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188金宝搏下载app » 市场 » 正文
 
山东: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省
日期:2023-08-28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oumingzhu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潮”涌山东半岛,座座大型风力发电机矗立渤海黄海,源源不断输送着清洁能源;“绿”动齐鲁大地,排排成片光伏板点缀屋顶滩涂荒坡,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科学指引下,山东能源工作绿色发展的号角清晰响亮、改革创新的活水澎湃激荡、探索前行的战鼓激越高昂、奋勇争先的足音坚定铿锵……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关乎全局、关乎民生、关乎未来。推进能源革命、完善供应体系、确保能源安全,是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赋予能源工作的重大使命。近年来山东能源工作始终牢记能源保障这个“国之大者”,统筹安全和发展,聚焦“调结构、保供应、抓安全”,下基层、察实情、听意见、谋对策,扛起扛牢绿色低碳发展和保障能源安全双重使命,加快建设能源强省,努力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贡献能源力量。
  
锚定绿色低碳

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山东之重,在乎能源。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能源是减污降碳的主战场,必须以超常思维、非常之举,科学调整能源布局,全面优化能源结构,创新激活能源动能。作为传统能源大省,面对能耗总量偏大、能源结构偏煤的实际,山东坚持高点定位、通盘谋划、先立后破,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优先发展。截至2023年6月,山东省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8382万千瓦,是2020年底的1.7倍,占电力总装机的41.8%。其中,光伏装机达到4946万千瓦,是2020年底的2.2倍,稳居全国首位;风电装机达到2421万千瓦,生物质装机达到417.3万千瓦,抽水蓄能装机达到340万千瓦,规模均稳居全国前列。
  
伴随着新能源更大规模、更高速度发展,电力系统消纳利用新能源压力持续增长,成为能源高质量发展亟待破解的新课题。对此,山东聚焦关键优势领域,供、消两端双向发力,协同推进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开发和电力系统调节资源建设,着力打造十大千万千瓦级新能源供给消纳能力,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全国贡献“山东经验”。
  
一方面,着眼供给端,聚力打造“五大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供给基地”。山东充分发挥拥有广阔的海岸线、优质的核电厂址和丰富的盐碱滩涂地、采煤沉陷区等资源优势,聚焦海上风电、胶东半岛核电、鲁北盐碱滩涂地、鲁西南采煤沉陷区、海上光伏五大领域,全力打造五大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
  
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坚持系统谋划、分步实施,海陆统筹、融合发展,以渤中、半岛南、半岛北三大片区为重点,规划总装机3500万千瓦,加快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2021年,半岛南3号、半岛南4号项目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实现海上风电“零突破”;2022年,在全国率先启动平价项目开发,开工250万千瓦、建成200万千瓦,年度建成规模居全国首位。2023年底,山东海上风电装机将达400万千瓦以上,2025年达500万千瓦以上。
  
打造千万千瓦级核电基地。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已成为山东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海阳核电1、2号机组分别于2018年、2019年投入商运,累计发电超过950亿千瓦时,节约原煤消耗近40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亿吨;二期工程于今年4月实现全面开工。荣成石岛湾厂址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顺利实施,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正在开展功率运行试验,国和一号示范工程1号机组开始热试工作;石岛湾扩建一期工程于今年7月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招远核电一期工程,前期工作正加快办理。截至目前,山东核电在运在建及核准装机1060万千瓦,累计发电超过950亿千瓦时,到2025年在运核电装机将达到570万千瓦。山东积极推动核能综合利用走在前列,海阳核电一期工程在国内率先开展大型压水堆热电联产研究与实践,分阶段建设“暖核一号”核能供热工程。2019年至2023年,从全国首个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到全国最大核能供热项目,从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再到跨区域核能供热,“暖核一号”为全国核能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示范,为全国核电基地大规模、远距离、跨区域开展零碳供热贡献“山东方案”。
  
