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188金宝搏下载app » 市场 » 正文
 
如何推动“双碳”落地?全国两会能源电力企业代表这样说
日期:2022-03-08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miaowanying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双碳”是今年两会最热的话题之一。能源电力行业将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进程中承担主力军的角色,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在今年的“两会”议程中,能源电力企业代表纷纷建言献策,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主席舒印彪:加快建设“双碳”标准

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开展碳排放标准化发展战略研究,加快推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尽快补齐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披露、认证和标识等关键环节短板,加强碳排放基础数据库建设,推动核算方法与国际接轨,完善核算标准与核查机制,建立低碳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标准和标识制度。此外,要秉承开放合作的积极态度,融入国际能效、碳排放标准和规则体系,加强国际标准协调,积极参与相关领域国际标准制修订,制定更多由我国主导的碳排放国际标准。

加强与国际知名标准与认证机构合作,打造国内碳排放标准国际认证企业品牌,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碳排放标准制定和认证检测服务中介机构。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聚力促转型,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能源央企应继续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推动高质量发展。要聚力促转型,紧紧围绕助力“双碳”目标,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在绿色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在此基础上,还要聚力保供应,着力增强可持续的保供能力,提供安全稳定能源供给,以优异成绩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兼华中分部主任陈修言:建议明确分省新能源规划目标

统筹常规新能源、沙漠戈壁荒漠大型基地、分布式光伏等各类项目,在国家层面明确分省新能源规划目标,实现各专项规划、国家和各省规划间横向协同、上下衔接。集中开发和分布式并举,坚持大型风光电基地、先进煤电、特高压通道“三位一体”,加强新能源、常规电源、输电通道统一规划,同步开展前期工作,确保同步投运。

加快健全完善能源电力价格形成机制和辅助服务成本疏导机制,进一步理顺输配电价,由全社会共担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的责任挑战。加大抽水蓄能建设力度,在区域电网层面统一配置抽蓄资源,提升抽蓄投资效益。

国家层面安排部署一批重大项目,加强清洁能源发电、先进输电、高效碳捕集利用等领域基础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将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和示范工程纳入国家试点。推广应用新能源云平台,依托新能源云建设国家碳中和支撑服务平台。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中分部党委书记肖黎春:需求侧资源应纳入能源电力发展规划

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具备有序用电、需求响应、柔性互动、安全用电、能效管理等功能,可以实现有序用电下的负荷控制和常态化的需求侧管理。

国家应对需求侧资源进行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在能源电力规划中明确提出阶段性的量化发展目标和约束考核机制;将能源电力规划从原来的侧重以“扩张保供”满足电力需求,转变为保证电力供应与环保低碳发展并重,充分发挥需求侧资源的巨大价值。

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协调各个部门统一出台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支持政策,并加强对各省级政府的管控和督导,压实各地方政府工作责任;督促各省级政府同步出台负控安装、分轮次接入、开关控制、运维责任、安全责任、资金保障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并明确政策落地时间和实施细则。

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揣小勇:数字电网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石

在国家层面相关政策文件中加强对数字电网建设的顶层设计和任务部署,建设数字电网国家级实验室,开展以数字电网推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试点、示范,打造能源行业服务“双碳”目标的标杆。

支持构建以数字电网为核心纽带的新型能源数字生态,考虑在国家层面成立数字电网创新和产业联合体,支持新型能源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家新基建规划布局,支持多能互济、综合能源等新型能源服务发展,推动形成能源发展数字经济新生态。

支持数字电网与社会、政府政务深化对接,深化数字电网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培育电网公司“电力+算力”新型产品和服务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的跨域融合应用新模式。

推动完善能源行业大数据治理体系,以能源大数据中心为抓手,重点培育能源电力大数据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等示范项目,加快实现数据确权、数据定价、数据保护,推动能源大数据与社会数据共享。

中核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顾军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核集团副总工程师罗琦:从国家层面推动核能清洁供暖产业化发展

从国家层面推动核能清洁供暖产业化发展,从选址、设计、审批、监管等方面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在税收、贷款利率、财政补贴等方面出台配套扶持政策,推动核能供暖项目尽快落地,保障核能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

中核集团核聚变堆技术领域首席专家段旭如:集中力量开展核聚变工程和技术攻关

建议国家应该统筹国内的资源以及各方的力量,包括核工程领域具有专业经验和技术基础的相关研究单位和企业等等。因为目前可控核聚变的发展已经开始从基础研究阶段逐步向核工程阶段过渡,这样的话可发挥我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逐步搭建聚变能的技术开发体系和工业体系,集中力量开展核聚变工程和技术攻关。另外通过这种资源的统筹也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作为一名从事聚变研究的科研人员,我认为再经过三十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到2050年左右,人类可以使用上核聚变能源。

