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德市以改善提升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补齐生态环境治理短板,着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同时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奋力谱写经济“高质量”与生态“高颜值”相得益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宁德篇章。
走进周宁县七步镇的群山峻岭间,周宁抽蓄电站宛若一个超大型的“充电宝”,正蓄满水能等待着用电高峰的到来。2022年8月28日,“十四五”期间全省首个抽水蓄能电站在周宁全面投产发电。该电站年发电量12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0.7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1.58万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输出源源不断的“绿电”。
周宁抽蓄电站。叶晓晖摄
从山区到沿海,从生产到生活,都涌动着绿色动能。打造“电动宁德”、试点电动重卡换电站、推广海上渔排光伏发电、自主研发电动船舶……发力“双碳”目标,一场以锂电新能源产业等为主导的绿色能源革命正在兴起,也悄然优化着城乡产业结构,让经济发展的“含绿量”更足。
一面增绿提效,一面节能减排,增减之间优化提升发展空间。宁德市严格实施节能审查制度,推动工业绿色制造项目建设实施,宁德时代获评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新增2家省级绿色园区、4家省级绿色工厂;完成12家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任务,推动部分钢铁企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实施节能降碳改造项目19个,挖掘节能量2.6万吨标准煤,二氧化碳减排6.76万吨。
走进“宁德锂电小镇光储充检智能超充站”,电动车在这里充电像加油一样方便。该站是全国首座采用全直流微网技术把充电桩、储能、光伏电池及电池检测集成为一体的标准化设计的智能充电站。
宁德锂电小镇光储充检智能超充站。阮琳钧摄
——实施蓝天工程。加强大气环境监测、执法、管理“三联动”,帮扶指导涉气企业200多家次,督促58家企业开展废气治理设施维护保养工作;推动全市27家年检站完成新国标升级改造。
——实施碧水工程。开展水环境专项督察,检查各类排污单位及点位130多个,持续推动水质指标薄弱的流域、重点湖库落实精准整治;紧盯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整治,推动总投资17.13亿元的污水提质增效工程,落实中心城区餐饮企业油水分离整治“回头看”。
——实施碧海工程。对全市1046公里海岸线进行全面排查,分县域分类推动入海排污口整治;持续开展海漂垃圾治理,累计出动作业人员5.7万余人次、作业船只1.07万余航次,打捞海漂垃圾约34.38万立方米。深化拓展“海上统一环卫”,升级成“沿海一支扫把”模式,将28个沿海乡镇532个村庄的垃圾保洁和海漂垃圾清理统一委托蓝海公司,实行陆海统筹、一体化运作。
——实施净土工程。稳步推进周宁不锈钢园区危废集中收集转运试点,指导完善“智慧园区环境管理平台”建设;推动东侨建立“危废管家”监管服务新模式,进一步降低了危险废物的处置成本,解决了小微企业危废处置难、处置费用高的问题;督促污染地块落实好再开发利用管控措施,目前3个污染地块均未再开发利用;督促完成58个地块的土壤调查,均未发现超标;全市危废累计处置利用量达14.7万吨,处置利用率达98%。
生态高质量发展,城乡统筹协调推进。过去一年,宁德市持续推动农村污水治理,制定下达2022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推动年度51个村庄加快治理项目实施,并跟踪评估165个村庄污水治理提升成效;福鼎、霞浦农村污水治理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同时,深化“绿盈乡村”建设,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梳理年度新建提升“绿盈乡村”126个,指导各地创建过程与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分类晋级等工作相融合,一并推动落实。
“我们还持续开展生态示范创建,指导古田、屏南、寿宁、柘荣等县完善申报材料,积极争创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目前,古田县、屏南县通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省级预审,寿宁县通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省级预审。”宁德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宁德市将持续依托四大主导产业的强大竞争力和牵引力,继续做好传统产业的“转”和绿色产业的“引”,以更高环保标准淘汰落后产能,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环境监管,持续治污攻坚,巩固治理成效,让宁德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更加宜居宜业,群众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宁德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原标题:宁德:绘就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