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布的《2023中国工商业储能发展白皮书》显示,根据2022年工商业储能累计装机功率分布排序,华东、华南和西北地区装机规模排名前列。华东区域的工商业储能投运规模最大,累计达到373MW,占全国工商业储能装机总功率的37.8%。其中,华东区域的工商业储能装机主要分布在浙江和江苏两个省。
江苏省作为我国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之一,是我国能源变革的样板省份之一。
根据江苏省投资项目审批平台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江苏全省备案的工商业储能项目共99个。按照规模来划分的话,10MWh以上项目有10个;1-10MWh项目有39个;1MWh以下项目有24个。
站在工商业储能的风口上,江苏为什么能乘势而上、成功起飞呢?
电价标准直接影响成本收益
2022年12月22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电力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的通知》,文件指出各地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分时段价格形成机制,合理拉大峰谷价差。
今年上半年江苏发展改革委印发通知,进一步完善了工业用电分时电价政策。此轮电价政策调整后,大工业用电、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用电都归并为工商业用电。执行工商业用电价格的电力用户,根据用电容量选择执行单一制或两部制电价。
电价政策的调整,往往关系着储能系统的收益情况。
不同于大规模储能调峰调频电站,工商业储能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电网峰谷差价来实现投资回报。简单来说,就是储能系统在低峰时段储存电能,在高峰时段释放电能,供应给工商业用户,从而减少工商企业的电力成本。
因此,电价峰谷价差越高,工商业储能的投资回收期越短。简单来说,当峰谷价差达到0.7元/度的时候,是工商业储能峰谷套利的盈亏平衡点。
分时段的两部制电价收费标准,适度拉大了江苏峰谷电价差水平。数据显示,2023年2月江苏省以0.8元/kWh位居全国前列,峰谷电价差达4倍以上,远超盈亏平衡点,成为了企业配置工商业储能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根据已有的电价政策来看,江苏可满足如浙江省一样的每天“两充两放”的充放电策略。
对江苏省来说,高峰时段8:00-11:00、17:00-22:00,平期时段11:00-17:00、22:00-24:00,低谷时段0:00-8:00。
7月到8月,上午10:00-11:00和下午2:00-3:00执行夏季尖峰电价,同时将下午5:00-6:00从峰期调整为平期。
12月到次年1月,上午9:00-11:00和下午6:00-8:00执行冬季尖峰电价。
若配有2h储能系统,则可于谷时(0点-8点)进行充电,并于第一个尖峰段(9点-11点)放电两小时,于下一个平时(11点-17点)进行充电,于第二个峰时(17点-19点)放电,利用储能每天实现两次充放电循环,获取更高的收益,加快投资成本回收。
政府补贴侧面刺激增长
工商业储能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工商业储能的补贴政策,一方面会刺激储能装机量的增长,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储能项目的经济效益。
据不完全统计,江苏省已经发布工商业储能相关补贴政策近10条。
而且江苏省对工商业储能的补贴行动开始较早,在2019年,苏州工业园区就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在园区备案实施的储能项目,自项目投运后按发电量 (放电量)补贴业主单位0.3元/kWh,补贴3年。
而且较其他地区补贴力度较大,与此同时,以苏锡常为先行区,以点带面,逐步辐射至周边城市,未来可实现各地均衡发展。
支柱产业吸引储能用户
相关专业分析,江苏省工商业储能用户主要以私营企业及外资企业为主,而江苏省私营、外资企业多分布在机械制造、精密制造、国际贸易、人工智能等领域。
江苏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有20余个,包括苏州工业园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些经开区多以电子信息、机械化工、生物医药和材料为支柱产业,吸引了大量的私营和外资企业落地。
除了经济因素,在双碳背景下,这些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零碳生产的目标也催生了工商业配储需求。
2022年年底,昆山市首个工商业用户侧储能示范项目建成投运。该项目新建一套250kW/852kWh磷酸铁锂储能系统,与园区已有的光伏系统融合形成智能微电网,打造昆山市工业园区储能应用样板。
随着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工商业储能正在工业园区规模化应用,并成为了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利益驱动,江苏工商业储能的发展势不可挡,多家头部投资机构预测:2023是江苏工商业储能爆发的一年。
电价峰谷差大,有政策鼓励加持,制造业发达,这些积极因素增强了江苏工商业储能项目的经济性,并将带来更大规模的投资。
原标题:站在工商业储能的风口上,江苏为什么能乘势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