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188金宝搏下载app » 市场 » 正文
 
非洲发展清洁能源面临的五大挑战
日期:2023-04-25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chenglingyan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非洲正面临着三重能源困境:如何确保能源供应充足、可负担和持续发展。世界努力去碳化的同时,非洲正努力实现工业化和发展,人口将会激增。幸运的是,非洲可再生能源潜力巨大,但充分开发利用十分必要且充满挑战。

目前,非洲仍有6亿人无法获得能源。虽然能源生产有所增长,但人口也在增加,因此能源需求也在增长。据预测,到2050年,撒哈拉以南人口将占地球总人口四分之一。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预计非洲的能源需求在未来十年将增加三分之一。要满足这一能源需求,到2065年,非洲发电能力需要增加10倍。

需求是巨大的,但机会也是巨大的。非洲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和地热能潜力巨大。世界资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塞巴斯蒂安・斯特尔(Sebastian Sterl)最近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指出,非洲领导人要解决三重能源困境、合理发展清洁能源,将面临五大挑战:

可再生能源的实际成本

虽然可再生能源对世界其他国家是有竞争力的廉价能源,但在非洲不一定如此。斯特尔表示,“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投资者认为大多数非洲国家的风险相对较高,这意味着他们要求更高的回报来证明投资的合理性。因此发电厂必须向用户收取更高的电费才能达到收支平衡。”解决这一挑战需要采取战略措施降低投资风险,以便低收入消费者能获得能源。

易变性

这一挑战远不是非洲大陆所独有。无论世界的哪个角落,太阳不会全天候照耀,风也不会总是吹着。风能和太阳能根据天气的变化生产,而化石燃料可以根据需求生产和消费。因此,可变能源给电网带来了额外的压力,需要有弹性的智能电网处理供需双方的差异。总体上,非洲国家缺乏这种基础设施。许多非洲电网尚不完善,在没有适当支持和发展的情况下,对风能和太阳能加倍投资可能会恶化而不是改善能源安全问题。

供需匹配

在世界各地,电力公司盈利依赖于具有可靠需求的大型商业和工业客户。这对缺乏工业基础的国家构成了挑战。斯特尔表示,“许多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缺乏强大的工业基础,与此同时,公用事业公司需要大量低消费用户。这些都需要在电价保持可承受的情况下实现。这将构成重大挑战,因为工业增长需要强大的电网,而强大的电网需要强大的工业。要将这一恶性循环转变为良性循环,必须提供重大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激励。”

“跨越式”化石燃料使用

为了脱碳,非洲需要电气化并寻找替代性燃料,但非洲的燃料消费才刚刚开始。因此,超越下一发展阶段――增加化石燃料消费和天然气运输以创造强大的经济――将需要以新方式实现绿色能源转型。道德上这也是一个棘手的领域,因为发展中国家的许多领导人认为,在启动无法负担的绿色能源转型之前,他们的国家应该像发达国家那样有机会发展经济。

石油和天然气

非洲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可以为当地经济提供支持。许多非洲领导人坚持认为,应该允许他们利用这些资源,而不应该遭受那些已从化石燃料储备中致富并准备脱碳的国家的压力。但随着世界摆脱石油和天然气,非洲国家如果投资新的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设施,可能会面临资产搁浅的风险。此外,研究表明,开发非洲石油和天然气不会解决非洲自身的能源贫困问题。令人恼火的是,非洲正在建设的液化天然气基础设施中,89%的能源将出口到欧洲,以帮助他们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

脱碳对非洲尤为重要。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十个国家中有七个位于非洲,因此,每增加一吨二氧化碳当量,非洲就会受到不成比例的影响。这种情况的不公正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历史上,非洲仅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3%。但是允许非洲国家自由污染显然不是解决办法。

全球能源部门即将进入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非洲在其中位置独特,这给政策规划带来了重大挑战。但是,如果以上挑战都得到考虑并妥善规划,非洲大陆就可以抓住清洁能源的机遇。 

原标题:非洲发展清洁能源面临的五大挑战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能源舆情
 
[ 188金宝搏下载app 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118金宝app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