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188金宝搏下载app » 市场 » 正文
 
“虚拟电厂+储能”破解需求侧响应难题
日期:2023-07-11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oumingzhu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平陆储能站是南方五省区首个市场化独立运行的大容量共享储能电站,年调峰能力在5000万千瓦时以上。

传统需求侧响应的市场机制不完善、可调节资源不足等问题,在“储能+虚拟电厂”的组合拳下有望得到改善

通过虚拟电厂技术,将需求侧广大分散的储能资源聚合起来形成合力,统一进行精细化管理,并参与电网调度运行以及需求侧响应。把虚拟电厂和储能结合起来,可最大程度实现对电网负荷需求的响应

我国多地不断探索通过虚拟电厂项目响应削峰填谷需求,提高电力系统运营效率。虚拟电厂项目也将从以聚合可控负荷为主,逐渐向聚合多种分布式发电、储能资源的综合型项目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整体保持恢复态势,加之随着气温逐步升高,全社会用电需求进一步增长,有关部门密集部署备战迎峰度夏。这需要同时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发力,而在需求侧下功夫,对于削减高负荷尤其是尖峰负荷有着重要作用。

6月中旬,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电力负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结束了为期一个月的公开征求意见,希望从需求侧加强全社会用电管理,优化配置电力资源,在用电环节实施需求响应、节约用电、电能替代、绿色用电、智能用电、有序用电,推动电力系统安全降碳、提效降耗。

《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到2025年,各省需求响应能力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3%—5%,其中年度最大用电负荷峰谷差率超过40%的省份达到5%或以上;到2030年,形成规模化的实时需求响应能力,结合辅助服务市场、电能量市场交易可实现电网区域内可调节资源共享互济。

这也意味着,需求侧管理从过去行政性刚性调节为主、市场化调剂为辅,未来将进入到以用户自发市场化柔性调节为主、刚性保底为辅的新阶段。

两份征求意见稿中,储能、虚拟电厂等新技术被多次提及,传统需求侧响应的市场机制不完善、可调节资源不足等问题,在“储能+虚拟电厂”的组合拳下有望得到改善。

《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逐步将需求侧资源以虚拟电厂等方式纳入电力平衡,并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整合新型储能、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空调负荷等需求侧资源,以负荷聚合商或虚拟电厂等形式参与需求响应,创新用电服务模式,培育用电服务新业态。

通过虚拟电厂技术接入大量分布式的需求侧可调节资源,并按照电网需求进行智能化调控,新技术能根据资源的调节能力、调节速度、成本曲线等因素,实现资源的高效调配,以寻求电网侧与需求侧的共赢。随着虚拟电厂聚合的可调节资源种类增多、总量增加,这些资源将发挥巨大的调控潜力。同时,虚拟电厂具有直接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能力,能参与电力交易,未来通过聚合电碳耦合下更多的可调节资源,还能参与到绿电和碳排放交易当中,为实现“双碳”目标助力。

在发挥储能的作用方面,《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鼓励推广新型储能、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空调负荷等主体参与需求响应。《电力负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也提出,拥有储能设备的用户应优化充放电策略,提高顶峰放电能力。

可调资源不充足、种类不够丰富一直是制约需求侧响应发展的难题。储能可有效实现电力需求侧管理。通过引入储能设备,可有效缩小负荷峰谷差,这不仅可以提高电力设备利用率,降低供电成本,还可以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成为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调整频率、补偿负荷波动的重要手段。储能技术的应用将给传统的配电系统设计、规划、调度、控制等方面带来变革。

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统计,2022年我国新增投运电力储能项目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5吉瓦,达到16.5吉瓦,其中电源侧占比49.24%,电网侧占43.13%,用户侧占7.63%。

从具体场景看,新能源配储能为电源侧主要场景,独立储能为电网侧主要场景。其实,需求侧方面也存在着大量的分布式、可调节储能设备,如电动汽车、通信基站储能、商业楼宇应急储能、个人储能等。

需求侧储能设备具有分布广、单体设备容量少等特点,目前无法形成有效的管理调节手段。通过虚拟电厂技术,将需求侧广大分散的储能资源聚合起来形成合力,统一进行精细化管理,并参与电网调度运行以及需求侧响应。把虚拟电厂和储能结合起来,可最大程度实现对电网负荷需求的响应。

目前,我国虚拟电厂项目处于起步阶段,参与者通过接受电网公司邀约,获取相应的响应补贴。随着电力交易市场化的推进,我国虚拟电厂将向着以现货交易为主要获利方式的交易型电厂转变。

从各省电力现货交易试点和电力供应缺口情况来看,广东、浙江、江苏等地不断探索通过虚拟电厂项目响应削峰填谷需求,提高电力系统运营效率。虚拟电厂项目也将从以聚合可控负荷为主,逐渐向聚合多种分布式发电、储能资源的综合型项目发展。

在南方区域,平陆储能站于去年底在南宁市武鸣区并网试运行,这是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南方五省区范围内首个市场化独立运行的大容量共享储能电站,可满足南宁、玉林等地区新能源并网消纳需要,年调峰能力在5000万千瓦时以上。广西电网公司成立储能团队承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从技术层面构建了源、网、荷三级储能实践。同时,依托桂林绿色旅游城市建设,广西电网公司也规划建设漓江流域“零碳”虚拟电厂,并在桂林试点用户光伏与储能联动、5G基站共享储能,形成了多技术多场景的虚拟电厂可调资源聚合的应用。

未来蓝图已绘就,利用市场化机制破解电力需求侧响应难题,“虚拟电厂+储能”将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

原标题:“虚拟电厂+储能”破解需求侧响应难题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南方电网报
 
[ 188金宝搏下载app 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118金宝app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