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阳光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相当于4300多亿吨煤的能量,平均一秒钟照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当于500万吨煤的能量。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一直有个愿景:过去,我们依赖于上亿年以前阳光照耀的产物,那是深埋在地底的动植物形成的化石燃料。今后,每天的阳光都可以为我们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热和光,这就是新能源。”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黄震18日在第一财经零碳峰会上描述了这一段颇具画面感的愿景。黄震认为,碳中和目标下的能源转型,最显著的趋势之一就是新能源会从补充能源走向主体能源。
然而,发电成本和稳定性是决定新能源何时走向主体能源的重要条件。
对于价格,黄震表示乐观,他举例称,过去十年太阳能和风能重新定义了能源价格体系,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快速下降,甚至国际社会期待的光伏电一美分一度也指日可待。对于新能源存在的波动性、随机性、间歇性等弱点,黄震认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重中之重,它的核心是构建“源、储、荷、网”深度协同的技术。
与新能源的地位对应的是,化石能源将从主体能源走向保障性能源。黄震表示,未来CCUS(碳捕集和利用技术)会成为化石能源的标配,因此化石能源也能实现“零碳”。具备灵活调节能力的气电和煤电是补偿风、光间歇性的重要手段,可以平衡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的波动性,为电网提供灵活性。
不仅要有清洁的电,还要保障终端用户用的是清洁的电,而非其他能源。黄震认为,再电气化将成为碳中和的重要路径。他表示,“再电气化”意味着将当前全球电气化水平或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要从19%提高到50%至70%。通过加快工业、建筑、交通等各行各业的再电气化,促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才能实现脱碳和零碳。
此外,围绕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关系,黄震分享了三点思考:
一是碳达峰是过程,碳中和是终极目标;碳达峰是量变,碳中和是质变。如果没有能源的变革,没有系统性的社会变革,没有一场绿色革命,就不可能实现碳中和。
“我想强调的是,我们要从过去基于地下自然禀赋的能源开发利用,走向基于技术创新的新能源开发利用。面向碳中和目标,那些颠覆性、变革性的能源技术,将会起到战略支撑作用。”黄震说。
二是“双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不是对立与矛盾的关系,不是“赛道超车”而是“换赛道”。碳中和将会引领构建一个全新的零碳产业体系,可以预测一大批新的行业、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都会诞生。黄震表示,“双碳”的确是挑战,但更多的是机遇。
三是“双碳”是全局性、系统性问题,要循序而进、先立后破。既不能搞“碳冲锋”,加紧修建煤电厂,也不能忽视电力需求增长而急着抛弃化石能源。黄震指出关键在于,只有先构建起新型能源体系,才能逐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并使之转化为保障性能源。
原标题:发电成本和稳定性是决定新能源何时走向主体能源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