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188金宝搏下载app » 市场 » 正文
 
工商业储能跑马圈地!价格战打响,企业降价抢市场!
日期:2023-11-03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wangxin_yjm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还没进入大规模落地的工商业储能,已经提前爆发“肉搏战”,战火从储能电芯烧到了场景端。

目前,在广东的深圳、浙江等地区,可部署储能的产业园区、工厂、充换电站等工商业场景,正被疯狂抢滩。为了降低业主的投资门槛,提高投建储能的意愿,合作的模式包括能源托管、合同能源管理、融资租赁等多种形式,大有当年房地产开发热潮的味道。

“跑马圈地”的现象已经很明显,残酷竞争下,储能项目分账的比例从过去的9:1提高到了8:2,甚至一些优质、稀缺项目抬高到了7:3。

虽然电源侧、电网侧储能拿走了95%的份额,工商业储能单个项目体量较小,但好在后者市场化主体参与的机会更多一些,不像“大储”项目基本上是央企、国企的地盘。越来越多的能源运营商的推波助澜,推动工商业储能渗透率快速提升。

喧嚣之下,整个行业关注的重点也在发生变化,从初期的低价“肉搏”向全生命周期的运营能力和价值挖掘转向。

浙江、广东领衔,占据半壁江山


9月11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布的《2023中国工商业储能发展白皮书》显示,预计2023年全球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量将达到1.5GW,2025年,全球工商业储能累计装机可达到11.5GW。预计到2025年,全球工商业储能累计市场规模在190亿元-240亿元之间。美国和中国的装机量占比预计将超过全球的50%。

工商业储能市场,全球看中国、美国、德国、日本,四个国家占了全球装机总量的79%,而垂直到中国市场,华东、华南则是市场集中的两个重镇。白皮书数据显示,2022年浙江、江苏所在的华东区域工商业储能累计投运规模达到373MW,占全国工商业总装机功率的37.8%。


这股热潮,从今年上半年浙江备案工商业储能项目数量上的激增可窥见一斑。6-8月,浙江全省共备案项目超过300个,总装机功率302.3MW,装机容量844.7MWh,初始投资规模达13亿元。据不完全统计,仅仅是8月份,浙江省储能相关备案项目多达126个,用户侧储能项目108个,占比86%,总规模超115.4MW/438.6MWh。不过光储一体化项目只有1个,在分布式光伏装机量全国第一的浙江,光储耦合发展的销量暂时还有待释放。

如果按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划分,商业化更成熟的磷酸铁锂项目依然占据“垄断”地位。

在浙江108个用户侧储能项目中,全钒液流电池项目1个,铅碳电池项目1个,其余为铁锂类项目。其中,储能时长2小时的项目有101个,占比超9成,95%的项目会在今年建设完成并投运。而从装机容量上看,1MWh以上的项目47个,占比43.5%,10MWh级项目3个,215kWh-999kWh的的项目有60个,占到55.6%。规模最大的是国家电投拟9月份开工的42MW/284.884MWh铅碳电池储能项目,单价约0.992元/Wh。

硬件同质化,未来更比拼运营能力

与电网侧配储的强制性政策相比,工商业储能对业务模式、运营策略和盈利能力更加看重,毕竟投入的是真金白银,要能看到“钱途”。这意味着工商业储能领域“跑马圈地”的玩法没有可持续性,很快就会进入比拼运营能力的阶段。
近日,能链智电(NASDAQ:NAAS)旗下的能仓科技与多家企业签约合作380余座电动汽车充电场站,合计供应300台液冷一体柜、280台风冷一体柜,配储总容量130MWh,订单总额高达2.04亿元。除了储能设备设施外,能链智电还提供了EMS(能源管理系统)、EPC工程建设、AI+网储充智慧能源运营等在内的一体化集成服务。
新型储能的逻辑在于,越是负荷密集接入、大容量直流馈入、新能源汇集,以及调峰调频、容量及电压支撑能力不足的电网节点,对储能的需求越刚性,不仅能降低用电成本,省下增容的成本,还能通过峰谷套利获取收益。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激增,充电站就成了工商业储能发挥作用的关键场景。


根据能链研究院的数据,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310万辆,公用充电桩的充电量是137亿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0.16%,预计到203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突破1.45亿辆,公用充电量会达到史无前例的3380亿度,充电量增长25倍,占社会用电量将达到3.34%。

于是,电动汽车充电站自然成了关乎电网稳定运行的“大动脉”,但充电站配建储能柜并不是拍脑门,没有金刚钻就不能揽瓷器活儿,在不适合配储的场站贸然投资,结果很可能是赔本赚吆喝。

