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炙手可热的赛道,必然有央企国企的身影。当前的储能赛道也是如此。
近期,三峡水利宣布,与赣锋锂业、长江电力以及长江绿色发展基金,拟共同出资20亿元成立电池资产管理平台。其中,三峡水利与赣锋锂业各认缴6亿元,各持股30%;长江电力拟认缴3亿元,持股15%;长江绿色发展基金拟认缴5亿元,持股25%。
在这四家公司中,三峡水利、长江电力以及长江绿色发展基金均为三峡集团关联公司,因此,此次合资公司的成立,也是三峡集团与赣锋锂业之间展开的合作。
在此之前,三峡能源通过投资、参股等种种形式频频布局储能赛道,而如今又落下一子,这到底是跟风之作,还是另有所谋?
布局储能产业的央企国企
6月14日,经济学家任泽平发布文章称,在当下,新能源相关的产业是未来中国经济最有希望的,最具爆发力的领域。从长远看,当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没买房。
而当前炙手可热的储能产业,正是新能源领域最具有前景的产业之一。储能产业的利好,不仅迎来了众多民营企业的加入,也迎来了许多国企央企的布局,尤其是与能源相关的国企央企,更是以各种形式参与其中。
国家能源集团:2019年,与山东发展投资集团等联合组建了山东绿色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布局储能等新能源产业;2020年,集团子公司在内蒙古签署了开发建设风光储一体化清洁能源示范项目,总投资约140亿元。
国家电网:先后在山东、甘肃、重庆、青海成立电池储能技术共享实验室;2022年3月,总投资147亿的国家电网浙江泰顺、江西奉新抽水蓄能电站开工。
国家电投:2019年,成立国家电投储能技术研究中心;2020年,投资建设的窑河光储项目顺利并网运行;2021年,合资成立新源智储能源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截至目前,已在青海共和建成光伏储能项目,茶卡地区建成风电储能项目,并在珠海横琴热电厂开展储能黑启动项目。
华电集团:2019年3月,在新疆乌鲁木齐签订了100MWh储能合作框架协议;10月,与里昂集团签约,专注中国、亚洲、澳洲储能市场开发;2020年,山西朔州2.2GW光伏配置440MWh储能项目获批。
华能集团:2019年,开工建设英国门迪电池储能项目;2021年,所属华能清能院自主研发的独立储能电站在华能黄台电厂实现全容量并网。
华润电力:2019年,安徽省濉溪孙疃风电场工程项目开工,项目配套建设10MW/10MWh储能系统。
中国能建:2018年,与山东肥城签约拟建总规模1250MW/7500MWh的盐穴压缩空气储能调峰电站项目;2022年5月,完成建设我国首个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项目;6月,成立中能建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同行纷纷布局储能产业,三峡集团也没有止步观望,而是以参股、合资等多种形式,在储能赛道上频频落子。
2020年6月,三峡新能源青海锡铁山流沙坪二期风电场储能项目开工,并于2021年3月并网,该项目按建设规模的10%规划配置储能系统。
2021年12月,三峡电能与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成小型储能电站项目,该项目是当时江苏常州规模最大的用户侧储能项目。
2021年年底,三峡集团首个独立储能电站、三峡能源庆云储能电站示范项目首期工程并网。
2022年3月,三峡集团、长江电力与永泰能源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出资在河南全省投资建设储能项目。
4月,三峡能源宣布,在甘肃、河南、江苏、辽宁等19个省份已配置和欲配置电源侧电化学储能。
6月,三峡电能与鹏辉能源成立工作组,推进首期合作的4GWh锂电池储能项目。
央企职责,更是形势所迫
储能之所以备受投资人关注和企业青睐,一个重要的推手来自于国家层面的政策,尤其是近两年,关于储能产业的政策接连不断,这是三峡集团和其他国企央企积极布局储能项目的一个重要原因。
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
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的发展目标。
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两份重磅文件相继发布,文件明确指出,将推动新型储能发展作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布局和主要工作之一。
