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一周,光伏组件龙头之一的晶澳科技不间断披露新的一体化扩产计划。
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发现,自去年11月至今,晶澳科技已大手笔扩产7次,涉及资金高达近500亿元,其中4次单笔投资资金超百亿元,且皆围绕产业链垂直一体化进行。
晶澳科技并非孤例。此前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光伏产业一直是专业化厂商与一体化厂商并存:前者专注于产业链一两个环节,将技术与产品做到极致,如曾经的中环股份、通威股份等;后者进行全产业链布局,谋求规模优势与总成本领先,如隆基绿能、晶科能源等。
但自2020年后,伴随政策红利、行业爆发与需求井喷,这一格局陡然生变。至今年,几乎所有大中型光伏企业都大幅扩产,并仍在加速;垂直一体化成为企业标配的竞争“阳谋”。
光伏龙头们何以在当前时点纷纷推进一体化?欣欣向荣的盛况之下是否存在隐忧?
“从过去看,专业化显然强于一体化。正因为有专业化厂商的技术突破,中国光伏产业才从艰难求生存的跟跑者突围成今日全球光伏的领跑者。”国内一家光伏上市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这一过程中,一体化厂商除隆基绿能凭借硅片技术优势外,其他大多有营收没利润。但现在,单纯的专业化公司或很快会消失,较小的‘电池+组件’企业将迅速被边缘化。”
龙头扩产“齐步走”
11月24日,晶澳科技发布公告,拟对公司一体化产能进行扩建,建设扬州10GW高效电池项目(新增)及曲靖四期年产10GW电池、5GW组件项目,预计投资额74.4亿元。此前11月17日,公司刚公告,新增一体化项目投资约102亿元。
“全球光伏装机的旺盛需求对光伏组件及其上游各生产环节的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亟须抓住行业爆发式增长的历史性机遇,提升产业链各环节产能规模,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才能保证在未来的竞争中胜出。”晶澳科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2020年以来,几乎所有光伏企业都在疯狂扩产,今年尤甚。
今年3月18日,东方希望宁夏晶体新能源材料项目启动,最终将建成年产40万吨高纯晶硅、49万吨工业硅以及单晶、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的上下游一体化全产业链项目。6月17日,天合光能公告,拟投建年产30万吨工业硅、年产15万吨高纯多晶硅、年产35GW单晶硅、年产10GW切片、年产10GW电池、年产10GW组件以及15GW组件辅材生产线。10月25日,协鑫集成公告,拟在芜湖市湾沚区投资建设20GW光伏电池及配套产业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80亿元。
类似案例不胜枚举。翻阅任何一家光伏龙头上市公司的公告,“扩产”“一体化”几成标配。但令行业更震撼的信息,来自8月的通威股份。
8月17日,在华润电力公布3000MWp规模的光伏组件招标中,第一中标候选人为通威股份;9月22日,通威股份宣布投建年产25GW高效光伏组件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约40亿元。
记者注意到,通威股份在光伏业深耕多年,过去十几年里在硅料与电池片两个环节建立了核心优势,是产业链专业化经营的杰出代表。查阅通威股份三季报,公司实现净利润217.3亿元,为当前光伏产业中最赚钱的龙头之一。
“通威股份自2013年并购合肥赛维起即拥有部分组件产能,但此后一直没有过多涉及,实际上与各大龙头、包括我们都保持了较好的合作关系。如隆基绿能就表示,绝对不做硅料,并参股了通威子公司。”前述腰部光伏企业负责人说,“但今年通威股份明显开始加快组件布局,这次的中标公告标志着光伏企业一体化大战全面升级。”
三大动因促变局
光伏企业何以在当前时点纷纷推进一体化?翻阅所有光伏企业一体化扩产公告可知,首要原因是降本增效。
“对光伏行业来说,周期性叠加产业链各个环节产能弹性差异显著,极易出现供需失衡,再加上硅料、电池片环节竞争的加剧,其议价能力以及盈利能力将被显著削弱。因此,从长期的降本增效角度出发,一体化成了光伏行业标配。”和泰资产一位光伏产业研究员告诉记者,“据我们测算,‘硅片+电池片+组件’一体化的单瓦毛利相较于‘电池片+组件一体化’和‘组件专业化’,分别高出40%和100%。”
