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188金宝搏下载app » 市场 » 正文
 
新能源产业逻辑发生巨变!风电巨头齐跨界光伏
日期:2023-05-30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sunmengqian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双碳”背景下,炙手可热的光伏赛道近两年景气度高涨。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光伏新增装机量33.66GW,同比增长154.81%,而光伏累计装机也超越水电成为全国第二大电源。

光伏行业以其相对确定的前景、较小的融资难度、较高的盈利和估值水平,吸引众多企业跨界 “追光”。据业内不完全统计,仅2022年就有约70家上市公司跨界光伏,其中既有海尔集团、美的集团、中国燃气等耳熟能详的全国500强企业,也包含乳企皇氏集团、玩具商沐邦高科、珠宝厂商明牌珠宝、养猪大户正邦科技、游戏行业公司三五互联等各个不同领域上市企业,布局涵盖硅片、电池、组件等多个光伏产业链。

当养猪、游戏、珠宝等行业都来凑光伏的热闹,同为新能源领域的风电巨头们当然不会“坐视不管”,从风电跨界到光伏也逐渐成为一种风潮。

5月4日,三一集团官微发布一则《未来已来!三一稳步进军光伏产业!》的文章显示,2022年11月,三一硅能正式进入投产运营阶段。同年12月,光伏组件产品的下线,宣告着三一硅能成功打通了光伏全产业链,具备了从拉晶、切片、电池到组件的自主研发与生产能力。同时,这也宣告着三一集团正式进入光伏产业垂直一体化阵营。

除了三一,明阳集团也加快了光伏产业的布局。1月10日,随着明阳5GW高效异质结光伏电池一期项目和2GW高效异质结光伏组件项目分别在盐城和韶关实现 “双下线、双投产”,标志着明阳成为国内首家形成高效异质结光伏全产能最大规模投产的新能源技术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3月15日,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公布2022年中国风电整机制造商新增吊装容量排名情况,三一旗下的三一重能跃居第五名,而明阳旗下的明阳智能则位列第三。这些风电整机制造领域的巨头对光伏做了哪些布局,背后的商业逻辑是什么,未来又面临着哪些挑战?

01

三一:稳步进军光伏


事实上,三一对光伏产业布局最早要追溯到八年前。

2015年下半年,三一集团正式将光伏发电提上战略议程,成立了太阳能筹备小组,并将第一站定在了北京南口产业园,逐步将外部电力替换为分布式太阳能。

2016年3月16日,三一集团宣布,其位于北京南口产业园的首个分布式光伏电站已于3月8日正式并网运行,并网一周以来累计提供清洁电力超过10万度。同时,三一集团表示,未来五年将投资300亿元用于分布式太阳能领域的投资和运营,并将打造行业领先的智能微电网和能源互联网云平台。不过,此后由于受政策影响,三一的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战略也按下了“暂停键”。

五年后的2021年3月,曾有媒体报道称,三一集团意欲在云南上马30GW单晶硅片项目,其产能规划为:2021年布局5GW,2022年布局15GW,2023年布局10GW;三年总计30GW。但该消息未得到三一集团官方的证实,三一的“追光之旅”再次搁浅。

时间来到2022年,三一的光伏跨界终于迎来了实质性进展。当年2月,三一集团在招标网站上公开发布14条光伏设备招标公告,设备类型涵盖单晶炉、切片机、丝网印刷设备等。从招标项目来看,三一集团此次招标的设备将应用于三一光伏项目单晶试制线、三一光伏TOPCon光伏电池试制线项目。这一动作也被外界视为其正式进军单晶硅片领域的重要一步。

随后,三一加快了进军光伏产业的步伐。

2022年7月,三一硅能(株洲)有限公司选址株洲市石峰区三一能源产业园,主营硅材料及单晶、电池、组件等光伏新能源产品及其关键装备的研发、制造与销售,提供光伏装备及智能制造生产线等整体解决方案。

2022年10月,三一投资建设的500兆瓦TOPCon光伏电池中试线投产运营,顺利完成首片光伏电池片生产下线。

2022年11月,由三一硅能生产的首根单晶硅棒在石峰区三一能源产业园顺利出炉,宣告该项目正式进入投产运营阶段,也标志着三一集团在大尺寸单晶硅棒制造工艺上的突破。

2022年12月,光伏组件产品的下线,宣告着三一硅能成功打通了光伏全产业链,具备了从拉晶、切片、电池到组件的自主研发与生产能力,也宣告着三一正式进入光伏产业垂直一体化阵营。

在刚刚结束的SNEC第十六届(2023)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上,三一正式对外发布的全新三一超620W TOPCon组件,相对于PERC 组件,三一组件光伏系统成本降低3.1%,平准化度电成本降低6.4%,项目收益率增加8.1%。展会期间,三一硅能与国内及乌兹别克斯坦、马来西亚、缅甸等国际客户签署意向订单,并最终斩获国内外共计11.7GW订单。

02

明阳:加快光伏布局


在风电领域“攻城拔寨”的同时,明阳智能在光伏领域的“长跑”早已经开始。

早在2015年,由明阳智能董事长张传卫亲自牵头并负责的中山瑞科新能源公司成立,从事CdTe(碲化镉)薄膜电池组件的研发、生产、销售。2016年以来,该公司光伏产品业务的销售规模有所萎缩,渐渐沉寂。

