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0 保定天威:豪赌之下 焉有完卵
在激进豪赌新能源后,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保定天威)酿下恶果,终于走上破产重整之路。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威保变)在9月18日发布公告称,该集团及旗下三家子公司无力偿还到期债务,拟申请破产重整。
作为央企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旗下最重要的输变电重大装备制造基地,今年4月,这家总部位于河北保定的新能源领域老兵已是危机四伏。当月,天威保变公告宣布2011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利息无力支付,成为公募债券市场打破“刚性兑付”的一起里程碑事件,天威亦从昔日的新能源先进,变身为首个国企债券违约事件的典型。保定天威曾在2011年发行过两笔债券,发行额10亿元和15亿元,期限均为5年。
天威保变在最新的公告中解释了其今日衰运。自2011年起,受全球经济放缓、新能源产能严重过剩、价格持续低迷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集团及新能源子企业陷入巨亏。目前,经营危机和财务危机日趋严重,保定天威(本部)、保定天威风电叶片有限公司和保定天威薄膜
光伏有限公司资金已枯竭,已严重资不抵债,无力偿还到期债务;保定天威风电科技有限公司停产已超过两年,资金同样枯竭,对到期债务已无偿还能力。
2011年全球光伏产业陷入了疲软周期,前期非理性大手笔的投资隐患开始显现。保定天威原本寄予厚望的多晶硅项目,有些生不逢时,彼时多晶硅价格出现断涯式跳水,成为吞噬其利润的黑洞。原先作为保定天威强企之本的输变电业务,其盈利亦无法填补新能源业务的窟窿。自2011年开始,保定天威业绩大滑坡,出现持续亏损。截至2013年年底,天威总资产58.7亿元,总负债75.88亿元;一年后总负债高达近210亿元。连续两年资不抵债。
不过,外界市场因素只是造成保定天威困境的原因之一,审计署2012年审计报告显示,其投资决策草率和管理不规范,也是导致其业绩下滑的一大推手。审计署发布的《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2012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显示,2008年-2012年,保定天威21个新能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有20个未经董事会审议等法定程序,涉及投资额152.75亿元;天威集团新能源等投资存在决策不规范、效益不佳、严重亏损;未经发改委批准擅自上调投资计划,实施的境外新能源投资项目,因设计缺陷等原因被迫停工、破产清算;保定天威下属天威保变(合肥)变压器有限公司向关联方拆借资金,累计借款5.06亿元。
从财务的角度看,天威集团已经面临破产。截至2014年12月31日,天威集团净资产为-80.35亿,严重资不抵债。鉴于此,评级机构联合资信2015年3月30日将天威集团的主体信用等级由BBB级下调为BB,评级展望为负面,且将天威集团发行的中期票据“11天威MTN1”与“11天威MTN2”的债项信用等级均由BBB下调至BB级。
这已经是联合资信近期第三次对天威集团做出负面评价。2014年7月,联合资信将天威集团主体信用及其债项信用评级由AA级下调至A级,2014年12月再次由A级下调至BBB级。
天威集团亏损份额很大一笔来自天威硅业的巨额资产减值,多晶硅价格的大幅下降让“生不逢时”的天威硅业基本无利可图。但天威集团今天的困局,却不能简单地以光伏产业行业周期来解释。轻率的投资造成如今资不抵债的结局,从财务的角度看,近期就面临大额还款压力的天威集团已经面临破产。
天威的故事,很像一名散户在A股的遭遇。看别人发横财红了眼,嫌弃起自己富足却平淡的小日子。最终孤注一掷,凭借光伏和风电在2006至2010年狂飙式的发展,天威保变在获得高额利润的同时不断加大对此领域投资力度。而面对不断放缓的变压器业务,天威已经无暇顾及。企业的一切都为了在新能源市场多挣钱服务。四年时间里,变压器业务收入占天威总收入比重逐年下降,而新能源板块作为企业直接利润来源,在企业整体经营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其表现已经开始左右企业整体经营状况影响。
可问题在于,天威这几年挣到的钱,更多依靠的是对爆发性市场的投资,而非自身真有那么强大核心竞争力。新能源市场的整体强劲,掩盖、延缓了很多问题的发生。最终,行业的整体跌落,裹挟着天威在内的许多投机者坠入了深渊,仅有少数人爬了出来。而整个行业也毫不留情地翻过这一章,开始了分布式应用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