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次被媒体采访时,瞿晓铧这样总结自己的缺点:我就是太安静了。
这位安静的企业家,造就了同样安静的企业。十多年来,无论是疯狂还是惨淡的年景,阿特斯永远保持前列,但从不抢先发言,从不觊觎头把交椅,甘留“不愿当老大”的庸人形象,直到今天阅尽同行生死兴亡的浮世绘,晋升天下第一的名号。
上周,光伏188金宝搏下载app
提供商公布了2015年第一季度全球组件厂商的最新排名。与上年度榜单相比,2015年一季度,全球光伏组件排名前五的阵容已经出现了微妙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阿特斯挤掉天合光能,登顶组件出货量全球榜首。
阿特斯的管理层一直标榜自己不争行业第一,而如今,第一的桂冠却像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一样砸到了阿特斯的头上。
在此之前,虽然从来没有当过行业老大,但是阿特斯一直是中国光伏行业第一梯队的成员,只不过,在第一梯队里的其他企业,例如天合、英利等,从规模到知名度,都胜过阿特斯,阿特斯是其中最为低调的一个。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温不火的阿特斯,在经历了光伏寒冬之后,成为全行业第一个扭亏的企业,并以2015年第一季度1.23GW的出货量,站到了全球光伏排行榜的首位。
阴影下的跟跑者
如果说光伏行业的竞争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那“非著名”运动员阿特斯的战略,便是简单明快的两个字:跟跑。
2001年11月,瞿晓铧筹集了几十万加元的启动资金,带着先进的光伏技术和设备回国创业,在江苏常熟市建起了第一家公司——阿特斯光伏电子(常熟)有限公司。
自成立以来,阿特斯坚持不求大,而求稳,在产业结构上,阿特斯实行的是倒三角的产业结构,即组件最大(下游)、电池片(中游)递减、硅片(上游)再递减。目前,阿特斯总的组件产能约3.8GW,电池片为1.5GW,硅片则仅有500MW左右。在上游,阿特斯更多的是与诸如保利协鑫这样的上游硅片供货商合作。
2009年之前,多晶硅的价格持续上涨带给阿特斯的倒三角产业结构前所未有的挑战。当时,多晶硅的价格一度高达500美元/公斤,巨大的利润空间吸引了国内光伏企业纷纷投入巨资杀入上游领域,上马多晶硅项目。在这些企业中,英利在2008年成立六九硅业;赛维LDK则在2007年布局多晶硅生产;尚德与美国的供货商MEMC签订了长达十年的多晶硅协议,供货价为100美元/公斤。
酒池肉林赫然就在眼前,抬手就能捞得体满钵满,一直低头矗在大哥们背影下的阿特斯,伸不伸手?
瞿晓铧的选择,“NO”
在“拥硅为王” 的光伏市场上,阿特斯也曾犹豫过,最后却没有选择跟风冒进。对此,瞿晓铧的解释是: “人只有这么多精力,总得有取舍。”
不该动的,不动。这个谨慎的决定让阿特斯受益匪浅,或者说躲过一劫。
2008年之后,多晶硅的价格如雪崩般暴跌,短时间内从每公斤数百美元跌至四五十美元。如今,多晶硅的价格更是低至不到20美元/公斤。多晶硅价格暴跌的后遗症在此后的数年中一直萦绕在英利、赛维LDK头上。龙头老大尚德更是因巨额长单协议而陷入困境,最终破产。相反,“不贪嘴“的阿特斯却成为了众多光伏企业中包袱最轻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