打造千万千瓦级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基地。这是山东省在能源领域积极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具体项目举措,已纳入国家“黄河下游绿色能源廊道”,开发规模达4800万千瓦,其中光伏发电4400万千瓦、风电400万千瓦。山东充分挖掘潍坊、滨州、东营等盐碱滩涂地资源,坚持风光同场、储输并举、综合智慧、产业融合、生态友好“五位一体”,协同推进基地开发,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在运在建规模达到495万千瓦,到2023年底将达到700万千瓦,到2025年达到800万千瓦以上。
  
打造千万千瓦级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这是山东省推进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与新能源开发融合发展的有益实践,目前在济宁、泰安、枣庄、菏泽等地已建成一批“光伏”领跑基地,在运在建装机320万千瓦。山东注重强化不适宜复耕复垦的采煤沉陷区资源合理利用,大力推广渔光互补、农光互补等开发模式,实现光伏开发、特色种养殖、生态治理修复一体化发展,到2025年装机300万千瓦以上,未来将结合采煤塌陷地新变化谋划建设一批光伏项目落地。
  
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光伏基地。按照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示范先行、分步实施总思路,山东统筹推进海上光伏规模化、集约化、协同化发展,打造技术先进、生态友好、智慧融合的“环渤海、沿黄海”双千万千瓦级海上光伏基地,总装机4200万千瓦。通过建立政企定期会商机制,挖掘海上风电资源,打造“风光同场”一体化开发模式,山东着力推动实现海上光伏市场化、规模化开发,2022年完成首批10个、1125万千瓦项目竞配,建成全球首个深远海风光同场漂浮式光伏实证项目,今年将加快推进首批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前期工作及实证试验,尽快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开发模式。
  
另一方面,着眼消纳端,聚力建设“五大千万千瓦级电力调节资源”。立足省情发展实际,山东深度挖掘抽水蓄能电站、煤电机组、燃气机组等传统领域资源,大力发展新型储能,扩大电力用户调峰资源,加快推进电力调节资源建设。
  
加快布局千万千瓦级抽水蓄能电站。抽水蓄能电站具有调峰、填谷、事故备用等多种功能,目前山东在运在建抽水蓄能电站装机700万千瓦。按照“竣工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思路,山东梯次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2023年底全面建成文登项目,核准枣庄庄里项目,推动储备项目纳入国家规划重点实施项目名单;到2025年,在运装机达400万千瓦。
  
加快建设千万千瓦级新型储能设施。近年来,山东锚定“双碳”战略目标,坚持把新型储能作为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重要手段,高起点谋划、高标准组织、高效率推进,新型储能蓬勃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23年7月,全省已建成并网新型储能项目82个、规模283万千瓦,继续保持全国首位。按照“一带、两城、三区、N基地”总体布局,山东正在建设一批上下协同、各具特色的配套产业基地,包括“海上新能源+储能”应用带,济南、青岛两个储能应用示范城市,鲁北、鲁西南、鲁中储能多场景应用重点区域,同时积极推进压缩空气、飞轮等储能新模式,探索“风光氢储”一体化建设新路径,实现多技术、多途径、多场景发展。2023年底,建成华电莱城等项目,装机达到300万千瓦左右,2025年装机达到600万千瓦左右,2030年达到装机1000万千瓦左右。山东还充分利用泰安等地丰富盐穴资源,重点推进泰安肥城300兆瓦级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示范工程建设,实现压缩空气储能单机功率、转换效率、储能规模三项全球第一。
  
加快谋划千万千瓦级煤电支撑能力。立足“以煤为主”能源资源禀赋,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深入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而“三改联动”则是提高煤电机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山东能源行业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装备,以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为牵引,积极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全面推动煤电机组清洁高效发展。截至2022年底,累计完成“三改联动”3266.5万千瓦,2023年计划完成600万千瓦以上,到2025年共完成6500万千瓦左右,其中灵活性改造2500万千瓦左右。在此基础上,继续发挥煤电“压舱石”作用,系统推进煤电机组“三改联动”,重点推进灵活性改造,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
  
