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把节约资源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提高能源、水、粮食、土地、矿产、原材料等资源利用效率,加快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实现“双碳”目标,要推动能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真正实现能源安全绿色低碳发展。
影响我国能耗及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
产业结构偏工、工业结构偏重特征明显。2015—2021年,我国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例基本在40%左右,高于其他制造业强国,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石,夯实实体经济根基、实现制造强国必须维持制造业占比稳定。但我国第二产业中重化工业比重偏高,高耗能、高碳排放量行业占比较大。我国第二产业能源消费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70%左右,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八大高耗能行业的碳排放总量约占全国碳排放量的80%。这是我国能源消耗总量大、单位GDP能源消耗强度高的重要原因。
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大。从近年能源消费结构数据看,我国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2011年的13%上升到2021年的25.3%,增幅较大,能源消费清洁化、低碳化趋势明显。但煤炭仍是我国第一大主体能源,在我国能源安全战略中发挥的基础性作用没有根本改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煤炭构成中,中等品质烟煤和劣质褐煤高达88%,优质无烟煤仅占12%。煤炭具有高碳属性,煤炭燃烧的碳排放占到能源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近八成。“减煤限煤”被视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主要举措。
能源应用与创新技术水平不足。一方面,部分产业工艺落后,石化、煤炭、钢铁、建材等行业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仍大量存在,有些地方政府仍然以传统产业及粗放发展模式维持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能源领域核心技术与先进国家相比仍有差距,煤炭的气化、液化,天然气水合物与页岩油气的勘探开发颠覆性前沿技术自主创新水平不高;三代核电与四代核电,氢能、燃料电池和先进储能等关键技术亟待新的突破;等等。我国能源应用技术基础存在薄弱环节,能源自主创新技术尚需大力发展,这也是制约能源发展实现快速转型的重要因素。
能源价格引导作用不够。当前,国家进一步完善了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但煤炭价格依然居高不下,影响了煤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到电力热力生产的安全可靠供应;形成了石油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市场价格的调价机制,但定价机制具有信息不透明性且存在时间滞后性;稳步推进天然气门站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终端销售价格与采购成本联动机制,而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形成机制亟待完善,“全国一张网”远未形成;持续深化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风电、光伏发电、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而新型储能价格机制、差别电价、阶梯电价政策需要深入落实。总体来看,主要能源价格尚处在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在抑制各领域能源消费总量、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节能减排降碳方面的指挥棒引导作用发挥不够。
把握好控耗降碳的节奏和力度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也是一项长期任务,既要坚定不移,又要科学有序推进。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我们必须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坚持稳中求进、扎实推进。
优化完善产业结构。建立现代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持续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优化第二产业占比,推动我国产业结构最终实现从“锐三角形”逐步向“钝三角形”的转变;加强统筹谋划、协调推进,特别是对于东北、华北等重工业集中地区,加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杜绝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重复建设。提高高耗能高排放产业集中度和企业规模化水平,构建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园区,促进优势产业集聚发展,通过“两化”融合、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等途径,实现节能减排。
加快调整能源供给结构。全面淘汰落后燃煤发电机组,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持续加大煤炭绿色开采和清洁高效利用程度;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有序减量替代煤炭能源消费比重,合理有序发展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低排放火电机组;大力提升清洁能源装机比重,积极发展水电、风电、光伏,高效安全发展核电,努力开发利用氢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同时,努力提升电气化水平,促进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不断提升,进一步完善能源供应体系。
加大能源技术创新力度。在高能耗、高排放领域创新推动节能降耗技术,提高油气、煤层气、煤炭的勘探开发技术,提升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无碳技术,建设全流程、集成化、规模化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项目;着力突破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先进乏燃料处理及循环利用、可控核聚变实验堆、核聚变发动机等关键核心技术;加大储能技术研发,提升能源转换利用率;推动传统能源、新能源技术与数字技术、通信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逐步形成智能化的能源生产、加工、输送、存储和利用技术体系。
健全完善能源政策体系。完善能耗与碳排放考评制度,将能耗与碳排放指标纳入各省市、地区、单位生态环保、绿色发展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明确能耗“双控”和碳排放“双控”目标,以制度约束加强管理;制定绿色金融引导政策,利用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引导金融资源流向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三大方向以及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等七大领域,大力培育绿色产业集群;建立健全能源价格市场化机制,倡导和构建开放统一的能源消费市场体系,推动能源价格改革,以能源比价变化优化能源供给和消费结构,实现节能减排降碳目标。
培育和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倡导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的节能环保理念,牢固树立“节能是第一能源”意识和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在能源需求侧积极倡导建设绿色低碳学校、机关、社区、家庭,形成绿色环保、文明健康的低碳生活方式。在居民生活日常用能方面,努力遏制过高奢侈性能源消费,通过补贴或免税等政策手段,鼓励居民使用更高能效、更低能耗的家用设备和新能源交通工具。
原标题:做好能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