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188金宝搏下载app » 市场 » 正文
 
市场和政策双轮驱动 国内储能站上风口
日期:2023-04-07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chenglingyan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4月7日,2023中国国际制冷展将在上海举行,储能业务是本次展会的亮点之一。近年来,在能源结构加速转型的背景下,储能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国家政策对于新型储能产业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业界普遍认为,在市场和政策的双轮驱动下,国内储能将加速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

储能装机迎来井喷发展

“储能是解开能源‘不可能三角’的钥匙。”国泰君安证券这样形容储能的重要性。在“双碳”的大背景下,我国能源结构正在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转型,风、光等大基地发电项目陆续启动,作为新能源重要配套设施,储能装机也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

今年2月,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刘亚芳在例行发布会上介绍,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870万千瓦,平均储能时长约2.1小时,比2021年底增长110%以上。

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对国网和南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目标情况的分析预测,预计到2025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突破50GW,2025年后预计可再生能源发电年装机增量将保持在100GW,这将助推储能行业蓬勃发展。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需求的旺盛也带动了巨头的入局,包括美的集团、南方电网、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多家行业龙头都涉足了储能业务。

美的楼宇科技事业部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美的将在2023中国国际制冷展推出储能热管理液冷机组新品,将用于储能集装箱、储能电池散热等应用场合。

“美的很早就开始布局新型储能市场,目前,储能产品已涵盖储能电池、储能热管理、光储热柔一体化解决方案,新的解决方案也全面涵盖发电侧储能、输配电侧储能和用户侧储能三大场景。”美的楼宇科技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说。

全面市场化发展是趋势

为了支持储能业务的发展,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国家层面以及各地政府都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储能行业的发展。2021年,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至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2022年,《“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出台。

从地方层面来看,近日,广东省又出台了《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50%以上,装机规模达到300万千瓦。

在Co-Found智库秘书长张新原看来,我国储能行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在国家新能源产业政策的指导支持下,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扩大,储能技术的应用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同时,随着能源转型的深入推进,各类新型储能技术不断出现,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储能行业将成为新能源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国内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的迅速发展,储能需求不断增加。同时,政策支持的力度不断加大,各地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储能行业发展。此外,硅料价格的下降也为国内大储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看懂App联合创始人由曦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此外,储能板块在资本市场上也持续受到资金青睐,2022年,A股市场震荡调整,新能源行业也出现较大回调,但储能板块是去年为数不多的取得正收益的细分赛道。投资人士表示,随着硅料价格的下降,今年很有可能是国内大储能爆发的元年,行业正处在快速增长的过程中。

产业链体系尚未成形

美的楼宇科技事业部相关负责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在3060碳中和目标愿景下,我国能源结构、经济结构正在向低碳化、绿色化转型。新型电力系统正在逐步成形,新能源的应用场景逐步多元化。在国家能源局颁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之后,新型储能技术迎来了大规模商业化发展的风口期。预计2025 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30GW 以上,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的持续增长,储能的市场规模必将会迎来更大规模的增长。

虽然我国储能技术发展迅猛,但《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3》也指出,我国新型储能仍然处于发展初期,不同技术路线新型储能对应的产业链成熟度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锂离子电池储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通过试点示范项目逐步实现规模化应用,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快速发展。不过,其他新型储能技术大多还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对应的产业链体系尚未成形。因此有关专家建议,未来,应该努力构建新型储能完整的产业链和创新链。

据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曲晓杰介绍,广东将加强新型储能电池产业化“卡脖子”技术攻关,加大财政资金对锂离子储能电池材料、单体、系统、工艺、设备以及核心芯片等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加强安全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补齐功率器件及模块、高端传感器等产业链短板,同步开展钠离子电池、氢储能、液流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新方向产业布局。

“目前储能技术的发展还存在一些技术瓶颈,如储能效率、储能成本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技术攻关和突破。同时,储能行业市场竞争激烈,需要企业加强创新研发和质量保障,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张新原说。

原标题:市场和政策双轮驱动 国内储能站上风口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北京商报
 
[ 188金宝搏下载app 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118金宝app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