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街头出现光伏座椅,依靠太阳能发电系统、储能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电力“自发自用”,使用起来方便、安全、高效,关键还免费!这是兴庆区三网融合示范项目“社群网”的一部分。除光伏外,该项目还有清洁能源供暖、绿电交通等内容,旨在增加本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将绿色消费理念融入生活。
进入双碳时代后,新能源仍然潜力无限、挑战无限。年初,工信部、科技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依托产业竞争优势,从供给侧入手、在制造端发力,加快推动能源电子各领域技术突破和产品供给能力提升。
能源电子产业是电子信息技术和新能源需求融合创新产生并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其中就包括了太阳能光伏。发展先进高效的光伏产品和技术,是银川新材料产业锚定的一个方向。随着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环股份等数十家光伏企业落地,光伏发电、储能电池、电解水制氢等重大项目在银布局,光伏材料产业正稳步迈进。
项目是产业发展的强引擎,关键技术突破创新、新产品的市场应用同样至关重要。面对新一轮能源电子产业发展机遇,需要提前布局,加大产业政策和财税政策对企业的支持,以产教研融合发展,培养相关领域专业人才,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与本地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抢占技术创新的制高点。
应用方面,如果光伏座椅在银川还算新鲜,那光伏鱼菜共生等智能种养模式可不陌生。事实上,工业、农业、能源、交通、建筑、通信等产业都有很多互补转化的技术和产品需求,也有很多应用场景突破的可能。可以在能源供应多样化的基础上,试点重点领域融合发展,提升产品在新兴领域的应用度,进而推动能源消费电力化、电力生产低碳化、生产消费信息化。
原标题:光伏座椅背后,有个产业发展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