加快推进千万千瓦级燃气机组建设。立足能源供给多元化发展,山东统筹天然气供给、可再生能源消纳和电网稳定运行,积极推进重型燃机、分布式燃机、“风光燃储一体化”项目建设。2022年优选首批8个重型燃机示范项目、规模850万千瓦左右,截至目前在建装机652.7万千瓦、到年底达到700万千瓦以上,2025年达800万千瓦左右,2030年达2000万千瓦左右。
  
加快构建千万千瓦级需求侧响应能力。需求侧响应是电力系统调节的一种灵活性手段。2022年,山东可调节负荷需求响应资源达到706万千瓦,迎峰度夏期间最大响应负荷达397万千瓦,为电网稳定运行做出了积极贡献。山东将进一步扩大可调节负荷需求响应资源,2025年达到1000万千瓦左右,2030年达到1500万千瓦左右。
  
通过五大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供给基地、五大千万千瓦级电力调节资源建设,山东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2023年底总规模将达到8500万千瓦以上,到2025年将达到1亿千瓦左右。加快打造新型能源体系、探索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山东经验”,备受国家肯定和全国关注。
  
统筹省内省外

保障能源可靠稳定供应


能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山东能源行业锚定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提供坚强能源保障这一重大使命,认真落实“全省电力迎峰度夏工作”会议精神,把保供应、保运行、促发展作为头等大事,坚持以绿色低碳发展为重点,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支撑,充分利用省内、省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抓好电力、煤炭、天然气供应“三链条”,确保能源可靠稳定供应。
  
增强电力供应链。做实“内强”和“外拓”两篇文章。“内强”,强化省内支撑。加快支撑性电源建设,加快支撑性调节性电源建设,上半年投产煤电机组190万千瓦,抽水蓄能机组120万千瓦,新型储能128万千瓦,均为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提供有力支撑。严格机组管理,坚持机组检修“四方联审”,迎峰度夏、度冬期间不安排直调机组检修,严控非计划停运和降出力,确保机组“应发尽发”“满发满供”。优化负荷管理,通过给予需求响应补偿,引导电力用户自愿调峰;扩大市场化需求响应资源池,确保具备600万千瓦实际响应能力。落实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已实现晚高峰移峰200万千瓦。“外拓”,拓展外电规模。加强对上汇报沟通,实现国家跨省区送电计划有效落实,确保2023年迎峰度夏、度冬期间送入负荷稳定在2200万千瓦、1800万千瓦,力争达到2600万千瓦、2000万千瓦。坚持“高质发展增量、高效利用存量”,持续扩大省外来电规模。加快“陇电入鲁”新通道建设,确保2025年底前建成送电,同步建设千万千瓦级“风光火储”一体化配套电源基地。深化与内蒙古、吉林、宁夏等送端省份合作,加快推进配套电源建设,最大限度用足用好既有通道。到2025年,形成“五交四直”受电格局,接纳省外电量达到1500亿千瓦时。今年迎峰度夏以来,累计接纳省外来电786.22亿千瓦时,外电最大送入负荷达2698万千瓦,有力保障全省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稳固煤炭供应链。重点是抓好“四稳”。稳储备,督促承储企业严格落实山东省委、省政府下达的迎峰度夏、度冬实物储备任务,保障全省煤炭应急需求,同时加快山东能源唐口、枣矿物流园二期等煤炭储备项目建设,稳步提升政府可调度煤炭储备能力。稳产量,组织开展采掘提升年活动,督促煤矿企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一矿一策”优化生产计划,严格按核定生产能力组织生产,统筹安排矿井检修和职工轮休,没有特殊情况不停产,力争2023年煤炭产量稳定在8600万吨左右。稳库存,压紧压实发电企业主体责任,加大电煤采购调运,确保存煤可用天数不低于20天、目标25天、力争30天。稳调入,加大晋陕蒙等省外煤炭资源开发,推进“铁路+”多式联运体系建设,巩固省外煤炭调入能力;加强对上汇报对接,积极争取铁路运力计划支持;完善电煤运输、装卸等各类应急预案,确保极端天气电煤运输畅通。
  
