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新能源技术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汽车更像是一个电子产品,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产品,它变成了一个行动中的生活空间。”
中汽创智新能动力首席技术官王英博士近日接受本报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全球汽车产业“新四化”变革大势下,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背景下,氢能源汽车的发展可以说是恰逢其时,他们希望利用好这个机会,真正把国外的品牌换成中国自己的品牌,把材料端、核心技术端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解决“卡脖子”问题,保障产业链安全,培养出一批人才,更重要的是解决成本问题,让老百姓更容易接受氢能源汽车,而不是永远在谈概念。
“时不我待,正逢其时。能够有机会从事氢能源相关的技术研究、产品落地,我感到非常荣幸。”对于氢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王英充满信心。
抢抓机遇 驱动未来
在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一只看似寻常的“铁皮盒子”,藏着未来清洁能源的密码。王英介绍,燃料电池是一种清洁高效的发电装置,能够通过电化学反应,将氢气与氧气转化为水并发电,真正实现零排放。公司自主研发的130千瓦电堆,攻克多项核心技术,实现了130千瓦额定功率、150 千瓦最大输出功率等高性能指标,助力我国氢能技术快速发展。
2020 年 6 月 2 日,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秉承着“共 创、共享、共赢”的发展理念,中汽创智以“研发绿色低碳、智慧安全、极致体验的汽车技术,赋能美妙出行、美好生活”为发展愿景,围绕“车 端+云端+通信端”生态体系,聚焦汽车前瞻、共性、平台、核心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着力打造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创新型汽车高科技企业,致力于成为汽车行业技术创新的引领者、产业孵化的践行者、数据服务的驱动者。
“公司以‘技术领先、产品落地、示范带头’为使命,主攻氢能源汽车相关的核心材料、核心部件、核心电堆、核心控制策略等,我们要解决的就是关键技术问题和产品落地问题。”王英告诉记者,中汽创智目前有 5 大产品,性价比都处于国内第一梯队。下一步他们将不断拓宽产品,用 3 到 5 年的时间深入乘用车和客车、渣土车、牵引车等商用车各个领域,满足不同的车型需求,在船舶、无人机等领域也将发挥其应用潜力。王英介绍,中汽创智是“十四五”科技部膜电极重大专项牵头单位,自成立以来,中汽创智积极把握氢能及燃料电池战略发展机遇期,在汽车自动驾驶、燃料电池、智能底盘等方面攻坚克难,不断占领新能源汽车技术新高地。
“我们的技术正在以‘逐步走’的形式分步骤转化成产品,希望未来我们的产品能出现在南京市乃至全省的大街小巷,进一步引领氢能行业的发展。”王英说。
自主创新 引领发展
王英介绍,氢能源汽车与传统的汽油车、柴油车相比,更节能环保,因为氢气是绿色能源,氢燃料所用的材料是铂,95% 都是可以回收,对环境不产生任何的污染。在燃油危机下,氢燃料就会是一个很好的路线。“那么大家就会问了,我知道这个很好,但我用得起吗?所以我们作为专业人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成本降低,让性能可靠。”
王英指出,跟其他汽车相比,氢能源汽车有两个关键,一是使用成本低,汽车加满油可能需要 10分钟,充电需要整个一晚上或者两个小时,而加氢只需要 3~5 分钟,所以时间成本上一定是便宜的;二是购买成本低,拿小型乘用车举例,加 1 公斤的氢可以跑 100 公 里,如果现在政府补贴的氢气价格是 100 公里 35 元,就比汽油便宜。如果再用三五年的时间降到 25元,就比换电便宜。如果氢气的价格可以达到 10 元 100 公里,就比充电还便宜。
“其实氢气本身的价格很便宜,成本才两三块,那为什么要卖到30块钱或是 60 块钱 1 公斤?就是因为核心材料贵。”王英表示,运输所用的氢罐、加氢所用的加氢枪等核心零部件的技术仍然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只要解决了“卡脖子”的技术问题,使用成本就可以解决了。“我们打算是用3到5年的时间,把氢能源汽车核心材料的国产化率做到70%,再用5到10年的时间增强产品的稳定性,这样就能达到80%甚至90%的完全国产化,真正实现产业链安全。”
据了解,由中汽创智自主研发的大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零部件达到国产化率80%,关键BOP和控制器完全自主开发。目前该燃料电池发动机已经搭载公交车和洒水车两款车型在进行示范运行。
大道向前 奋勇直追
“我们公司成立得相对晚,但是市场不等人,人们常说天下武功像金庸小说里一样,没有最快只有更快,所以我们要快马加鞭、积极主动,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一定会从国内一流走向国际领先。”王英表示,国内的氢燃料电池发展起步较晚,产业存在着基础设施较缺乏、氢气成本高昂、关键环节和零部件依赖进口、人才储备相对薄弱等问题。但近年来,国家正在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政策扶持,不少高校也设置了氢燃料的课程,各方都在全力以赴。“我们在奋起直追,以保证产品到老百姓手里时安全可靠。”王英说。
记者了解到,团队从成立到现在600多天,一直以来,都在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这场马拉松。
王英介绍,他们的团队由“70后”“80 后”“90 后”“00 后”4 代人组成,年轻人居多,是一支怀揣满腔热情的狼性团队。“去年,我们为了让第一代产品尽快落地,团队在 4 个地方同时做实验。在疫情防控期间,进行下线检测,十分不容易。但大家就是‘往前走,别管我。’最后用 48 小时拼完了这场‘接力赛’,我们这一代人能这样不抱怨、不嫉妒、勇往直前,非常难得。”
王英表示,在团队里,一定要相互学习,触类旁通得多想、多 学、多实践,最重要的是要坚持。600 多天赶考之路,他们走到现在还是激情澎湃。下一步,他们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在南京、在江苏对行业进行示范引领,继续推动氢能源发展。
原标题:中汽创智新能动力首席技术官王英:“氢”动未来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