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分布式光伏投资者面临诸多障碍
按照国家发改委2013年8月30口发出的《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
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规定,分布式
光伏发电项目的电价补贴标准为0.42元/千瓦时,补贴标准的执行期限原则上为20年。
按此补贴额度计算,多数省市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投资回报率理论上可以达到12%一15%,投资回报率很可观。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并没有被激发出来,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建设数量少之又少,丝毫看不到大规模开发的迹象。其中的一个原因在于分布式电站的投资额大,投资者的收益无保障,面临着诸多投资障碍。
由于居民用电的电价低,我国发展分布式光伏系统集中于工商业密集地区。目前我国工商业用电电价约为1~1.5元/千瓦时,在这些地区发展分布式光伏系统虽然划算,但面临着以下问题。
首先,在光伏系统25年的运营周期内无法确定电站所发电量有多少卖给企业,有多少卖给电网。卖给企业比卖给电网划算,但卖给电网却比卖给企业有保障,电站的收益无法确定。
再者如果系统所发电量除了用户自用外,多余部分卖给电网只能得到脱硫标杆电价,约为0.4~0.5元/千瓦时,再加上0.42元/千瓦时的补贴,收益被大幅拉低;如果把电卖给企业就变成一种商业行为,除了售价必须低于工商业用电价格外,投资者还要面临用户经营不善或缺乏诚信引起的支付风险。
其次在光伏系统25年的运行周期内,可能会面临用电客户频繁更换的问题。据《中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白皮书》调查显示,中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至8年。最后由于光伏系统发电量受天气影响大。
缺乏庞大
储能设备的情况下,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如果光伏系统连续发电量不能满足工商业用户的用电需求,用户可能会面临今天用光伏发电明天用电网供电的尴尬,是否会引起用户的逆反心理也是投资者需要考虑的。
我国居民用电电价低,光伏发电在民用市场没有吸引力。如果在国家度电补贴基础上,地方政府再给予一定额度的度电补贴或政府对安装光伏系统的用户初始投资给予一定比例补贴,使民用光伏系统变得一样有利可图时。基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同样面临着很多问题。
在城市,人们多数是居住在十几层、二十几层的居民楼里,楼顶空间大部分被排水空调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等附属物业设施占据,真正能用来光伏发电的空间很有限。投资者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来寻找闲置楼顶,无形中增加了建设成本。
即便找到了合适的楼顶,因其属于公用面积,想在楼顶上安装光伏发电系统需要得到全体业主的一致同意。国家电网在受理分布式电站项目申请时,也要求申请人必须提供居民身份证、房产证等材料;占用公共面积的要提供其他业主、物业、居委会的同意证明。
所以,想要在我国城市居民楼顶建设光伏电站,不管建设者是业主还是第三方,对他的公关能力要求都非常高。
在我国农村,虽然屋顶资源丰富且每户农民对自家屋顶做主,但面临的问题可能更多。用电量少、电网基础设施较差、农民负担不起高额的初始投资等。用电量少导致装机规模受限;电网基础设施差导致需要增加额外的大量投资;农民无力负担,而如果引进外部投资,则屋顶分散于每一户,管理成本会很高。
实际上,投资者遇到和将遇到的投资障碍远不止以上列举的这些,还有很多障碍是投资者无法控制或无法预期、国家政策也难以解决的。
2.4、光伏并网的技术和体制问题
现在我国己建成的大型地面光伏电站普遍面临着并网难问题。一个原因在于大型地面光伏电站主要在我国西部荒漠地区建设。这些地区远离电力负荷中心,经济不发达,工业和人口数量少,用电量不多,水电、风电己经无法消纳。
因此常常需要远距离的输电才能把光伏电力运送到负荷中心。但由于当地的电网基础设施极度不完善,为了并网,很多光伏电站的建设者不得不增加额外的投入,花费巨资购买安装并网设备,甚至建设输电线路和变电站,数额不菲的并网成本降低了电站建设的经济性。
己经并网的光伏电站由于受到电网接纳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导致限电现象时有发生,再加上补贴发放不及时,己经建成的光伏电站很多处于闲置状态;还有一个原因在于电网公司繁琐的并网流程,光伏电站的建设者至少要花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光伏电站才能并网。
而且各地电网公司会不断变换要求,也让光伏电站的成本在预料之外层层累加。由于电网公司决定着光伏电站是否能够并网,所以不管电网公司的要求是否合理,光伏电站都必须满足。
分布式光伏主要在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电网基础设施相比西部地区好很多,不需要建设者在电力设施上投资,国家电网公司也出台了支持分布式光伏并网的政策,但并网难的问题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