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188金宝搏下载app » 市场 » 正文
 
风光储氢协同发展获突破
日期:2023-05-30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qianjiao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50亿千瓦左右。风光、氢能与储能将进一步融合发展。


近日,全球最大光伏制氢生产项目——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220千伏变电工程投产送电。该项目是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5万吨,对推动绿氢产业链发展、推动我国能源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目只是我国风光储氢协同发展的一个缩影。有测算显示,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50亿千瓦左右。风光、氢能与储能将进一步融合发展。

示范意义显著

“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过程中,协调不同能源品类的定位、确保不同能源品类的平衡是个大课题。”在近日召开的2023电力新能源专题研讨会上,国能能源研究院院长张福龙说:“以政策为指导和引领,相关部门正积极尝试和探索,稳步推进风光储氢一体化项目。”

去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在《“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充分发挥大规模新型储能作用,通过‘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多能互补模式,促进大规模新能源跨省区外送消纳,提升通道利用率和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此后,内蒙古、新疆、宁夏多地开展风光储氢示范项目建设,产业热度空前。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在“双碳”目标下,氢能既能解决能源问题,同时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中心资深专家丁杰认为,高能量密度固态储氢技术有利于解决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的稳定并网和弃风弃光问题,催生电力系统内氢能存储新业态。“电氢双向转换的热电联供系统,可以有效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降低输送环节的损耗,实现冷、热、电的梯级利用和协同供应,是提升能源消费终端综合利用的重要手段。”

“用风、光发电,再采用电解水制氢,整个生产过程都是绿色、纯生态的。因此,风光储氢一体化项目的示范意义显著。”丁杰说,示范后再大面积推广,一方面可以产出经济、无碳、环保的绿氢,另一方面将对电力电网的储能需求、灵活性供应及调控模式产生前所未有的积极作用。

减碳效果明显

目前氢能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对税收和就业的贡献将来可能超过风电、光伏,并形成万亿元级甚至十万亿元级市场。”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王英歌说。

在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储能战略市场与产品管理总监李秉文看来,光伏发电、储能、氢能和智能电网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4个关键因素,而跨季节的长时储能需要氢能去解决。


那么,风光储氢项目究竟是如何“施展魔法”的?以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为例,该项目主要包括光伏发电、输变电、电解水制氢、储氢、输氢五大部分。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利用光伏发电进行电解水制氢,这些氢气将替代之前的天然气制氢,作为还原剂供应至中国石化塔河炼化有限公司,生产炼油装置。通过此模式,该项目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5万吨。

另外,据张福龙介绍,京能乌兰察布150万千瓦风光火储氢一体化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也已于4月正式开工。该项目充分利用现有火电的灵活调峰能力,通过先进风力发电技术,将凉城县丰富的风资源优势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项目建成后,每年可生产约36.28亿千瓦时绿色电能,节约标煤约125.5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04.69万吨。”

建议企业不要盲从

在多位与会专家看来,风光储氢协同发展是大势所趋。

李秉文认为这一市场会越来越大。他介绍,以风光储氢市场的一部分——光储融合为例,预计今年这一市场的规模将达到84.9吉瓦,到2030年市场占比将达到55%以上。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持续推进,西北五省的风光新增装机量将超170吉瓦,到2027年,新增电化学储能规模预计可达55吉瓦时。

张福龙称:“风光火储氢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的推进,一定会带动上下游一批项目投资方、设计方、设备提供方、运维方等不同环节的企业进入,让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变得更加活跃。”

“地方政府和能源央企、国企依然是风光储氢项目建设的主导者和推动者,他们承担着引领能源转型的重任。对于其他相关企业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发展机遇期,也是大家可以获得更大收获的时期。”张福龙说,“但是,我们呼吁企业要理性看待这一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变化,不要盲目追随,而要掌握适合自己公司发展的业务和节奏。”

张福龙同时提醒:“无论是风电、光伏,还是储能、氢能,都要考虑怎么让它们互相配合,怎么让清洁能源份额变得更大、更稳,而不能让各能源品类之间造成无谓的内耗。”

原标题: 风光储氢协同发展获突破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中国能源报
 
[ 188金宝搏下载app 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118金宝app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