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发论文是学校科研育人成效的显著体现。近日,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本科生撰写的论文以“Advancing vapor-deposit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via machine learning”为题在英国皇家化学会(RSC)旗下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SCI Q1,IF=14.5)上发表。
论文报道了新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方面的最新进展,被选入该期刊2023 Hot Papers Collection。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2020级本科生王佳政为论文第一作者,2020级本科生戚昱辰为本文第二作者,侯绍聪教授为通讯作者,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是第一完成单位。
近年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因其优异的性能和低成本而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其主要制备途径是通过溶液工艺和气相沉积,溶液工艺法制备出的电池表现出破纪录的25.7%的光电转换效率(PCE)和超过2000小时的T80寿命,但对于精确控制以米级为规模和不同批次的钙钛矿结晶仍然是一个挑战。气相沉积的优点是大面积模块制备的潜力大,易于与串联太阳能电池集成,并与现有的工业制造技术兼容。目前关于气相沉积PSC的工作主要依靠试错实验,难以寻找实验参数间的微妙联系,使得气相沉积PSC的PCE相对滞后。本研究为PSC以及其他新兴光伏技术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条有希望的途径,同时提出的新型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展示了其探索新型光伏电池解决方案的巨大潜力。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和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的支持,本科生团队得到了202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指导教师:侯绍聪教授)的支持与帮助。
在武汉大学,本科生做科研是一件再为平常不过的事情。长期以来,学校积极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为本科生配备专业导师,各大国家重点实验室全部向本科生开放,提供专项经费、技术条件等,加大对学生和指导老师的奖励力度,全面推进本科生参加科研训练。
目前,武汉大学成立了本科生科研项目工作管理委员会、大学生科研训练专家指导委员会、学科竞赛专家指导委员会,加强管理组织和专家队伍建设。2023年学校大创项目共设置7个专项,共145项选题。专项面向基础学科、交叉学科、“新文科”、“新工科”,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前沿问题的探索与研究,孵化出适合对本科生进行科研训练的选题,从而鼓励学生跨学科组建研究团队,参与到重大科研项目中。截至2022年6月,学校大创共征集853项选题,领域覆盖全校各个专业,近600名指导教师参与,成果斐然。
置身浓厚的校园科创氛围中,武汉大学学子得以开拓眼界、激发潜能、培养科研思维。近年来,学校涌现出不少“科创新星”: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18级本科生龙敏在Nature子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弘毅学堂2018级本科生丁远泽在天文学顶尖学术期刊《天体物理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此外,2022年由武汉大学在校学生为主体自主研发的“启明星”微纳卫星成功发射,前后共有50多名本科生、研究生参与研制,这是全国首个“学生造”遥感卫星,标志着学生科研成果达到新高度。
临风雨而立,怀笃志前行。生逢盛世,珞珈青年将满载希望,勇挑时代重担,投身科研报国的洪流中,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原标题:关于新型光伏电池!武汉大学“本科生”发表重磅成果,引发国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