时间来到两年前的2021年5月,一纸公告把明阳智能的光伏业务重新拉回了大众的视野。当年5月12日,明阳智能发布公告称拟投资30亿元建设年产5GW光伏高效电池和5GW光伏高效组件项目,拟设立明阳智慧能源高效光伏产业有限公司,考虑以异质结电池为主要方向,项目分三期进行,一期1GW,二期1GW,三期3GW。

根据公告,明阳智能认为综合考虑异质结电池具备的多项优势,异质结电池已经具备替代PERC电池的实力。明阳智能还表示,公司持续关注光伏行业的发展,十来年一直持续相关投资,包括砷化镓,碲化镉薄膜,异质结电池属于薄膜电池与晶硅电池的结合,是公司长期重点关注的方向。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明阳智能在异质结项目上有3次大投资,分别为5GW光伏异质结电池和5GW光伏高效组件项目、韶关异质结光伏组件生产厂、盐城经开区5GW光伏异质结电池项目,累计投资91亿元。

此后,明阳在光伏领域的布局也按下了“加速键”。

2022年,广东明阳光伏产业有限公司和韶关明阳光能科技有限公司相继成立,经营范围包含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光伏发电设备租赁;储能技术服务,均由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全资持股。

今年1月10日,随着明阳5GW高效异质结光伏电池一期项目和2GW高效异质结组件项目分别在盐城和韶关实现“双下线、双投产”,标志着明阳成为国内首家形成高效异质结光伏全产能最大规模投产的新能源技术公司。

5月12日,明阳薄膜光伏研发团队在钙钛矿电池研发上再一次实现突破,经测试50*50mm尺寸基板上钙钛矿电池转换效率达23.5%,刷新了明阳钙钛矿电池效率新纪录。明阳下属控股的明阳瑞科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薄膜光伏领军企业,碲化镉小面积电池转化效率超过21%,量产的碲化镉光伏组件转化效率超过17%,拥有丰富的薄膜电池产业化经验。

此次SNEC展会上,明阳光伏作为明阳智能旗下的光伏子公司独立参展,并首次展示了新型高效HJT光伏电池。当下,明阳智能正在加速推进异质结领域技术,伴随光伏业务的逐步扩大,明阳将持续推进“风光储氢”一体化布局。

03

光伏与风电,跨界是新能源革命的必然趋势


从光伏到风电,从风电到光伏,新能源领域的这种跨界和”两栖“现象屡见不鲜。

去年5月,光伏企业晶科科技中标了乌鲁木齐一个保障性并网风电项目的其中10万千瓦(100MW)。这一出圈操作引起了风电行业内的广泛热议。除晶科外,还有隆基绿能布局风电版图。

除了风电与光伏互相跨界之外,现在风电、光伏企业向氢能、储能、充电桩的跨界也开始多起来。

不管是风电,还是光伏,内卷已经越来越严重,价格战导致行业很火热,但都不赚钱。只靠卖单一的光伏组件或者风机,已经不赚钱了,如何打破这种魔咒?跨界以及产业的协同发展成为趋势。

新能源企业之间的跨界只是表象,背后的商业逻辑是能源转型需要各种新能源协同发展。

在双碳转型背景下,全球正在发生一场能源革命,新能源的主导地位将越来越明显,新能源领域的边界也开始逐渐打破,新型能源系统和新型电力系统,需要跨行业和跨领域的协同发展。

风电、光伏、储能、氢能、甲醇、氨能等各种新能源形态,只有跟智慧物联网、云计划、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结合,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新能源体系,推动新能源产业不断升级转型。

不管是风电企业也好,光伏企业也好,都存在自身的短板,所以两者具有天然的互补性,单一的风电、单一的光伏,已经满足不了很多项目的需求。只有风光储荷一体化和综合性解决方案,才有竞争优势。

所以,新能源企业的这种跨界,与其说是为了拿订单,不如说是因为新能源革命带来的必然趋势,也是一场新的变革。

当然,这种跨界也面临着不少挑战。首先是内卷和产业过剩的风险。

比如在光伏领域,产能过剩、供需不平衡、缺乏产业协同等是摆在新入局者台面上的挑战。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表示,过去18年,光伏行业建设了约380 GW的全产业链产能,现在,18个月就能建成超过380 GW的产能。此时,产业必然会出现供需之间的不平衡,这都会成为行业的巨大挑战。同时,光伏的产品规格不统一,没有产业协同,缺乏行业标准化,客户不知道选型规格、安装设计等,导致行业形成大量无谓的浪费。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则在接受36碳采访时预测,就像2012年-2014年的光伏行业洗牌一样,今后两三年会有超过一半的企业被淘汰出局。

第二个挑战是协同能力。电力系统与智能与数字化的融合,风电与光电的协同,风光与电网的协同,电力与制氢的耦合,新能源与旧能源的配合,电源与负荷的平衡,新能源与工业体系的融合,电动车广泛普及之后与电网的互动……这些新能源体系带来的问题,需要跨界思维,更需要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原标题:新能源产业逻辑发生巨变!风电巨头齐跨界光伏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环球零碳
 
[ 188金宝搏下载app 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118金宝app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