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188金宝搏下载app » 市场 » 正文
 
储能:不要担心之前涨的时候没买上
日期:2023-04-17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chenglingyan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又到了各行各业开展会的季节,经济复苏的程度姑且不提,展会办的是相当积极和热闹。我们先后参与了几个展,用一个词来形容前几天在北京举行的储能展,那毫无疑问就是:人山人海。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首钢园的展厅面积相对比较小,感觉储能展哪儿哪儿都是人。每一个展台前,都簇拥着前来看展的客商、投资机构、媒体和参观者。每个人都对这个蓬勃发展的行业充满了好奇,在中国坚定推进能源转型的当下,行业似乎有着光芒万丈的前景。

而在所有的参展商中,最受关注的就是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新兴储能产品。两天走下来,在所有展位中占比最高的就是锂电池储能产品,以及提供如消防、冷却和逆变器等等解决方案的参展商。

但是,热火朝天的氛围背后,藏着的是一把储能行业的虚火。强制配储的政策之下,储能行业遍地开花,仿佛是个公司就能干储能;电力市场交易和储能上网政策没有出台,投建一家储能电站,根本找不到可以赚钱的路子;行业竞争已经杀得红了眼,技术指标天天都能放出卫星,但有多少是实际的指标而非虚假的噱头?

01 强制配储已成众矢之的


在展会内外,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对强制配储政策的反对。

对于了解储能行业的人来说,一定不会对强制配储这个词感到陌生。由于新能源本身随机性和波动性,对电网的稳定安全运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所以需要一个灵活的、可随时调度的储能系统,可以消纳电网无法消纳的新能源电力,并在需要电的时候,将储备的电能释放给电网。

相比传统火力发电可调、可控的稳定性,不稳定的新能源装机在发电结构中的比例不断升高,让电网企业十分头疼。对于后者来说,本着“谁带来的问题由谁负责”的原则,开始联合地方相关部门,要求新能源发电企业在开发风电光伏项目的同时,配建一定比例的储能项目;或者以不发“路条”威胁,让企业以“自愿”的形式配建储能项目。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有一个疑问:看上去是新能源开发商和电网及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强制配储明明是让储能行业多了一大块市场的,为什么还会对这个政策有意见呢?

道理上讲,这么理解强制储能是没错的,的确是让储能行业在过去两三年里飞速发展,下面的数据就可以看得出来:

根据日前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3》,截至2022年底,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45.7GW,新增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0GW,达到13.1GW/27.1GWh,功率规模年增长率达128%,能量规模年增长率达141%。是去年同期的近2倍,年增长率80%,锂离子电池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年增长率超过85%。

从这组数据中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强制配储这个政策给储能行业带来的红利,是高达三位数的同比增速,远高于整个新能源板块的其他产品。但真正深入行业了解之后,发现这种增长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好看”。

首先,还是新能源开发商与电网企业之间的博弈。在目前大多数的政策要求中,只需要新能源开发商配置建设电站总容量中一定比例的储能电站(一般为10%至20%),至于运营层面,则没有考核。

于是,为了满足这一政策要求,新能源开发商的做法,就是以单一的成本考虑进行招标,对储能电站的其他指标,如运营时的效率等等,几乎完全不做考虑。也是因此,大量新能源配储的电站建成之后就是一堆废金属,和日常的发电运营完全脱节。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去年11月发布的《新能源配储能运行情况调研报告》中,根据新能源配储计算的储能等效利用系数只有可怜的6.1%,同样的指标,火电厂配储能为15.3%,电网储能为14.8%,用户储能为28.3%。新能源发电配储的利用效率,远低于其他各个环节。

因此,在这种思路之下,储能行业又是什么样呢?有一些去年销售额还不错、说出背景也都算是知名品牌的集成商在跟我们交流时,就坦率承认,自己的储能系统中采用的电芯,主要来自国内的二三线厂商。上行下效,客户都不要求储能电站产生什么实质的效益,只要安全运行能够说得过去,别的自然是能省则省。

于是,储能企业比拼的就不是谁的产品质量好、安全性高、效益好,而是谁攒出来的活儿更廉价、更便利,这种发展现状和“良性竞争”几乎是背道而驰,即便创造再大的增长规模,也是无效和低劣的竞争。

这种竞争态势的背后,实际上反映的是电力系统中各个环节对于储能定位不清的问题。对于电网企业和新能源发电商来说,储能是个调峰的配套,重点在“配套”二字;对于储能企业来说,储能行业发展的未来应该是“调峰”二字。

02 本质应该是贸易+仓储

储能的定位,应该是我国在能源转型过程中,新型电力系统里的贸易+仓储商。和发电侧、电网侧的商业模式有着相当大的差别。

用大家都能理解的类比来比较,一个商品行业中的贸易+仓储商,都能怎么赚钱呢?首先,就是利用商品本身的周期,或是地域之间不同的供需结构,通过低买高卖赚差价;其次,出租仓库,把自己的仓库租出去收取租金;然后,在有些对商品时效要求比较高的行业,如食品行业等,还可以赚取一些提供贸易的服务费用。

储能行业同样如此。电应该是在所有商品中,每天价格波动幅度最大的那个,在每天用电高峰期和用电低谷期的价差,很有可能要比电本身的成本多出个四五倍,极端时刻甚至会出现十倍的价差。在日内提供电力调峰,低谷期充电高峰期放电,理论上的利润是相当丰厚的。

其次,储能的建设和新能源发电一样,是有壁垒的,对资金的要求、对土地的要求以及对当地电力基础设施的要求等等。作为一个独立的储能电站,即便没有本事去对当日峰谷价差具体时点做出判断,也可以建好了之后租给有需要的新能源开发商。

最后,作为一个可调电源,储能完全可以参与电力的辅助服务市场,在削峰填谷环节发挥自己的作用,和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等主体,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的辅助服务,同样也是一个不错的盈利点。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行业规模持续放大,越来越多的储能运营商参与到电力系统中,峰谷价差会被不断平抑,租赁价格也会逐渐下探,放到五年以上的长期来看,辅助服务的费用则会相对平稳,会成为独立储能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不过,以上这些都是理论分析,一家独立储能运营商想要获得上述这些盈利点,还有不小的难度。

比如,峰谷差价,有些地方会出台政策,直接规定一个电力现货结算价,抑制了峰谷价差。这类政策的初衷,实际上是为了维护当地电价的平稳,为工商业电力用户减轻能源负担,但对于独立储能运营商来说,会对盈利空间造成不小的影响。

再比如,租赁市场,这部分市场由于强制配储政策的存在,新能源发电商需要以自建而非租赁的形式保证储能容量,天然就对储能电站租赁业务的开展有着制约。再加上辅助市场目前主要以地方的试点为主,理论上的盈利点,一个有现实发展空间的都找不到。

这就是储能行业现在面临的问题,当然,也是这个行业存在的机遇。

强制配储是否会转向?一旦转向,就会利好目前产品质量更加上乘、技术积累更加丰厚的龙头企业。电力现货市场是否会对储能全面开放?一旦开放,前期储能电站建设较多的企业,就可以顺利参与到低买高卖的电力交易中,盘活存量资产。最后,辅助服务市场是否能够形成?这部分的市场机制一旦确立,基本也就等于确立了储能的地位,到那时储能还会迎来一次大爆发。

写在最后,从凑热闹到真热闹,储能行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把这个结论放到资本市场上,那就是:

不要担心之前涨的时候没买上,以后的路还长。 

原标题:储能:不要担心之前涨的时候没买上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躺平指数
 
[ 188金宝搏下载app 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118金宝app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