐城,不再只是追求新能源企业量的积累,而是在创新强链方面勇挑重担,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金风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天合光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润阳光伏研究院等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盐城,让更多优秀人才、前沿科技、创新成果到盐城落地生根。
新能源产业做加法,“两高”产业做减法。“计划用3年时间,对全市7大重点行业的全部规上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走好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罗强说,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另一方面则是强化非化石能源供给。
这几年,盐城以分类处置的方式对企业进行“提升、整改、淘汰”。2021年,该市两家头部钢铁企业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并积极推动大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的协同减排。同时,完成了曾是地方纳税大户的一家钢铁企业、一家焦化企业的产能退出。
“调整优化能源、产业、交通运输和空间结构,大力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煤电降耗减排,增强新能源的存储、消纳能力,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周斌表示,盐城将协同推进节能减排降碳和碳资源利用,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35%以上。
原标题:盐城沿海“风光”好 新能源产业蓄力助“双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