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188金宝搏下载app » 市场 » 正文
 
我国绿氢技术迎来持续突破
日期:2023-02-03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yutianyang_tsj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12月19日,以“无碳世界,与氢同行”为主题,由天合元氢、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中国能源报共同举办的“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天合元氢新品发布会”在常州成功举行。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氢能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机遇,以绿电制绿氢逐步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此过程中,部分氢能企业持续进行技术探索创新,制氢装备在性能、效率和可靠性等方面不断提升,我国绿氢技术有望迎来持续突破。

“光储氢”协同发展势在必行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表示,当前,太阳能、风能正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未来,氢能将成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基石。“在能源加速转型背景下,高比例新能源对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大量储能承担削峰填谷、改善电能质量、提升运行稳定性的作用。绿氢既可提供季度级别的长时储能,又可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难题;在难以通过电气化实现深度脱碳的钢铁、化工等工业领域,绿氢甚至是目前唯一可行的绿色技术。”

“当前,降低成本、提升经济性,成为可再生能源制氢最重要的一环。如何建立低成本的绿氢体系,如何实现绿氢体系与应用端、应用场景衔接,是我国氢能行业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天合元氢董事长高海纯表示。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猛,为光伏制绿氢产业提供了技术支撑,绿氢作为氢能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也为光伏制氢产业提供了巨大市场。

高海纯认为,与氢能产业相比,我国光伏产业已在全球具备全产业链优势,光伏制氢可实现生产源头的无碳化。同时,氢作为储能介质具有比锂电池更高的能量密度,适合作为长时间储能手段,从而解决光伏发电所遇到的日间不平衡、季度不平衡等问题。光伏、储能、氢能的协同发展势在必行。

“受制于电能成本难题,目前电解水制绿氢成本约是灰氢制造成本的2-3倍,随着科技创新推动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绿电制绿氢的经济性优势逐步显现,未来,绿电制绿氢既能推动氢能实现全生命周期的低碳环保,又能助力清洁电能实现高效储存和运输。在能源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加持下,绿电、绿氢、储能之间的协同作用还将进一步彰显。”高纪凡表示。

技术创新为产业创造发展空间

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兼中国能源报社总编辑谭介辉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已出台多项绿氢相关支持政策,我国绿氢规模化应用迎来巨大发展机遇。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居全球第一,绿氢供给潜力巨大,以绿电制绿氢,助力能源转型发展成为行业共识。这其中,大规模、低成本制取绿氢尤为关键。这对制氢设备的性能、效率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电解水制氢部署规模的不断扩大,为适应未来绿氢大规模制取需求,我国制氢设备在成本、能耗、产氢效率等技术方面迎来持续提升。日前,天合元氢“天擎”系列新品重磅发布。据介绍,本次下线的成套碱性电解水装置主体设备包括电解槽、后处理装置、氢气纯化装置、干式变压器、整流柜、控制柜、配电柜、除盐水冷却装置等,由天合元氢公司自主独立设计并生产制造,整个生命周期没有污染排放,具备绿色环保特性。

天合元氢副总经理卞铁铮介绍,天擎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的首台电解槽单槽产氢量为1000Nm3/h,与传统同等级设备相比,电解槽电流密度提高50%—75%,与传统电解槽相比直流电耗降低10%-15%,具有高密度低能耗的特性,可实现多维能源融合,更加契合绿电的发展需求。天擎电解槽具备25%-120%宽功率波动的制氢能力,配合独有的控制技术,可以更好地适配可再生能源电力。同时,天擎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框架式产品结构,采用标准模块集成,适应大规模解决方案;碱槽框架多对一设计,进一步降低制氢单位系统成本。基于此,在大规模制氢项目中,综合情况下设备投资可减少30%,为规模化更低价格获得绿氢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技术基础。

“近几年,我国碱性电解水制氢板块得到快速发展,各个行业龙头企业都在积极投入碱性电解水制氢板块。在国内市场中,由于成本相对较低,本身技术较为成熟,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发展拥有广阔前景。然而,受限于碱性电解水制氢材料、设计等方面的限制,目前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技术尚没有颠覆性革新。天合元氢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技术创新探索,在催化剂、隔膜等方面尤甚,未来碱性电解水制氢领域将朝着更新的形式发展,未来空间可期。”卞铁铮表示。

开辟更多市场化应用场景

当前,我国氢能发展正在向工业、化工等领域多元化应用全面推进,亟需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推进可再生能源制氢等低碳前沿技术攻关,加强氢能生产、储存、应用关键技术研发、示范和规模化应用。

国务院原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表示,我国在氢能产业中已耕耘多年,但不得不承认,对于氢能的开发和利用,我们仍处在前期和发展中的水平,许多关键技术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如制氢、储氢,以及氢能的开发利用等。如何更好地将氢能应用到我们的能源系统,并使其进入到一个高效可利用的能源系统中,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其中制氢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氢能应用需要行业平台发挥支持作用,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寻找相应的示范场景,开辟更多面向偏市场化的示范应用。相关氢能企业和应用方需加强合作,共同探索氢能规模化应用,拉动市场化发展。”国研智库未来产业中心主任张长令表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俞红梅表示,对绿氢产业而言,成本问题尤为关键。乐观预期下,未来5-7年,绿氢规模有望推广到一个可观水平。如今碱性电解水制氢已有规模化生产趋势,虽然相比光伏的规模化还存在较大差距,但随着像天合元氢这样的领头羊企业加入氢能产业,未来氢能技术从实验室落地商业化的步伐也会加快,成本将迎来大幅下降。

原标题:我国绿氢技术迎来持续突破
 
相关阅读: 绿氢技术 碳达峰 碳中和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中国能源报
 
[ 188金宝搏下载app 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118金宝app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