其次是技术壁垒的减弱,叠加需求爆发推动企业投资加速。
此前,光伏行业规模不大,研发投入有限,技术进步由专业化公司推动。如隆基绿能金刚线大规模应用奠定了龙头基础;通威股份改良硅料生产技术和逆周期扩张成就霸业;爱旭股份凭借一项PERC电池的量产新工艺,成为电池行业老二。
现在,行业规模扩大,各方面研发投入加大,技术进步加快。“近年来,光伏行业没有原理性的创新,只有产业化的进步。于是出现了HJT电池厂可以由设备厂家提供交钥匙工程,这大大降低了行业进入难度。”中环股份一位负责人说。
于是,各路“诸侯”皆有了一统天下之心。
最后,部分企业的一体化战略是被动应对竞争焦虑的无奈之选。“据我们的观察,与其说通威一体化决定使行业感到危机,不如说是其自身先感觉到危机。”前述腰部光伏企业负责人向记者分析,“作为硅料、电池双龙头的通威股份,年初还公开强调,会继续走专业化的道路。如果说当时的话是虚晃一枪,我觉得不是事实。”
该人士还分析,上半年,中国光伏企业组件出货约110GW,其中TOP4合计出货约70GW,占比63%。“组件TOP10企业都是通威股份主要客户。回看8月份,这些组件厂,有几家没有扩产足够的电池产能?这对通威股份这样的电池龙头企业来说,是不是巨大的危机?”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池厂家,通威股份肯定不会坐等电池业务萎缩,在无法取得低成本高效率的压倒性优势电池技术前,解决办法只有开始大规模扩充组件,自我消化电池产能。至于组件竞争加剧就不用考虑了,本就不指望组件赚钱。”他说。
一体化“隐忧”须重视
或许当前是有必要理性反思光伏一体化的时机了——即便是产业必然趋势,但隐患正在增加。
其一是债务风险。
如晶澳科技,一年近500亿元投资,已超过去年413亿元的总营收。如此大手笔资金从何而来?只能是举债。从2022年三季度财报看,晶澳科技的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达214.07亿元,资产负债率已达63.37%。由此,公司筹划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不超过100亿元。
不仅是晶澳科技一家,几乎所有光伏龙头都是举债扩产。今年2月,通威股份发行120亿元可转债,其中85亿元用于扩充产能;同月,隆基绿能发行70亿元的可转换债券用于扩充产能;9月,天合光能修订新的可转债融资方案,募资88.65亿元用于年产35GW直拉单晶项目。
其二是市场波动与技术变革。
正泰能源一位负责人表示,光伏企业的一体化发展,其实是随市场形势变化的一种战略选择,在技术变化不大但外部不确定性较大的背景下,一体化可能更有利于企业增强抗风险能力。
“但一体化并非灵丹妙药。”他分析说,“如近几年光伏电池技术变化不大,从PERC到TOPCon,都是在同一技术上延伸,只不过是增加了一些设备,没有迭代风险,因此适当延长产业链,可以把外部成本内化,特别是在上游供应短缺的情况下。但一旦上游供应进入宽松周期,或新电池技术出现巨大突破,此前一体化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前述腰部光伏企业负责人亦持此看法。他认为,一体化在当下供应链紧张的背景下能体现强大优势——一是保障供应;二是新技术在一体化下能更快地被验证和应用;三是在海外贸易要求下,一体化能更好建立原材料追溯体系。“一体化其实拼的是每个环节的精细化运作,但在面临行业技术、市场变化时,资金回收、技术迭代、生产效率协同等方面的劣势也会体现。”他说。
综合来看,当前一体化扩张最猛的是硅料、硅片和组件等环节。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底国内硅料产能将达到120万吨,到2023年将突破180万吨;硅片方面,目前产能已接近700GW,另有在建产能近400GW;组件方面,去年新增产线约350条,今年已新增产线达400条,按每条产线500MW计算,两年将新增组件产能375GW,如按750MW算则将超过560GW。
已有业内人士担忧,如此激进的产能扩张,可能会再次给中国光伏行业带来风险。而隐忧中的市场波动与技术变革,或许已在叩响门扉。
原标题:光伏龙头的产业链一体化“阳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