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汉能
无须讳言的一个事实是,汉能集团已然成为了风头正劲的明星公司,在
光伏行业几经沉浮,曾经的“大佬”相继暗淡离场后,“汉能”变成了新行业标签。
硬币的另一面是,公司真实的财力无疑是广受外界诟病的焦点之一,汉能缺钱吗?
汉能集团在与各地方政府洽谈合作时抛出的2000亿光伏“帝国”中,其推行的是三方共同出资的运营模式:汉能集团、地方政府和银行各出资三分之一。
不容回避的历史背景是,汉能集团杀进太阳能产业正值“4万亿”经济刺激高潮,加之与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盘活区域活力的诉求不谋而合,汉能集团所到之处一片祥和喜庆。
后续的故事远不如初期般美好。
作为汉能集团全国9大生产基地之一,其位于山东禹城高新区的薄膜太阳能研发制造基地是山东德州市“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山东省政府引进的最大规模单体科技项目。
时间倒退五年前,2010年11月,当禹城市委领导班子前往北京,与李河君签署协议时,曾经一同前往,至今仍在禹城任职的禹城政府官员或许都未曾预料,多年后的今天,汉能集团留给这座城市的已不再是有关太阳能的产业梦想。
禹城市政府一名官员接受《中国企业家》记者采访时透露,汉能集团在当地的项目落地时,当地政府为汉能集团不惜动用地方财政担保了8亿元贷款,但时至今日,汉能集团仍欠7.8亿元。
“政府得不偿失,着急却爱莫能助。”这名官员说。
事实上,汉能集团留给山东禹城的压力远不止于此。
来自禹城市政府部门工作人员透露的信息称,在汉能集团禹城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中,汉能集团曾承诺一期投资32亿元,根据其推行的三方共同出资模式,禹城市政府除贷款担保外,还划拨给了汉能集团数以亿元的配套资金。此外,中国农业银行德州分行还向汉能集团方面提供了一份超过5亿元的贷款承诺函。
曾经设想的愿景并未实现,骑虎难下的禹城市政府也同样有苦难言。
禹城市政府工作人员向《中国企业家》记者透露,2013年,汉能集团在禹城项目的缴税额仅为区区20万元,“这是未曾披露且确认过的数字。”
一个略显戏剧的细节是,由于此前引进汉能集团的薄膜生产基地时,禹城市支出了大笔地方财政,即便全国公务员系统已推行薪资改革,但“项目引进后四五年来,禹城公务员只涨过两次工资,每次仅200元左右,平均每年不到一百元。”
汉能集团留给禹城市政府的难题似乎不止一个,根据当年双方签署的协议,除在当地兴建太阳能薄膜生产研发基地外,汉能集团还将于禹城市以西15公里处的房寺镇兴建一个
光伏发电站,而这一项目也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2010年11月签了协议,但一直未动工,去年夏天,政府催促下才公开工程监理招标,推一下走一点。”禹城市政府工作人员说。
在汉能集团描述的2000亿宏伟蓝图中,禹城市光伏梦想的破裂并非是一个个例。
2011年,汉能集团以同样的套路与江苏邳州洽谈,双方签署协议后,汉能集团向邳州市政府提出了一笔16亿的启动资金,但由于后者无力贷到如此巨款,遂向上级政府徐州市求助,最后在徐州市的协调下,由徐州市政府出面,以其政府部分资产作为抵押,向汉能集团提供了这一笔资金。
如今,像禹城的处境一样,汉能集团位于邳州市的项目也仍在煎熬中勉强支撑。
“汉能就是利用政府资源到极致的企业之一,”弘亚世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文平说,“汉能有渠道获得地方政府对其项目的支持,这不是一般企业所能做到的。”
最为艰难的时刻总会到来。
《中国企业家》记者通过多个渠道证实,此前一直充当着汉能集团背后财力支持者的国家开发银行去意已决,“钱”无疑是当前左右汉能集团未来走向最为紧迫的词眼。
2011年11月,汉能集团曾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了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后者将向汉能集团提供融资总量300亿元的授信额度,此前,国家开发银行还曾向汉能集团提供了一笔43亿元的贷款。
“国开行已经撤销了对汉能集团的授信,原因是汉能下面的电站实际发电量与当初承诺的数据不符。”了解汉能集团的知情者说。
这一消息也得到了汉能集团内部管理层人士的证实,但《中国企业家》记者未能得到汉能集团官方的正面回应。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这或许是对汉能集团当前处境最为贴切的描述。
然而,对于李河君来说,这个从不吝啬表达其光伏产业投资激情的富豪仍旧释放着能量,在他陈设着稀有红木家具的豪华办公室里,来自不同城市的政府官员及银行高管也仍络绎不绝。
熟悉他的人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颇深的李河君家族意识十分强烈,每年都会乘坐他的湾流G550私人飞机降落广州,再驱车回到广东河源老家,忠行孝道,走亲访友。
“至少在他的家乡,没有人会怀疑他的实力和才干。”了解李河君的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