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套百万吨级煤间接液化制油品生产装置(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一、立足资源禀赋,保障国家能源供给安全
立足国情,中国必须依靠“洁煤稳油增气、大力提高新能源”解决“能源安全”问题,依靠“新能源+智能源”实现“能源独立”战略。当前国际油价的不断上涨,加剧美联储加息的力度,其实已吹响了石油危机的号角,对中国的国家利益和能源安全带来重大隐患。目前中国仍有超过70%的石油依靠进口,陕西榆林作为国家级能源革命示范区,势必要做好国家能源供给安全保障。
一是做大做强煤制油气产业,减弱油气的对外依存度。近年来,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依托榆林丰富且品质优良的煤炭资源以及创新技术,大力发展煤制油产业、补充国家能源供给优势明显。截至2020年底,榆林已建成煤间接液化、煤油共炼、煤焦油加氢等3种典型的煤制油项目10个,总产能达到486.8万吨,占全国煤制油总产能的25.7%,居全国第二。目前,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制油新技术在榆林得以应用,其中全球首套百万吨级煤间接液化制油技术装备水平国际领先,全球首套煤油共炼示范项目开创了煤制油新的技术路线,具有榆林特色的煤焦油加氢制油快速发展。国家“十四五”规划指出,稳妥推进陕西榆林等煤制油气战略基地建设,建立产能和技术储备。借助国家“十四五”规划的东风和国际能源的高位横盘,有序推进煤制油气项目从规模和产量上做大做强,充分发挥煤炭在平衡能源品种中的作用,推进煤制油、煤炭与油气耦合发展,将大大增强能源自给能力,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二是煤电“三改联动”成为支持性和调节性电源,保障国家供电供热安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城镇化、工业化阶段,发展离不开能源增长特别是电力增长。2021年,我国煤电以不足50%的装机占比,生产了全国60%的电量,承担了70%的顶峰任务。此外,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有时段性,属于不稳定电源,电网只能容纳15%的非稳定电源,新能源需要大力发展,但在储电成本仍然很高的当前,在可见的未来仍然无法完全取代化石能源发电。事实上,自欧洲能源危机发生后,整个欧洲的燃煤发电也处于增长之中。2021年欧洲燃煤发电量比2020年增长18%,中断了自2012年以来的下降趋势。2022年1月份欧盟煤炭进口量比上年增长56%以上。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电力系统清洁低碳转型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煤电将逐步由提供电力电量的主体电源转变为电力电量并重的支撑性和调节性电源。煤电的改革有迫切需求,煤电“三改联动”指的是煤电节能降碳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十四五”时期,煤电节能降碳改造规模不低于3.5亿千瓦、供热改造规模力争达到5000万千瓦、灵活性改造完成2亿千瓦。陕西煤电行业可抓住供电煤耗300克以上的机组特别是亚临界机组节能降碳改造,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配套煤电灵活性改造,工业园区供热改造的“牛鼻子”,因地制宜、因厂施策,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好煤炭在能源中的基础和兜底保障作用,成为保障能源稳定供应的压舱石。在确保国家能源电力安全保供的基础上,带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和整个电力系统低碳转型,进而助力“双碳”目标如期实现。
二、多元融合多极支撑,合力推进碳减排进程
陕西榆林是国家“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核心腹地、“西气东输”的重要源头、“西电东送”的主要起点。已探明8大类48中矿产资源,集煤油气盐于一体。2021年,煤炭产量首次突破5.5亿吨,占全国煤炭总量的13.6%。现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兰炭生产基地和最大的金属镁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煤制烯烃生产基地以及国家重要的煤电基地、氯碱产业基地。独特的资源禀赋,赋予榆林能源必须走多元融合多极支撑的路径,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一是煤化工+可再生能源的耦合。推动煤炭和可再生能源优化组合是实现“双碳”目标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传统煤企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路径。榆林传统煤炭企业集中,且具有丰富的风、光资源,拥有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绿色生产力优势,但可再生能源发电有时段性,属不稳定电源并网能力有限。独特的自然资源决定了榆林走煤化工+可再生能源耦合的路径。以煤制甲醇为例,榆林煤制甲醇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也可通过太阳能、风能、核能电解水制合成甲醇的氢气和氧气,再用甲醇取代车用汽柴油,利用现有基础设施,成本可控,还可以部分解决中国石油不够的问题。如果把中国的经济从煤经济转到甲醇经济就可减碳60%以上。因此,逐步做大做强煤化工+可再生能源耦合产业,将榆林强大的太阳能风能发电能力释放出来,与煤化工有机融合,提高整体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一体两翼、协同集群、链式发展”产业格局,为煤化工减碳注入新动能,驶入低碳发展“快车道”。
二是兰炭+金属镁的组合。兰炭和金属镁的生产是榆林地方产业的一大特色。用生产兰炭产生的焦炉气炼镁,成本上有绝对的优势。但是两个行业同样存在着能耗高、规模不大、同质化竞争严重的问题。对于兰炭产业,结合可再生能源,纯氧作为助燃,改善兰炭尾气成分,向化工原料气方向发展如合成聚酯级乙二醇、可降解塑料等高端优质产品;采用湿法+干法组合吸焦,可减少兰炭污水的产生、节能降耗、节约成本;煤焦油与芳烯结合生产高附加值的下游产品;淘汰7.5万吨/单炉的兰炭炉。将炼镁罐改为竖罐,增加单台产量、降低能耗。两行业形成统一采销,进行规模化批量生产、制定行业标准和技术人才管理办法。坚持节能与提效“双轮驱动”,做大做强兰炭金属镁产业。