中核集团战略与管理咨询委员会委员刘巍,中核集团首席专家、战略与管理咨询委员会委员王黎明:加快自主三代核电建设进度安排

国家加快自主三代核电建设进度安排,协调地方政府推动核电厂址落实,2030年前每年新开工建设百万千瓦级自主三代核电机组8台左右,保持我国核电平稳持续发展,确保核科技工业体系的技术、资金、人才储备,有力推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核电在未来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和贡献,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保障能源供给侧安全,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哈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志安:推动抽水蓄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服务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应在政策层面给予大力支持,支持企业加快提升抽水蓄能产业的装备制造能力,协助企业进行装备升级改造;应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规范抽水蓄能产业市场秩序,引导实力强、业绩好、技术优的企业开展良性市场竞争,确保整个产业链良性发展;应加大关键材料和配套部件自主化研制力度,加大关键核心部件国产化力度,确保项目建设整体可控受控,真正将“大国重器掌握在自己手里”;应立项开展关键技术开发与标准制定,建立重大科技项目与标准化工作联动机制,增强国际标准话语权,加快主导制定或完善水电行业国际标准以及国内标准国际化,大力推进中外标准互认,及时将先进适用的科技创新成果融入标准,引领抽水蓄能乃至整个水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应加快构建智慧电网

一是建议支持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其原料及产业链各环节生产能耗不纳入能耗总量考核。

二是建议尽快完善相关规范标准,配套相应政策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引导电动汽车成为电网储能终端。

三是建议提高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制造业零碳、低碳能源自给率。随着电动汽车数量大幅增长,如能有效利用闲置资源,将其作为分布式储能单元接入系统,除运行时间以外,大部分时间在线,成为电网储能、微网储能、小区储能、家用储能的一部分。电网负荷高时向电网反向售电,负荷低时存储电网过剩电量,在为电网做出贡献的同时,以市场化机制通过充放电的价差获得相应收益,从而降低购买整车或电池包的成本,真正实现电动车和电网的良性互动。此外,电网的智能化改造还将拉动相应投资。

江苏天工国际董事长朱小坤:国家应严控电煤价格

严控电煤价格,细化电煤企业的内部成本管理,为制造业保驾护航。

一是国家应严控电煤价格,细化电煤企业的内部成本管理,以电煤价格管控降低电价,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恢复2021年10月份之前的价格,同时希望煤、发电、天然气、油、运输、港口等大型国有企业加大自己企业的经营管理,从严管理每个细节,挖掘企业内部要素,降低自身生产成本,帮助制造型企业降本增效。二是结合价格体系,可以参照、对比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在能源管理、定价标准和为企业减负的一些做法,最大程度减轻企业经营负担,为中小企业特别是制造企业保驾护航。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新:加快建设新疆新能源大基地

首先,从国家层面高位稳步推动新能源向主体电源转变,服务新疆清洁、低碳、优质转型,制定新能源大基地建设发展战略,助力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其次,全力确保新疆新能源大基地自身的安全稳定可靠,优化新疆区域的新能源和煤电配比组合,依托新疆煤炭资源禀赋和巨大的碳封存潜力,加快新疆煤电清洁高效大规模开发利用,建议煤电占比不低于30%。同时,加强高比例新能源下的供电保障应急措施建设,增配适当比例的应急调峰电源,全力配合做好保供工作。

中国海油惠州石化质量升级项目工艺主管丁明:天然气发电是新型电力系统安全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支持天然气发电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明确天然气发电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定位。可以在东南沿海以及天然气资源较为充足的省份布局一批天然气发电项目,优先由天然气资源供配有优势、天然气发电管理运维经验丰富的企业牵头建设,保障项目资源供应稳定,最大程度发挥天然气发电的灵活调节作用。

亨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崔根良: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实践

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实践,推动构建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设备为载体的新能源消纳体系,促进源网荷储各环节协调联动、平稳有序发展,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支撑。

宁夏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业务主管方敏:

国家相关部委可以在四个方面给予宁夏支持,首先是国家相关部门在宁夏地区设立氨氢能源融合建设试点区域,在试点区域内,参考氢能推广经验,将涉及氨氢融合示范项目的行政审批适当放宽,采取“一事一议”的形式,给予立项支持。其次,在“氨氢融合示范区”内设立国家级实验室,以实现对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并形成绿氨行业标准。

同时,建议国家相关部委对参与氨氢融合示范项目的机构给予政策鼓励,如示范区内的招商引资政策,科研奖励政策,人才政策,财税政策等。最后,建议为“氨氢融合示范区”内的氢氨融合项目及实施企业给予“国补”加“地补”方式的资金补贴,并设立“氨氢融合专项发展基金”,采用“国拨”和“地补”的方式给予资金的支持。

