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9 台积电:资本重压下的黯然离场
在全球
光伏业迎来幸福时光的当下,台湾“半导体教父”张忠谋的光伏梦想却遭遇停滞。他曾经寄予厚望的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的太阳能事业眼前一片漆黑,似乎无法看清未来。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台积电于在8月25日宣布,将于本月底全面停止光伏业务的运营,台积电太阳能有限公司(下称台积电太阳能)关停后,三百多名员工转移至母公司台积电任职,库存的薄膜太阳能组件将装于台积电的办公大楼与外延片厂房“自我消化”。
六年前,这家同样是全球第一家以及最大的专业集成电路制造服务(晶圆代工)企业高调挺进光伏业,雄心勃勃地要与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阳能巨头美国FirstSolar一比高下。台积电太阳能投产初期年产能为200兆瓦,最终将达到700兆瓦。该厂主要生产的CIGS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技术来自于投资方的美国Stion公司。其CIGS薄膜技术转换效率名列全球前茅,今年4月曾发布了转换效率高达16.5%的产品。仅次于美国First Solar的18.6%。
2009年,芯片代工巨头台积电曾经下重注,急切希望在太阳能业务上开创一个全新增长点。当首座太阳能电池厂厂房破土动工时,时任台积电新建太阳能事业部总经理蔡力行对外公开表示,其目标是在五年内成为全球行业前五强。对太阳能新业务期盼能打出一片天地的台积电董事长、台湾“半导体教父”张忠谋的初衷是,一直专注专业晶圆代工本业的台积电能开拓新领域,光伏成了其“希望能建一个或多个不与客户竞争”的新产业。
张忠谋的目标是,到2015年之前,太阳能业务要至少达到10亿美元,占到整个集团公司营收的10%,2008年的台积电营收为100亿美元。台积电当时颇为乐观。其预计在2009-2015年间,太阳能电池行业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3%左右,CIGS薄膜太阳能技术由于成本上的优势,年增长率将高达115%。
因拥有强大的母公司在资金、技术、品牌和市场上做强大后盾,台积电太阳能短期内很快成为岛内最具风头的新锐公司。台积电在提交给台湾证券交易所(TSE)的财务文件中表示,其太阳能业务部门估值为4.331亿美元,成为当时在台同业内股本最大的太阳能公司。
而后,台积电入股台湾多晶硅电池龙头企业茂迪两成股权。包括豪客、新能两家CIGS厂商等竞争对手在内的台湾光伏业,已经明显感受到台积电太阳能带来的压力。随着后来联电、鸿海、台达电等也都在太阳能与LED卡位,台积电大动作布局,与这些大型电子集团之间的烟硝味更浓。传统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产业面临原料、产品快速跌价两面夹杀,加上又得仰赖政府补贴,种种不健全的产业经营模式,促使台积电决定撤守茂迪,转战薄膜新领域。
2013年11月,张忠谋在公司年度运动会上表示,台积电太阳能公司经过四年的发展已在市场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公司将继续扩张规模,并且在今后几年谋求上市。彼时,一片狂热的光伏业已然暗藏危机。就在台积电进入太阳能业时,中国内地的光伏业迅速成长,加上金融危机的破坏力开始显现,欧洲光伏业补贴政策面临取消,300-400美元/千克的天价多晶硅价格一路跳水,以价格优势抢得先机的CIGS薄膜太阳能遭受打击,生存空间日益狭小。
薄膜市场目前仅有First Solar与Solar Frontier经营状况较稳定,包括台积电太阳能在内的厂商因规模较小、成本竞争力差,产品转换效率又不如晶硅太阳能电池,接单状况较不稳定。先后染指多晶硅和薄膜,在苦撑数年后,无法获得稳定回报的商业路径,台积电在光伏行业仍然分文未报。这令承受股东压力的台积电最高管理层无法容忍,只有无奈关门。
台积电是全球半导体芯片的代工巨头,董事长张忠谋先生被誉为“半导体教父”,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企业家。他6年前从半导体制造行业进入CIGS薄膜电池产业,花费巨额资金和精力,耗费了大量资源,最终以关闭告终,从结果上看给我们警示,是技术工艺路线方向问题。
台积电CIGS产线选择的是溅射后硒化工艺方法(又称两步法)。这种工艺路线失败风险系数极大。CIGS薄膜电池工艺流程是将四种不同的铜铟镓硒金属元素和化学元素熔化后均匀地沉积在玻璃基材上,形成仅2um厚并且混合成比例最佳的薄膜。
台积电采用的两步法是:第一步升温将铜铟镓溅射到靶材后降温,第二步送到后硒化炉进行再升温,将铜铟镓硒四种元素再重新按最佳比例均匀混合后沉积降温。这种工艺路线最大的缺点是电子物理结构不断升温降温,受到破坏,造成良品率低,转换率不稳定,导致生产成本过高。产品不具竞争力,亏损严重。
很多类似工艺路线的CIGS公司全部沦陷。CIGS薄膜电池说到底还是能源概念,如果达不到一定产业规模,亏损是必然的。据笔者了解,台积电年产能设计规模为100MW,但只有30MW在生产。每年只有1/3产能在产出,亏损是必然的。因此台积电各股东要求关闭生产线,避免更大的亏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虽然黯然离场,但薄膜光伏真的会遭受什么影响吗?不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