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与德阳气势十足,为中国“储能之都”之争增添火药味。此前贵州开阳和山东泰安也高调提出建设“储能之都”。在政策引导等因素推动下,二三线城市们正竞相提早布局储能这个新产业。而中国储能产业在各地的发展情况具体如何,从企业分布和储能装机规模来看,现状大致为——北方地区储能装机略高于南方;而南方省份的储能企业更为密集。
山东、宁夏储能装机规模全国领先
具体来看,据韦伯咨询截至2022年底的数据,华北地区已投运新型储能装机占比28.6%、西北地区占比26.6%、华中地区比16.1%、华东地区占比14.7%、南方地区占比9.4%、西南地区占比2.7%、东北地区占比1.9%。
截至2022年底,累计装机规模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为:山东、宁夏、广东、湖南、内蒙古。
截止2022年底全国各省份新型储能装机容量及排名(万千瓦)来源:Wind、韦伯咨询
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有20余省/市/自治区出台有新能源配储政策,储能配置比例10%-20%不等,配置时长2-4小时不等。在政策等因素推动下,去年储能装机规模快速提升128%。
随着新能源配储政策由最初的鼓励引导到成为并网标配,再到不建受罚,配储比例也从原先的10%-20%逐步上升至15%-30%,储能时长从1-2小时抬升至4-5小时,呈现逐步走高态势。虽然业内多次呼吁,新能源配储不能简单“一刀切”,但新能源强制配储愈演愈烈,新能源配储比例、时长呈现不断走高趋势。
去年储能装机规模大幅提升128%,来源:Wind、韦伯咨询
广东、江苏储能企业最为密集
而从企业分布情况来看,在储能装机规模排名前五中的宁夏、内蒙古,经营储能业务的企业并不密集。而储能装机规模排名前五的山东、广东,也是拥有经营储能业务的企业数量排名前五的省份。
通过企查查大数据平台,搜索在工商注册经营范围中登记了“储能”业务的企业,综合统计31个省份、342个市级城市的数据发现:截至2023年7月28日,中国注册企业中经营范围登记了“储能”业务的企业约有13.16万家,将此数量平均到342个市级城市,则每个城市平均拥有337家相关企业。但根据实际统计,达到平均值数量以上的城市仅有70座。
其中,以注册在广东省的企业最多,其次是江苏省,两省经营储能业务的企业数量均超过了1万家。分南北方来看,南方省份占8个,而北方仅北京市、山东省两地上榜。
统计时间2023/7/28 数据来源:企查查
而在城市排名中,以注册在深圳市的企业最多,其次是北京市,两市经营储能业务的企业数量均超过了7000家,遥遥领先其他城市,甚至领先其他省份的企业注册数量总和。
统计时间2023/7/28 数据来源:企查查
“打造储能之都”的城市排位赛口号频繁响起,胡润曾称:对于城市而言,新能源产业是推动区域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那么,能够抓住新兴产业储能机遇的城市,亦有希望在中国财富地图上将占得一席之地。关于这场储能C位争夺之战的结果,令人期待。
原标题:储能行业南北差距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