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188金宝搏下载app » 市场 » 正文
 
谁“杀死”了雷丁
日期:2023-06-01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miaowanying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累计被强制执行1.1亿元,申请破产,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仿佛一夜之间,此前风头正劲的雷丁汽车突然“爆雷”,令行业扼腕叹息,也让行业担忧低速电动车企的转型之路。

曾经,雷丁汽车一度被认为是低速电动车企转型新能源汽车赛道的典型,但通过巨资收购拿到资质后不久,看似风生水起的雷丁汽车却迅速滑向末路。究其背后缘由,是雷丁自己对造车认知不够透彻?是车企普遍下调A00级车价格挤占了其生存空间,还是行业环境使然?

雷丁之死

成立于2008年的雷丁汽车,从低速电动车做起,一度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军者。

记者在企查查上检索到,雷丁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近日新增一则“破产审查案件”,案号为(2023)鲁0725破申1号,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均为雷丁汽车。截至今年5月18日,雷丁汽车涉及法律诉讼264起,涉案总金额约2.37亿元。5月23日,雷丁汽车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653万余元。

“通常情况下,导致企业走下坡路的原因或是资金不足,或债台高筑,或产销大幅滑坡,以及跟不上政策调整要求及时完成产业转型等,这些问题雷丁汽车全都有,而且很典型。”在广东新能源汽车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林森看来,仅资金短缺与债务持续增多就足以压垮雷丁汽车,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下,雷丁汽车的供应链、销售链还都出现了问题,导致维持企业运转的根本要素——生产和销售陷入恶性循环。

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11月,雷丁汽车曾公开宣称已完成32亿元A轮融资并即将到位,但后续却杳无音讯,直到近半年后的今天因资金链断裂申请破产。另外,难以适应政策要求更是企业致命的弱点。2018年11月,工信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低速电动车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清理整顿低速电动车,严禁新增产能。雷丁汽车虽然积极转型,但显然并没有很好地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这个“大家庭”,规划的3款小型电动汽车均胎死腹中。

“除了上述外在因素,缺乏正确的发展理念、没有明确的企业规划,也没有核心技术及适应市场的产品研发能力,都是雷丁汽车走向破产的诱因。”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应用促进会秘书长范永军向记者表示,2018年4月,雷丁汽车收购陕西秦星汽车有限公司,获得了新能源商用车和特种车生产资质。2019年1月,雷丁又以14.5亿元收购川汽野马汽车,获得新能源汽车、传统燃油乘用车及客车生产资质。范永军认为,超越自己的管理能力和资金能力去收购,并且收购之后也没有进行有效管理,利用好被收购企业的技术和资产使其适应市场,并做出清晰的规划,失败是必然结局。“盲目收购反而将优质资源变成了债务包袱。”范永军说,不能借助收购来提升自身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能力,就必然使收购的大量资产和技术闲置,成为越来越沉重的负担,直到把自己拖垮。

“其实,雷丁汽车的谢幕,也是汽车市场逐步走向规范的一个标志。”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刘瑞认为,雷丁汽车从诞生至今的10多年,正是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造车新势力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的阶段,也是新能源汽车政策与市场不断规范、持续完善的时期。与此同时,伴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走向规范发展、高质量发展,也必然会出现优胜劣汰,经过洗牌和淘汰后,具备优势的企业才能活得更好。

低速电动车企走向末路?

“全面淘汰低速电动车及不适应产业发展要求的企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才能真正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范永军认为,总体上看,2018年新政策发布之前,国内低速电动车产业享有了较长一段时间的市场红利,并在无技术标准、低产业成本、零使用门槛的情况下星火燎原、成长壮大。雷丁汽车也是其中的一个代表。2016~2018年,雷丁低速电动车连续3年蝉联国内低速电动车销量冠军,销量分别达到15万辆、21万辆和28.7万辆,市场占有率最高超过30%。其中,2018年的销售额突破120亿元。不过,随着新政策的发布,雷丁这类低速电动车企业及产品的野蛮生长期就此结束。

“严加管理是必然趋势,有实力的企业加速转型才是明智之举。”范永军说,只可惜低速电动车企既无符合标准的技术,而且发展水平也普遍不高,缺乏品牌意识,产品同质化严重,转型之路必然难走。再加上越来越多的正规车企及新能源车企推出了符合市场需求、质量良好、有性价比优势的A0/A00级电动汽车产品,大幅压缩了低速电动车企的生存空间。

难题同样体现在产业链上。林森认为,无论雷丁的产品销量曾经多么高,按照政策要求以及车规级产品要求,它生产的低速电动车都是不达标、属于应该淘汰的产品。且在电池、电机等方面形成的也是一条不符合国家规范的产业链,这体现在材料、产能、产业资源等各方面。“在国家政策不支持的情况下,无论是投资者还是银行贷款都会对低速电动车进行‘封杀’,这并不是靠雷丁汽车自身和地方政府提供担保就能解决的问题。资金短缺及资金链断裂,再加上债务积累,‘爆雷’也就成为必然,这背后是低速电动车企业普遍的命运。”林森说。

“淘汰与升级其实并不矛盾。”在刘瑞看来,遏制不安全、不规范的低速电动车发展,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快速发展,成本也在逐步下降,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更多在向更高级别、更高配置车型倾斜。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已面临全新的发展环境,同时有更多造车新势力、外资及合资车企推出电动汽车,新车型日益丰富,消费者的可选择空间变得空前多元化,低速电动车走向穷途末路是必然。

“雷丁们”何去何从

在政策规范、市场选择的前提下,目前市场上已经基本上看不到不规范的低速电动车了。

“低速电动车产品与市场的规范发展,必然对雷丁这样主打低速电动车的企业带来生死考验。”范永军表示,现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国家标准在不断完善,也在倒逼企业加速转型或自我淘汰。那么对于低速电动车企而言,未来又将走向何方呢?范永军认为会有两种结局,一种是直接淘汰,因为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产业标准,都在将不符合规范的企业及不合格产品驱逐出市场;另一种是引导和帮扶,相关部门可以给符合政策方向的企业提供转型引导和帮助,或推动其加速转型升级,或提供其与现有合规机动车生产企业整合重组的机会,进而在优化升级的基础上利用可以利用的产能及资源,从而壮大合规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产业规模。事实上,在我国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中,有一种说法称产能过剩,但真正符合要求、有明确发展理念和市场规划的企业,产能还有不足。如新能源车企比亚迪在订单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产能短板明显,仍然在多地逐步扩大产能,这就表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依然是潜力巨大、前景良好的产业。

对此,林森也表示认同。“兼并重组似乎更能发挥低速电动车企的作用,最大限度避免产能和资源的浪费。”林森表示,这方面也有现实案例,如低速电动车企富路集团通过与北汽制造合作进入了乘用车领域,双方共同成立北汽制造德州分公司,联合打造新能源汽车。总体上看,进入电动乘用车领域的技术门槛、所需的投入远比想象的要高很多,竞争压力也要大很多。因此,无论是转型还是兼并重组,低速电动车企都要有清醒的认识,避免盲目和无所适从。

“未来,对于电动汽车的发展而言,无论是政策还是标准肯定会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完善,市场也会越来越理性,这就迫使雷丁这样的企业如果不想被淘汰,就要做出新的选择。”刘瑞表示,随着低速电动车退出历史舞台,原有低速电动车企业无论是自身加速转型,还是被兼并重组,或是选择退出,都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选择。

原标题:谁“杀死”了雷丁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中国汽车报
 
[ 188金宝搏下载app 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118金宝app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