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确了发展新兴储能的目标和重点任务: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6月7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其中提到:新型储能可作为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鼓励配建新型储能与所属电源联合参与电力市场;加快推动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配合电网调峰;加快推动独立储能参与中长期市场和现货市场等。
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加持,自然带来储能产业的利好。所以,像众多的国企央企一样,三峡集团也积极布局产业。
而且作为央企,三峡能源也有责任响应国家号召,布局储能产业,以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以及推进国家“3060”双碳战略。
另外,三峡集团之所以加大储能产业布局,还与其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有关。
三峡集团目前的主要利润来源于大水电业务。当前,集团旗下共有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等6座世界级水利水电工程,约占全国水电装机容量的16%。
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三峡集团可控装机1.09亿千瓦,资产规模1.15万亿元,资产负债率51.7%。三峡水利方面,2022年第一季度三峡水利营业收入23.02亿元,同比增长12.03%,归母净利润985.91万元,同比减少93.81%。
早在2021年6月,三峡集团董事长雷鸣山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国内千万千瓦级的水能资源开发已经离“天花板”不远,而且越到后面开发难度越大、成本越高。大水电虽是三峡集团的看家本领,但新能源业务也是三峡集团未来保持清洁能源发展优势的关键力量。
在新能源领域,储能产业是发展迅猛、最有前景的产业之一。2021年,国内规划、在建新型储能项目规模23.8GW/47.8GWh,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2.4GW/4.9GWh。所以,三峡集团布局储能产业也在情理之中。
三峡集团的“算盘”
然而在目前,包括国企央企在内,国内大部分储能业务还没有实现盈利,其中的客观因素很多。在这样的背景下,三峡集团更想通过与产业成熟、且已盈利的企业展开合作,整合各方优势,以达到尽快实现盈利的目的。
根据公告,新型储能和废旧电池回收利用是合资公司的两大重要业务版块,也是三峡集团通过与赣锋锂业合作,想要在储能产业所要拓展的版块。
目前,新型储能还是电化学储能的天下。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国内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5.73GW,其中近九成为锂电池储能。
在国内,赣锋锂业是少有几家全面布局锂电池产业链的企业,涵盖了上游锂提取、中游锂化合物及金属锂加工以及下游锂电池生产及回收等各重要环节。
资料显示,2021年,赣锋锂业电池版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9%至20.22亿元,毛利润由1.95亿元增长至2.42亿元,同比增长24%。2022年第一季度,赣锋锂业营业收入53.65亿元,同比增长233.91%,归母净利润35.25亿元,同比增长640.41%。
无论是在锂电池产业链的完善度还是盈利能力上,赣锋锂业均符合三峡集团的合作标准。通过与赣锋锂业的合作,三峡集团在新型储能版块的发展也有望加快。
废旧电池回收利用业务是合资公司的另一重要版块。公告显示:合资公司通过所属电池回收公司对退役电池进行回收利用,对符合梯次利用条件的退役电池进行梯次利用,对无法梯次利用的废旧电池进行收集、拆解,解决退役电池处置问题,实现电池资产服务闭环。
在国内,赣锋锂业是废旧电池回收领域的头部企业之一。官方数据显示,赣锋锂业2021全年回收处理退役电池、电芯、极片及粉末等总计25800吨,回收镍钴锰总量2700吨,产出三元前驱体5500吨,镍钴锰综合回收率大于98%,回收氯化锂3700吨、锂收率大于90%。
通过与赣锋锂业的合作,三峡集团在废旧电池回收利用领域也能进一步加强布局。而在储能产业链上,废旧电池回收版块已经形成一条确定性的赛道。在今年年初,工信部也再次提到,中国第一波动力锂电池退役潮将真正到来。
这对于急于寻找新利润增长点的三峡集团来说,无疑是一个新机遇。
不过,联手赣锋锂业,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三峡集团尽管“算盘”打得很好,但目标能否实现,还需要时日加以验证。
原标题:跟风之作还是另有所谋,三峡集团布局储能产业的“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