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在湖北省宜昌市,国网湖北直流公司±500千伏龙泉换流站经过国产化改造后正式投入运行,这意味着为期7个多月的±500千伏龙泉换流站直流控制保护系统换“芯”工程取得了圆满成功。
龙泉换流站是三峡工程配套输电工程的第一座换流站,也是国家“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枢纽站。自2003年6月投运以来,清洁能源从这里直达860公里外的江苏政平换流站,源源不断地送往华东负荷中芯。但是因原控制保护系统由瑞典ABB公司设计制造,已持续运行超过18年,核芯备品备件部分停产采购困难,换流站运维检修工作遇到了“卡脖子”。
建站之初,依赖于先进的国外技术,建成之后,受制于设备配件的“卡脖”。近年来,龙泉换流站控制保护系统发生过数次设备故障,其中,紧急故障会导致直流输电系统停运,停运一次就会造成三峡水电向外少输送2400万度电,相当于8万户家庭一个月的用电量。要想直流系统稳定运行,备品备件的及时更换至关重要。
为解决难题,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统一部署下,龙泉换流站于2021年10月开始了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国产化改造工作。“换装‘中国芯’,解决‘卡脖子’”,参与此次改造的国网湖北电力工作人员心里都憋着一股气。
据统计,本次改造共涉及主机40台,板卡1019块,测量设备68台,监控设备11套。所有设备全部国产,很多元器件成本大幅度降低。“就拿光CT采样板卡来说,国产设备价格还不到国外设备的十分之一,这是国产技术的实力彰显,也是国外垄断被打破的有力佐证,为今后我国在直流输电工程国产化改造上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样板’。”国网湖北直流公司龙泉换流站改造项目总工艾亮介绍。
改造至关重要,但龙泉换流站不仅承担着三峡水电外送的重任,还通过站内交流系统供电给当地,这就意味着改造和运行必须同步进行。改造与运行设备间既有交叉互联的数据,又在彼此相邻的狭窄空间,稍有闪失就会酿成重大安全事故。如何有效隔离?为此,经过国家电网公司各级生产技术部门直流控制保护专家的反复分析探讨,站内采取设备轮流停电、分步实施的方式,并采用“软”“硬”隔离的双保险措施,开展“中国芯”的改造工作。
“所谓软隔离,就是软件程序的隔离,避免工作期间误发信号而导致设备跳闸。而硬隔离就是隔离改造区域与运行区域之间的光缆、电缆连接,从而有效防止误碰到运行中的设备。”国网湖北直流公司三级工匠、二次检修一班班长黄瑶玲说。
为了确保“软”“硬”隔离的万无一失,需要站内运行检修人员在高度专注状态下反复执行倒闸操作。在7个月的系统改造中,这样的操作多达17128项,差不多每小时就有4次。在这种频繁操作的状态下,当班人员必须见缝插针安排休息以确保工作状态的高度集中。
5月20日,经过188天的改造施工和32天的调试前准备,拥有“中国芯”的龙泉换流站启动调试,5月31日,调试结束后,进入了168小时试运行阶段,6月7日,装配着强大“中国芯”的龙泉换流站再次正式上岗。
18年间,龙泉换流站共向华东负荷中芯输送了三峡清洁水电2300亿度,站内8条500千伏交流线路就地转送电量共计2600亿度。今天,换上“中国芯”的龙泉换流站,将为三峡水电外送增添更强劲的动能,向长三角地区输送更多、更优质的清洁能源,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贡献力量。
原标题:三峡水电送出工程打造国产化样板±500千伏龙泉换流站换上“中国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