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188金宝搏下载app » 市场 » 正文
 
“厚利”角逐战:光伏景气行情还能持续多久?
日期:2022-06-27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zhuzelin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站上“双碳”风口,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概念股,在A股资本市场一飞冲天,甚至“沾光”即涨,一批跨界者也纷纷入局。

近日,“养猪大户”正邦科技公告披露,公司拟与国家电投达成合作,投资开发光优、风电、综合智慧能源等项目建设等,力争在三年时间内建设生态光伏、风电、分布式及集中式综合智慧能源约1000万千瓦,投资总额约400亿元。该公告披露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正邦科技股价涨停,报6.95元/股。有投资者不禁感叹,“风口上的猪真飞起来了”。

尽管正邦科技跨界新能源项目引发争议,但跨界光伏早已成为一种风潮。尤其进入2021年以来,跨界光伏多晶硅、电池制造环节的新入局者便接踵而至,企业多达数十家。

对于光伏制造领域的跨界,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目前来看,跨界投资多晶硅和电池领域的机会有所不同。其中,多晶硅供应偏紧,价格特别高,如果能够及时投资并产出产品,一般两年便可以收回成本,利润预期会比较乐观。另外,电池正处于一个技术变革期,如果跨界投资能够踩准时间节点与技术路线,未来也将会有超额回报。相比老玩家而言,新玩家经验不足,能否在竞争中控制风险,打造出成本优势尤其重要。

“厚利”角逐战


一条光伏制造产业链主要涵盖多晶硅、硅片、电池和组件环节。目前而言,多晶硅最受关注,跨界者众多。

2021年以来,同德化工、新疆晶诺新能源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青海丽豪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宝丰集团、合盛硅业、吉利硅谷(谷城)科技有限公司、其亚集团、信义玻璃等企业纷纷跨界多晶硅领域。

上述跨界动作与市场供应偏紧、高利润诱惑不无关系。

多晶硅供应偏紧,价格居高不下,这样的市场行情已持续两年时间。2022年6月22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以下简称“硅业分会”)披露的数据显示,多晶硅复投料成交均价为27.31万元/吨,多晶硅致密料成交均价为27.04万元/吨,价格延续涨势。粗略估计,目前多晶硅的成交均价相比2020年6月已经上涨了360%左右。

多晶硅量价齐升,拉动了多晶硅企业利润增长。Wind数据显示,2021年和2022年一季度,全球多晶硅龙头通威股份、大全能源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35.34%和552.03%、448.6%和640.84%。2022年一季度,两家公司销售毛利率分别为34.11%和64.04%。

短期来看,多晶硅的景气度仍将贯穿2022年。TrendForce集邦咨询新能源部总监王健向记者分析,展望2022年第四季度,尽管多晶硅可能迎来阶段性扩产小高峰,但随着光伏进入装机旺季,以及国内地面电站潜在的开工潮,实际供需或仍然相对紧张,预计价格降幅相对有限。目前来看,多晶硅仍将是光伏主产业链中供应最紧张、产能弹性最小的环节。

对于跨界者,多晶硅行业观察者李岩曾告诉记者,光伏大方向是增长的,而且增速比一般行业快,长期看会有不错的机遇;但如果仅仅是短期投机,最后也可能会输得很惨。在李岩看来,进入门槛主要是资金和技术,缺一不可,新玩家资金应该问题不大,但技术就不一定了。新玩家入局并不会造成市场格局的太大改变,未来还是龙头企业主导的竞争格局。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前十的多晶硅企业总产能达到70.5万吨,占比约91.1%。全球前十的多晶硅企业总产量约59.53万吨,占比约92.7%,其中全球前五的多晶硅企业总产量之和为45.3万吨,占比约70.6%,产量高度集中。其中,通威股份、大全能源、协鑫科技、新特能源和东方希望的产能位居全球第一梯队。

