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务之急是要加快国内绿证交易市场建设,充分发挥价格“指挥棒”作用。
一则“五类可再生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消息,仿佛一针兴奋剂,被注入一直不温不火的国内绿证市场的“静脉”,肌体细胞迅速活跃。在善于捕捉“消息股”人们的眼里,绿证或将“蹿红”。
所谓“绿证”,即绿色电力证书,是政府颁发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确认和属性证明,以及消费绿色电力的凭证。由此可见,绿证一面世就以“鸳鸯双栖蝶双飞”的形象示人,只有供需双方相互确认为“自己人”的身份,才能产生“化学反应”。
推动绿证进入电力新闻“热搜”的是三部委一纸文件。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关工作的通知》,被认为是绿证“蹿红”的逻辑起点。
《通知》规定,将以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认定的基本凭证。有了政策力挺,绿证不再是“刮刮卡”,而是实实在在的“硬通货”,人们对其青睐有加实属情理之中。
《通知》开宗明义,明确指出文件出台的目的: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通知》一出台,为之击节者甚多,就连惜字如金的媒体都不惜以“重大利好”冠之于标题。而更多的能源电力业内人士已将言外之意了然于胸。
实际上,置身电力业内,人们苦“双控”久矣!犹记去年电力短缺之因,来水偏枯有之,煤价高企有之。不过,这些浮于表面原因引起的“电荒”,很容易得到公众的理解与同情。
而让电力人痛心疾首的则是制度原因造成的人为缺电,尤其是部分经济发达地区,为达成“双控”目标,不得不选择限电、限产的下下之策。不明就里的群众将矛头直指电力行业,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宝宝心里很苦!
世上或许并不存在完美无瑕的制度,制度出现缺陷也不意味着要另起炉灶。但是,经历过“电荒”的风风雨雨,“双控”制度存续的前提是修正消缺。而五类可再生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正是弥补“双控”制度缺陷的“补丁”。
细读《通知》不难发现,从一定意义上说,局部“双控”实变“单控”。尽管新政已将部分可再生能源从消费总量中扣除,但是,对能源消费强度的控制依旧岿然不动。前者为保障供给,后者为提高能效,极大限度地维护了“双控”制度的本意。
密不透风的“双控”开了一扇门,绿证成了叩门的通行证。如同限购前的房产、汽车一样,人们只有手握“号头”,才能化解限购焦虑。可以肯定,绿证未来可期,“蹿红”只是“炒作概念”。
不可否认,与国际绿证相比,虽然国内绿证出道已久,但是存在感颇低,这与其“代替补贴”的最初人设不无关系。因而,国内绿证拥趸寥寥,市场反应波澜不惊。渐行渐远中,演变成了相关市场主体眼里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互联网业界有句名言:站在风口,连猪都可以飞起来。当下,国内绿证正站在《通知》的风口,亟需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完成一次华丽的转身。
《通知》明确绿证核发范围覆盖所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并建立全国统一的绿证体系。有评论认为,此举将有利于统筹推进绿证、绿电、消纳责任权重、碳市场等相关政策机制的衔接,形成基于绿证的可再生能源电力计量体系,有助于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但是,绿证真正“蹿红”需要用户积极参与,否则就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当务之急是要加快国内绿证交易市场建设,充分发挥价格“指挥棒”作用,并使之与国际接轨。千万不能再让国内绿证成为奢侈品柜台上的展品。
原标题:绿证或将“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