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的高原上,光照依旧强烈。
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塔拉滩光电园区,恰卜恰镇上塔迈村的藏族牧民索南卓玛骑着摩托车穿行在深蓝色的光伏板间,驱赶羊群回圈饮水。
在光电园区放羊,是个“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故事。2012年,海南藏族自治州在塔拉滩修建当时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太阳能发电基地。10年后,塔拉滩的光伏园占地面积达到609平方公里,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为8430兆瓦,仍是全球最大装机容量的光伏发电园区。
塔拉滩海拔将近3000米,阳光强烈,不适合植物生长,原本的荒漠化率高达98.5%,所以光伏电站才选择建在这里。塔拉滩的风沙大,光伏板很容易被大风卷起来的沙石损坏。于是,工作人员撒了不少草籽,用来防风固沙。
按说在这么贫瘠的地方,草不可能长得太好。没想到的是,这里的草却一个劲儿疯长,光伏板下面成了一片绿油油的草原。“光伏板的铺设,减少了风对植被的影响,我们日常清洗光伏板的水会流至地表,对草地又有一定的滋养作用。”黄河水电公司海南分公司总经理朱明成如此解释。
草长起来了,沙也固住了,但新的麻烦也随之而来——草杂乱无章地生长,遮挡住光伏板,降低了光伏板发电的转化率,并且冬天还存在火灾隐患。工作人员曾经试过人工除草、洒除草剂,甚至还想过干脆把光伏板架高,但这些方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与其花钱雇人来割草,还不如让牧民来放羊。”朱明成回忆当时的灵机一动。园区邀请周边牧民进入光电园区养起“光伏羊”,“我们免费修建了4座羊圈,让‘光伏羊倌’零成本干起老本行。”
索南卓玛就这样把自家的羊群赶到了园区放牧。这里的草足够喂羊,光伏板的阴影也特别适合羊群休息,而羊粪又成为草的天然肥料。谈起如今放羊最大的不同,索南卓玛说:“羊吃得好,成活率也更高了,现在我的羊群数量比之前翻了一倍,年收入增加了四五万元。”在光电园区,除了当“光伏羊倌”,牧民们还能通过清洗光伏组件、割草等方式增加收入。
塔拉滩的光伏电站既提供了清洁能源,又吸引了牧民回归,还改善了戈壁滩的生态环境,可以说是一举三得。海南藏族自治州能源局局长张振飞说,“现在的塔拉滩不仅有8000万度的年均发电量,还实现了园区风速降低50%、土壤水分蒸发量减少30%,植被覆盖率也恢复到80%,土地荒漠化得到遏制。每年的牧草产量达到11万吨,存栏的‘光伏羊’达到两万多只。”
原标题:戈壁滩变身光伏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