三是光伏+特色农业的联合。将光伏与农业、畜牧业、水资源利用及沙漠治理并举,实现光伏和沙漠治理结合及光伏和农业联合减碳。太阳能板底下种作物,减少挥发。且定期冲洗太阳能板的水还可用来滴灌农作物。这样,发电的同时还可以把底下全部变成绿色,实现光伏+特色农业的联合,节能节水促进碳减排。
四是厚积薄发的绿氢+能源数字化的融合。可再生能源制得的氢和氧,能够耦合电力能源和化工能源,也可解决电力不能解决的冶金、化工行业的原料问题。通过数字技术与能源创新技术的融合,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红利,将没用的能源变得有用。将不同的能源形态(电力、气、热),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综合智慧能源系统,全省一盘棋,对能源体系统筹优化布局。榆林已引入了远景集团和华秦集团,多元融合多极支撑,以电力为中心,以煤炭为基础,重视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和节约能源,走优质、高效、洁净、低耗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助力减碳新征程。
三、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构建绿色循环发展体系
立足国情,牢固树立安全发展和“节能是第一能源”两大理念,坚持节能与提效“双轮驱动”,坚持供给与消费“两端发力”,强化顶层设计,聚焦重点领域,发挥科技创新驱动,加速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智慧能源体系。
一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能源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的重点,着力提升网络效益。发展分布式智能电网,建设一批新型绿色低碳能源基地,加快完善油气管网。以榆林科创新城为例,以省十七运举办为契机,高标准打造三馆两中心,突出科研教育、创新创业、产业孵化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从基础研发到创新孵化再到科技提升的科创生态链和产业链,实现产学研用的联动发展,现已引入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榆林分院和西北大学碳中和学院,零碳分布式智慧能源中心示范项目落地科创新城,助力科创新城新基建进程,助力榆林碳中和新基建领跑。
二是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能源技术革命需要科技力量。榆林市应着力发展煤炭分质利用、煤制甲醇—烯烃及下游、煤制芳烃—乙二醇—聚酯、煤制油、煤基高端化工、氯碱化工6条产业链,打造“煤头化尾”全产业链化工产业基地。依靠科技进步,改善能源结构,加快煤制化学品向化工新材料延伸,煤制油气向特种燃料、高端化学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发展,煤制乙二醇着重提升质量控制水平。引导烯烃原料轻质化、优化芳烃原料结构,提高碳五、碳九等副产资源利用水平。在重大项目布局上注重差异化项目布局,如可降解新材料PBAT项目、聚乙醇酸(PGA)项目、1,4—丁二醇(BDO)项目等向着芳烃和含氧化合物方向发展。打造独具特色的“绿色甲醇—聚烯烃、乙二醇、油品”产业链。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推动石化化工与建材、冶金、节能环保等行业耦合发展,提高粉煤灰等固废综合利用水平。
三是加快打造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推动煤化工产业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榆林应大力发展煤炭与油气盐及可再生能源的耦合技术。构建好“新煤炭”—风电和储能、“新石油”—甲醇和氢能、“新电网”—智能物联网、“新基建”—低碳产业园和“新工业”—绿色循环新生态融合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推动可再生能源引领煤化工产业转型,以煤炭分质利用为龙头,率先发展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和环境效益的以氨燃料和甲醇燃料为主的低碳燃料产业。今年5月份,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入驻榆林科创新城,以刘中民院士团队领衔的煤基低碳环氧树脂项目9月份开工建设,是世界首套以煤基甲醇为源头的环氧树脂以及下游全产业链项目,经济效益显著,具有典型的引领意义和探索价值。
总之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锚定碳中和目标,在坚持总体原则下,灵活调整,为煤炭行业留出降低发展速度、提升发展质量的时间和空间,抓住煤炭行业的转型机遇,保持战略定力,强化科技创新,完善制度和政策体系,组建碳中和专职机构和人员,加强统筹谋划,聚焦重点领域。以重点园区为突破口,以煤电为核心,与太阳能发电、风电协同发展,构建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系统,风、光、电、热、气多元协同的智能清洁能源基地。发挥煤炭的原料优势并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实现源头减碳、末端固碳。推进系统节能改造,加强能源梯级利用,鼓励和激励能化企业实现煤化工与可再生能源的耦合,倒逼煤炭行业转型升级乃至颠覆式发展。保障好国家能源安全,保证能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形成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合力。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积极发展高端化、高附加值产品,用陕西模式贡献陕西力量。
原标题:推动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