看似“谁都能干”,其实准入门槛极高。第三方充电服务平台手里有全国各个充电站的负荷曲线,了解日内每个时段、周月长周期的充电功率特征,能够依托大数据和储充一体化运营能力,通过智能选址与测算,对充电站能源管理需求进行评估,筛选出适合配储、投资收益率较高的场站。比如浙江、上海、江苏、海南、广东的峰谷价差大于0.7元/kWh,通过优化储能充放电运行策略,每天、每月到全生命周期的账都能算得明明白白。

由于每个场站每天的充电量是不同的,每个城市的峰谷分时电价也不一样。这意味着在配储方面,需要量身定制,搭配容量115kWh-375kWh不等的储能柜,而且能源管理系统会给出每一个场站的配置需求和投运后的运行策略,甚至可以根据场站高峰、尖峰时段的功率饱和度,通过激励手段调度电动汽车动态调整充电时段,以修正运行策略中的偏差,最终实现充放电利益最大化。

显然,“门外汉”的第三方储能运营商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成本持续降低,经济性会越来越好

根据《2023中国工商业储能发展白皮书》的数据,预计2023年,中国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规模有望达到300MW-400MW。到2025年,中国工商业储能装机总量约占新型储能装机总量的4.5%,按新型储能装机总量约70GW估计,2025年底中国工商业储能装机总量约为3.2GW。

但这一数字偏保守。目前,市场对工商业储能的预测不够激进,其实可以参照当年新能源车渗透率、充电基础设施、氢能等相关十四五规划文件,产业几乎无例外地超预期发展。

而且工商业储能成本下降空间还很大。一是随着各地上马储能电芯产能,主流的单体280Ah储能锂电池的价格已经打到0.5元/Wh的新低,比去年最高时降幅高达40%,随着产能持续释放,价格还会持续下滑;二是储能单体大容量电芯进入市场,包括314Ah、315Ah、320Ah,甚至560Ah、580Ah的超大容量电芯的出现,因为容量更大,串并联数量少,体积能量密度更高,配套的零部件数量减少,BMS管理难度降低,进一步降低了投资成本;三是磷酸铁锂的技术进步,循环次数增加,回收利用技术带来残值上升,同样会降低储能的度电成本。

这些积极因素都会增强工商业储能项目的经济性,并带来更大规模的投资。

2023年上半年,不少储能电池企业受益于上游原料降价和新产能释放,盈利水平进一步提升。但与此同时,在产能过剩背景下,企业又不得不面临残酷的市场竞争。

不久前,楚能新能源董事长代德明公开宣布,到今年年底,楚能新能源280Ah储能锂电池将以不超过0.5元/Wh的价格(不含税)销售,同时宣布对产品质量按照行业标准进行质保,该价格不受上游碳酸锂价格波动的影响。

一时间,楚能新能源在储能行业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但不少人认为,这其实也反映了价格下行的一个趋势。受上游碳酸锂价格下降、电芯产能过剩和需求不及预期等综合因素影响,电芯价格出现大幅下降,相比过去一年高点降幅超40%。目前,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一些企业为了拿到订单,出现了降价抢市场的行为。

除了储能电池端,系统集成商也随之降价,招投标价格频现低价。巅峰了解到,自下半年以来,储能系统价格进一步下滑,网源侧价格已经处于1元/Wh左右

不可否认,在储能赛道进入高光时刻的同时,伴随着成千上万家新老玩家一窝蜂式争抢市场,市场内卷正以“价格战”的形式上演。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执行秘书长刘忠斌表示,储能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依靠科技和技术进步来达到降本,一味靠价
格战获取市场必然会带来各种隐患,也会给行业发展带来巨大隐患。

降价抢市场

碳酸锂价格下降是电芯价格下降的显著原因。从2023年上半年整体数据来看,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维持17万元/吨~51万元/吨,均价32.63万元/吨,与去年全年均价相比下降32%。

但业内认为,电芯产能供过于求,市场竞争加剧,从而加速价格下降。

巅峰注意到,一年以来,来自储能行业的电池企业“老兵”、动力电池企业以及跨界而来的光伏组件企业等都在规划或扩产储能电池项目,动辄10GWh的产能扩张已成常态,这也让储能赛道变得更加拥挤。

