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188金宝搏下载app » 政策 » 正文
 
上海:大型风光电站按需适时配置储能设施
日期:2022-07-29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yutianyang_tsj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7月2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消息,在对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0274号提案的答复中,上海发改委表示,因地制宜发展储能设施,大型风光电站按需适时配置储能设施,在工业园区等领域有序发展用户侧储能。

原文如下:
对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0274号提案的答复

武爱群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尽快推进上海双碳工作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提案从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重点用能单位碳排放特点等方面,指出了上海推进双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

提案围绕能源、农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提出了“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着力打造低碳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动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推广建设绿色建筑打造绿色城市”等四方面合理化建议。对此,市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依据各自的工作职责以及相关的实践和思考进行了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根据国家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要求,市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全市“双碳”工作的顶层设计,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1+N”政策体系,编制全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在政策体系和相关文件中,对新型电力系统、低碳农业、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绿色建筑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工作要求,具体如下。

一、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对标最优、聚焦重点,有序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本市按照“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要求,在尽快形成“双环”“十一射”主干网架的同时,谋划新的特高压通道。进一步推动市外来电通道和城市输电网、配电网协调发展,基本建成满足国际大都市高可靠要求、适应可再生能源大比例接入需要,结构坚强、智能互动、运行灵活的城市电网。

推动能源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积极培育能源领域新动能,结合电力市场建设,促进能源商业模式创新,培育发展能源咨询、设计、生产、运维等一站式综合能源服务模式,提供集冷、热、电等能源品种于一体的综合能源服务。结合能源新基建建设,重点培育新业态发展。一是推进多站融合发展,重点在中心城区建设一批示范站。二是推进阳光金融发展,助力分布式光伏发展。三是因地制宜发展储能设施,大型风光电站按需适时配置储能设施,在工业园区等领域有序发展用户侧储能。

布局能源创新示范区,在一体化示范区布局综合智慧能源示范区。围绕能源互济互保、分布式能源高比例接入、配电网智能化升级等发展需求,结合水乡客厅等重点项目开发,通过能源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绿色城乡和清洁能源协调发展、源网荷储协调互动,打造“清洁低碳、安全可靠、智能开放”的能源互联网,有效支撑示范区经济社会清洁化、低碳化发展。

二、大力发展都市现代绿色农业

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品绿色、产业高效的新发展格局,在投入品绿色减量、土壤环境改良培育、废弃物处理利用等方面,推进绿色技术创新与应用,促进减排固碳。

推广绿色生产方式,推进农业固碳减排。一是强化种植业清洁生产。调整种植结构,实施粮田轮作休耕,种植绿肥,休地养地;实施菜田土壤地力培育改良,提高土壤地力;大力推广绿色生产技术,科学施肥、合理用药。二是推进水产养殖场尾水处理和改造,通过采取进排水改造、生物净化、人工湿地等措施提高水产养殖场尾水处理能力,推进养殖节水减排,逐步实现规模化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全覆盖。三是发展绿色农产品生产,提高绿色产品供应,建设农业标准体系,完善本市农产品绿色生产技术规程和过程质量控制规范,推进绿色食品认证。

强化农业废弃物回收,推进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一是推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已初步构建以秸秆还田利用和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能源化等离田利用方式双措并举的利用格局,2021年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7%。“十四五”将进一步推动农作物秸秆和蔬菜废弃物多元化利用,到202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左右。

二是加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通过优化产业布局、配备设施设备、制定标准规范、开展典型示范等措施,实施以生态还田、沼气工程为主的减排模式,推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或达标排放,2021年全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100%。“十四五”将进一步强化粪污还田利用过程监管,提升畜禽粪污处理利用技术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到2025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8%左右。三是实施农药包装、农膜回收,全市农药包装废弃物、地膜回收体系基本建成,形成了从生产基地-村级-镇级-区级回收网络,2021年全市农药包装回收率基本实现100%,农膜回收率99.7%。“十四五”将健全废旧农膜、黄板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严格落实属地化管理责任,到2025年,基本实现全量回收。鼓励农用棚膜的资源化利用,推进全生物降解地膜的试点应用,将地膜纳入生活垃圾回收处置体系。四是实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按照本市生活垃圾焚烧标准,对病死畜禽进行焚烧处理,2021年全市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创建,推动都市绿色农业发展。注重农业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构建起生态农业发展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品安全、产出高效的都市绿色生态农业。通过以点带面、辐射带动的形式,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示范镇、示范点的创建。