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尽快建立光伏电站储能系统价格机制

建议尽快完善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适时建立配额制的强制绿电交易市场。此外,针对尽快建立光伏电站储能系统价格机制,曹仁贤建议对于发电侧配置储能的项目,由各省电网公司根据当地电网情况,每年核定一次储能配置比例,价格主管部门每年核定一次储能成本价格,并将储能成本纳入光伏电站保障性收购价格的成本核算中;对于电网侧储能项目(或者共享储能项目)参照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办法核定调峰、调频服务价格和利用率。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建立新型储能容量电价机制 多措并举保障锂资源供应安全

建议参照抽水蓄能建立新型储能容量电价机制,破除制约市场竞争的各类障碍和隐性壁垒,参照抽水蓄能建立适用新型储能特点的容量电价政策,形成稳定合理的收益空间,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发展环境,促进各类储能的健康发展。加快电池碳足迹研究科学合理核算碳排放,为锂电池运输按下“快捷键”,曾毓群建议,完善锂电池运输管理。

晶科能源董事长陈康平:探索共享等模式提高储能使用率 建立合理的储能价格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晶科能源董事长陈康平聚焦大力发展新能源,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多份建议,包括《关于保障新能源配置储能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快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建议》等。陈康平建议加强前瞻性规划,避免储能资源无效配置,鼓励探索共享等模式提高储能使用率,统筹建立合理的储能价格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钢:用绿电替代促进能源转型发展

建议国家尽快建立碳账户体系,在碳账户建立标准和规则设计过程中,纳入绿电扣减碳排放量政策细则,衔接绿电消费和“双碳”达标两大政策体系,实现绿电消费量和降碳贡献计算统一科学管理。

可再生能源下乡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最直接的就是把当地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变现,变成能够推动当地集体经济发展的助力器。另一方面,在太阳能和风电进村落户的同时,可以改善当地末端电网的质量,提高用电效率和电气化水平。既能为乡村带来经济效益,又可以提升农村电气化水平,还能带动当地服务业的发展。我们应扫清风电下乡可能遇到的非技术障碍,降低投资者负担。建议以县级为单位,统一规划、统一分配、统一开发,落实到村,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尽快推动示范先行。

实现能源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我们龙头企业带头坚持以创新为驱动,以质量为保障,实现企业自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要鼓励更多企业采用以环境为导向的开发模式,联合上下游企业共同打造绿色产业链。

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新能源加速“双碳”落地

建议尽快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提升碳交易市场立法层级与效力;快速有序扩大全国碳市场交易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进一步健全碳排放监测核查体系的政策法规,并推动完善第三方核查机构资格标准,建立可持续性第三方核查制度;建立绿电与碳排放权联动体系、碳税与碳交易联动的碳定价政策机制以及国际碳关税互认机制等。同时,也建议加快推进户用光伏纳入绿电、绿证、碳排放权交易三类市场,提高农户收益,推进分布式户用光伏发展。

正泰锚定绿色低碳战略机遇,深耕绿色能源与智能电气产业优势,持续探索综合能源服务,构建起“绿源、智网、降荷、新储”能源物联网产业新生态,逐步形成了覆盖新能源、智能电气、能效管理、多能互补、储能、智能电站运维、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产业的绿色化发展体系。在实践探索方面:一是创新“光伏+”模式,绘就生态新画卷。二是发展智慧能源,助力绿色低碳城市建设。

明阳集团董事长张传卫:在粤港澳大湾区创建首个“双碳”经济示范区

以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发展为契机,广东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牵引,在联通深港、位于三大自贸区中心位置的翠亨新区创建首个“双碳”经济示范区,聚焦双碳新经济融合示范,推动双碳下的高端装备、金融资本、碳经济对接香港和国际资源要素分工,建设双碳经济国际科创中心,通过利用好湾区高校基础研究优势与珠西的产业转化优势,推动双碳创新科技和创新金融的有效深度融合,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双碳经济创新中心、产业中心、高新企业集聚中心和粤港澳双碳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载体、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香港中华煤气暨港华智慧能源董事局主席李家杰:大力发展智慧减碳技术 推动高耗能行业高质量绿色转型

建议国家通过顶层规划,建立智慧减碳技术建议清单,同时建立技术价值评判标准。依据具体技术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以及智慧减碳技术减排潜力和带来的潜在利润空间,帮助企业做技术选择和战略决策。比如:新型光伏、大规模储能、绿电制氢、天然气管网掺氢、能源数字化等技术。

建议政府机构、能源企业、行业协会合作构建行业级碳排放监控平台。通过该平台对于高能耗企业的碳排放进行实时监测,并对智慧减碳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数据分析,为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国家有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原标题:如何推动“双碳”落地?全国两会能源电力企业代表这样说
 
相关阅读: 碳达峰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电联新媒
 
[ 188金宝搏下载app 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118金宝app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