从竞争格局上看,GGII指出,第一,二量级(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储能、瑞浦兰钧、海辰储能、国轩高科、鹏辉能源)企业竞争格局较为稳定,同时第一、二量级企业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未来2~3年,随着主流电池企业的产能逐步释放,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此外,2023年已然成为储能企业能否占据优势“排位”的关键期。

电芯产能加速释放,使得产能走向过剩。”据巅峰统计,截至7月底,全球储能电池名义产能430GWh,实际有效产能也达到400GWh左右,目前企业开工率不高,加上新势力的不断涌入,电芯价格一降再降。

巅峰表示,目前,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部分企业为了拿到订单,出现了降价抢市场的行为。除了宁德时代报价高于同行,实际上其他电芯企业之间的产品价格差距并不大,目前行业价格含税在0.55元/Wh左右,不同企业报价不同,有的企业会激进一些。

一位电池企业市场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储能电芯价格处于含税0.56元/Wh~0.6元/Wh的水平,宁德时代的价格高一些,新厂家会低一些,需要看项目走量大小。

巅峰表示,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目前国内市场中企业的电芯毛利率会有所降低,但是在国外毛利率还是很不错的。“有些企业报价很低,处于微利状态,并未跌破成本线。”

在巅峰看来,随着供需形势的变化,电芯价格可能还会进一步降低,奔向“4毛时代”。Infolink Consulting也分析称,随着电芯企业相继扩产抢占市场,下半年中国储能电芯迈向0.5元/Wh以下的价格战已能预见。
当然,短时的产品价格竞争力并不能代表整体企业的竞争力。

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吴辉此前表示,一家电池企业的竞争力还是取决于是否具有良好的技术与产品。一方面,企业自身的研发实力是否能够一直推动产品更新换代;另一方面,企业对于现有成熟产品的成本控制能力是否更具有性价比。

巅峰认为,“行业竞争已经比较激烈,大企业在大容量、长循环、安全性、低成本指标上更具有优势,2023年小企业应该会被淘汰一部分。”

国内工商业储能市场正在爆发,为所有工商业企业,开启全新机遇和想象。但火热纷乱的市场面临诸多问题:系统效率低,回本周期长;安装运维难,后续成本高;过度的低价竞争,忽视产品安全;泛滥的虚假宣传与承诺,产品性能和服务难保证……工商业用户,亟需一款能够省心、安心、快速赚钱的储能系统!

“千军万马”杀入工商业储能赛道,使得此赛道出现“真火”还是“虚火”的质疑。

由于资本涌入、入局者众多,工商业储能赛道表面看起来异常火爆。但实际上,在GGII看来,2022-2024年,仍处于工商业储能第一阶段,并未实现充分发展。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3年被称为工商业储能元年,产业已经初具规模。据GGII数据及预测,2023 H1工商业储能出货量超3GWh,全年出货量将达到8GWh。

但从设备商市场来看,尽管当前工商业储能赛道尚处于发育早期,但已经产业链尤其设备商杀成一片“红海”。归根结底在于,此阶段属于尚处于未充分发展阶段,对新老玩家来说,这个赛道机遇性更强。

2023年工商业储能快速增长的驱动力在于,多省峰谷价差不断拉大,地方用户侧储能补贴陆续出台,电力市场改革加快。上述种种利好,让工商业储能的发展加速“冒头”。

由于各省政策、补贴力度不一致,当前工商业储能存在发展不够均衡,受电价、补贴政策等影响,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区项目落地较快。

巅峰储能向行业头部厂商了解到,今年工商业储能存在以下几点发展隐忧:

参与群体多元、市场竞争趋于激烈;

持续的品牌、渠道建设、品质等成为差异化 竞争的关键;

政策、补贴等存在不能长期持续的风险;

行业标准、监管体系有待完善。

参与群体多元 市场竞争趋于激烈


目前,参与工商业储能赛道除了从0到1的创业者外,亦有不少来自其他领域的巨头或者本身已经在储能赛道占据重要地位的龙头们。据不完全统计,集中在华东、华南、华中的设备商(指已有工商业储能产品厂家)已经接近500家。

2023年以来,阳光电源、比亚迪、鹏辉能源、派能科技等赛道龙头企业加速在国内工商业储能赛道发力,或将成为此赛道的强有力竞争者。

而且,从2023年以来各大展会来看,工商业储能赛道已经成为大储及户储逆变器厂家等重点扩展的赛道。比如,传统的大储集成商中车株洲所,也开始拓展工商业储能市场。而电芯厂商,亦加速在工商业储能赛道布局。