三、交通领域绿色低碳行动

本市正在制定交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主要包括构建绿色低碳的交通运输体系,推动运输工具和基础设施的绿色低碳转型。

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和城市绿色出行系统。一是优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结构,大力发展铁路、水运等集约化的运输方式,持续推进货物运输结构调整,完善海空枢纽集疏运体系,推进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集装箱海铁联运量翻一番。二是加快构建多模式轨道交通主导的交通设施功能体系,坚持公交优先战略,打造升级版公交都市,推进出行即服务(MaaS)系统建设,持续提升城市绿色出行比例,2025年中心城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75%。

加强双碳治理体系能力建设。一是建立完善覆盖运输行业和社会交通的碳排放核算方法,构建交通领域碳排放监测、报告和核查制度体系,加强碳排放统计考核。二是强化市场化机制建设,完善第三方能源、碳排放审计工作制度,做大做强交通节能降碳服务产业市场,持续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加强交通行业与银行、基金和证券等金融部门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合作。

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全过程,降低全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新建大型交通枢纽设施不低于绿色建筑二星标准,对既有枢纽设施实施绿色化改造。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材料、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推动废旧路面、沥青、疏浚土等材料以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开展交通基础设施生态化提升改造,引导有条件的港口开展陆域、水域生态修复,建设绿色交通廊道,增加碳汇能力。

强化科技创新对低碳交通的支撑。一是加强交通低碳技术研究突破,续推动燃油发动机效率提升和降碳减污技术研发,加快氢燃料电池车辆、新能源船舶、碳捕集和封存等关键技术研发,编制并发布交通节能减排先进技术示范案例并推广应用。二是加快发展智能交通。积极响应需求变化,强化区块链、出行即服务等新技术和新理念应用,更好提升客运运输效率。借助IDPS系统对道路交通参数进行全量感知,结合SCATS信号灯控制系统,智能化精细化对路面交通进行调优,持续提高通行效率。

四、建筑领域绿色低碳行动

本市正在制定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方案将碳达峰的战略导向和目标要求贯穿于城乡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立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能耗和碳排放约束机制,聚焦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既有建筑规模化节能改造、建筑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等重点举措和五个新城、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等重点区域,组织实施本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行动。

绿色建筑顶层设计方面。在新建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基础上,本市提出对新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以及其他由政府投资且单体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按照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全面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五个新城全部按照绿色生态城区标准建设,新建大型公共建筑按照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建设。

绿色低碳技术方面。本市面向城乡建设碳中和技术创新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配合上海市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工作部署,以建筑碳中和产业前沿引领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为核心,计划推进“城乡建设碳中和研创中心”设立运行。建设贯穿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建设立足上海、服务长三角、辐射全国的城乡建设领域碳中和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中心。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创新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重要进展。开展近零能耗建筑和零碳建筑技术体系研究,编制建筑碳中和实施技术清单,形成本市近零能耗建筑和零碳建筑关键技术措施、实施路径和技术标准,打造一批近零能耗、零碳建筑创新示范。探索区域低碳、零碳社区技术协同攻关,逐步形成系统化技术体系。

绿色建筑试点示范引领方面。“十四五”期间在五个新城中选取规模适宜、功能复合的片区作为绿色低碳试点区,实施建筑、交通、能源、产业、固废、绿化等方面的绿色低碳技术,打造区域绿色低碳建设样板。

感谢你们对本市推进双碳工作所提供的建议和支持!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7月25日

原标题:上海:大型风光电站按需适时配置储能设施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
 
[ 188金宝搏下载app 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118金宝app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