完善天然气供应链。突出做好“四抓”。抓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沿海LNG接收站及配套储气设施建设,力争2024年底自建储气能力达到14亿立方米左右,到2025年沿海LNG年接卸能力达到2500万吨;加快山东天然气环网建设,到2025年新增天然气管道里程1500公里左右,总里程达到8500公里以上,能够满足省外管道天然气和沿海LNG接收站输送需求。抓合同签订,主动对上沟通对接,争取气源支持,特别是增加民生用气供应;积极督促上游企业和城燃企业签订供用气合同,保障计划气源落实落地。抓价格疏导,加强天然气价格监测监管,顶格实施国家相关价格政策,理顺天然气价格上下游联动机制。抓应急处置,根据可压减气量不低于上年日峰值用气量30%的要求,动态分级完善可中断用户清单,细化落实到具体企业;按照“保民生、保公用、保重点”要求,健全完善“压非保民”应急预案,开展实战演练,提升应急保障能力。通过以上举措,山东2023年天然气综合保供能力达到260亿立方米,2025年达到400亿立方米。
  
强化底线意识

抓牢能源行业安全管理


山东牢固树立“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理念,充分发挥省政府安委会煤矿、油气管道“两大”专业委员会作用,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能源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全省紧盯煤矿、油气、电力、新业态新模式四个关键领域,持续精准发力,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本质上提升安全水平。

狠抓煤矿安全生产。突出抓好驻矿监管,充分发挥驻矿监管员“前哨”“探头”作用,对全省所有煤矿选派驻矿监管员,实现驻矿监管无盲区、全覆盖。突出抓好隐患排查,坚持把风险化解在隐患前、把隐患消除在事故前,组织开展拉网式、起底式排查,彻底摸清查实风险隐患,特别是深化冲击地压、水、火、顶板等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突出抓好执法检查,采取“四不两直”、明查暗访等方式,开展全覆盖执法检查,做到凡检查必执法、凡执法必从严,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以严格执法倒逼煤矿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突出抓好本质安全,围绕“减人、提效、保安全”,深入推进智能化建设,推动智能化由采掘工作面向矿井全系统延伸、由省属煤矿向市县煤矿拓展。截至2023年7月,山东已建成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煤矿6处,开展智能化建设煤矿76处,占比87.36%。

加强油气管道保护。针对全省油气长输管道里程长、密度大,老旧管道多、风险隐患大的实际,山东相继组织开展长输老旧管道及高后果区专项整治、油气长输管道占压专项排查清理等多轮专项行动,进行拉网式、起底式风险排查,摸清查实每一处风险隐患。积极推动老旧管道“以旧换新”,鲁宁线等一批老旧管道分段实施迁改。

强化电力安全运行管理。主要做法是,制定完善迎峰度夏、度冬和重点时期保电预案,组织开展各类应急演练,提高电网应急处置能力;持续开展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做好关键设备巡检维护;开展重要电力用户供用电安全隐患排查,提升供用电安全水平。

抓好能源新业态新模式安全管理。积极联合应急、消防、自然资源、海事等部门,从项目设计、建设、运行等环节,重点加强新型储能电站、海上风电、抽水蓄能电站等安全管理,严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担当作为开新局,奋勇争先走在前。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山东能源行业将始终胸怀能源这个“国之大者”,担当作为能源这个“省之要事”,用心抓实能源这个“民之所系”,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省,奋力推动能源发展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全心全意服务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中作出应有贡献。

原标题:山东: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省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 188金宝搏下载app 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118金宝app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