从国内区域上看,2022年工商业储能累计装机功率分布,华东、华南和西北地区装机规模排名前列。华东区域的工商业储能投运规模最大几乎占全国工商业储能装机总功率的40%左右。集中度过高亦是导致竞争加大的第二大原因。

巅峰认为,江浙粤的工商业储能发展空间将持续加大;但伴随全国各地不断拉大峰谷价差,未来工商业储能的发展空间不会仅局限于江浙粤地区,其他超0.7元峰谷差价的地区,依旧是工商业储能绝佳市场。

新品层出不穷 差异化竞争成为关键

从2023年所有展会来看,工商业储能新品已经成为重大看点。据高工储能不完全统计,今年5月上海的一个展会,其中工商业储能新品超百款。

从储能柜的单体容量来看,目前大部分产品规模位于200~372kWh之间,其中215kWh为最主要的产品,372kWh其次,两者分别对应于280Ah电芯5个电池模组和8个电池模组。

8-9月以来,阳光电源、鹏辉能源、首航新能源等纷纷对外发布了工商业储能新品。其中阳光电源发布的PowerStack 200CS系统循环效率突破了91%,单机全年多放电4500多度。而鹏辉能源发布了Great三大系列新品,并将开展ODM服务,可与工商业储能品牌商合作开拓市场。

而在电芯领域,大容量储能专用电芯占据了大储市场后,工商业储能也开启280Ah电芯时代,且随着今年年底300Ah、305Ah、306Ah、314Ah、315Ah、320Ah等电芯的陆续投产,部分企业表示也会向300+运用至工商业储能。

从温控技术上,不论是大储还是工商业储能,液冷都已成为业界主流趋势,其中液冷与风冷的成本差距在进一步缩小。

"安全、智慧、便捷"是工商业储能系统主打方向。

安全指的是,工商业储能聚焦温度控制、电池寿命、充放电效率等,注重从单体到系统层面的安全设计再到全方位保护系统安全。智慧指的是,智能运维、预警,自动充放电策略等。便捷主要指的是,安装便捷运维简单,产品简单一体化设计等。

政策、补贴不能长期持续等风险凸显

随着工商业储能市场的逐步发展,各种商业模式浮现。今年7月,关于电化学储能安全的国家标准GB/T 42288-2022《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规程》将正式实施,工商业储能的产品标准和细则将进一步完善,也有望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和下游投资方对于储能安全的信心。

市场对工商业储能市场的隐忧主要体现两大方面:


一方面,国内整个储能市场自2017年初步开启至今,也不过才6年时间,其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尚未得到充分验证,市场对此仍然存在疑虑。

目前国内工商业储能市场主要有四大商业模式:合同能源管理、融资租赁+ 合同能源管理、业主自投资和纯租赁。有专家呼吁,政府主管部门前领头完善金融扶持相关政策,形成常规性投建机制,加大工商业储能融资扶持力度。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由于投资成本相对较高和用户的安全担忧,早期市场更偏向于合同能源管理和融资租赁这类模式,这有助于推动用电企业更积极地采纳储能技术。不过,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成熟,预计业主自投资和纯租赁模式将逐渐占据主导。

另一方面,目前江浙等地政策、补贴等仍存在不能长期持续等风险。这亦是工商业储能赛道迟迟未能打开的重要原因。

巅峰储能调研了解到,甚至有业界人士直指工商业储能是一个伪命题:待大批工商业储能安装之后,并不会存在那么高的电价差。那么投建的经济性也就不存在。

但按照国外工商业储能的发展规律来看,虚拟电厂、需量管理等将大大助益工商业储能盈利性。一定程度上说,虚拟电厂将会成为工商业储能的最佳盈利模式,而不是仅仅靠初期阶段的峰谷电价差。

行业标准、监管体系有待完善


当前电力、通信、便携式等细分储能领域均已形成相关产品标准,如通信用锂电池行业标准主要包括《DB37/T 2752-2016 通讯基站及储能用磷酸铁锂电池组 通用技术条件》系列,电力储能用锂电池主要指现行《GB/T 36276-2018 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

然而,工商业储能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但行业标准制定和监管制度体系的建设存在滞后性,导致当前工商业储能用锂离子电池依然沿用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标准,而相关并网、安装行业标准匮乏。

巅峰储能指出,工商业储能的价值必然在于接入电网后交易产生的价值。而行业标准的匮乏与监管体系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商业储能行业的发展。 

原标题:工商业储能跑马圈地!价格战打响,企业降价抢市场!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中国百强光储荟萃
 
[ 188金宝搏下载app 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118金宝app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