不过,新入局者同样不可小觑。在6月21日举行的直播活动上,硅业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SEMI中国光伏标准委员会联合秘书长吕锦标表示,目前来自光伏相关产业的入局者较多,它们不仅有利于解决原料供应问题,还将促进产业竞争,推动产业发展。通过对数家新入局的企业考察后,从动机上看其不是单纯为了赚钱,存在入局的合理性。新建厂房基本采用模块化建设,产线效能较高,设计和运行指标靠前,团队领军人物相对有经验,相信未来品质和成本控制也会较为良性。

然而,景气行情还能持续多久?产能过剩何时到来?这是守擂者和跨界者都必须直面的问题。

吕锦标预测,到2022年末,国内与进口的多晶硅全年供应量将达到91万吨,可供应350GW的光伏硅片、电池和组件制造使用;到2023年末,国内与进口的多晶硅全年供应量将达到156万吨,可供应600GW光伏硅片、电池和组件制造使用。

“乐观预测2022年光伏装机量250GW的话,全年多晶硅供应平衡且有余量。2023年,如果计划产能可以顺利投产,对比明年的装机需求预期,供应会更加宽松。”吕锦标说。

老玩家向左 新玩家向右


跨界电池制造也是新入局者投资的重要选择方向。

如今,光伏行业已来到技术迭代的十字路口。随着P型PERC单晶电池效率接近上限,光伏企业正试图通过TOPCon、HJT(异质结)、IBC等为代表的N型电池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其中,以晶科能源、天合光能和晶澳科技为代表的老玩家选择了N型TOPCon或相近技术。不少跨界者则选择了投资HJT技术,以试图进入甚至颠覆原有市场。

其中,明阳智能、华润电力、金刚玻璃、水发集团、浙能电力和山煤国际等均是跨界HJT电池方向的代表。

以明阳智能为例,按照公司战略,其在风电主业做大做强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了对“风光储氢”一体化的产业布局,并于2021年5月宣布拟投资建设年产5GW光伏高效电池和5GW光伏高效组件项目,总投资金额约30亿元,投资技术为HJT。

记者了解到,明阳智能HJT电池项目设备采购已经完成,已在江苏省盐城市开始建设,异质结组件项目也已经在河南省信阳市开始建设。但由于不可抗力因素等影响,原计划今年投产的计划尚存不确定性。

相比明阳智能的动作,曾经一度对外宣称规划10GW HJT项目的山煤国际,已经打起了“退堂鼓”。山煤国际方面表示,由于目前异质结生产设备已进入迭代升级阶段,与项目立项初期有了很大的改变,公司本着对投资者谨慎负责态度,2021年组织相关专家对项目技术路线重新进行论证,没有对项目主体进行大规模投入。

事实上,不管从规模还是决心上看,天合光能、晶澳科技和晶科能源等老玩家的投资更具确定性。仅以晶科能源为例,自2021年11月公司推出N 型 TOPCon组件产品,2022年初其进一步投产N型 TOPCon 16GW 电池产能,且在组件招标过程中接连中标。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贾锐博士告诉记者,目前N型电池均与PERC电池的性价比优势有差距。由于TOPCon电池的经济性逐渐接近PERC电池,不少头部玩家选择率先扩产。HJT由于设备成本和浆料成本问题,在短期内仍较难担负周期性技术变革的大任。

长江证券研报指出,本轮光伏电池技术周期与上一轮的显性区别在于:第一,光伏行业进一步成熟,电池生产厂商中不乏集团型公司;第二,N型技术路线多元,虽然N型替代P型是确定事件,但各种N型技术路线未来如何演绎市场格局,目前仍无定论。

值得一提的是,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企业还选择了跨界钙钛矿电池,且已经正在搭建中试线。

但在贾锐看来,这项技术在产业化过程中,还存在电池稳定性差、大面积电池效率突破难、产线成本高的问题,至少未来5年内实现商业化量产还比较难。 

原标题:“厚利”角逐战:光伏景气行情还能持续多久?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全球光伏
 
[ 188金宝搏下载app 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118金宝app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