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188金宝搏下载app » 市场 » 正文
 
氢能源产业的破局者在哪里?
日期:2023-11-22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wangxin_yjm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2023年的初春,江南的天气乍暖还寒,但当光速光合两位合伙人宓群与孙健一行人走进浙江蓝能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蓝能”)位于绍兴上虞的生产基地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

蓝能是一家高压气体储运装备制造企业,从压缩天然气、电子特气领域起家,凭借多年储运装备的经验和研发实力,已深度切入氢能产业链,成为了国内头部的氢储运装备供应商。

现场正在进行储氢瓶的压强检测。


只见,完成碳纤维缠绕的储氢瓶被吊入预置于地下深14米的循环测试系统内,并在上层灌满水,开阀并逐步加压最高至123MPa,通过对储氢瓶进行常温压力循环试验及水压测试来检测储氢瓶的承压能力,整个过程大概需耗费1个多小时,且每只容器都要全检。

回忆当天的场景,孙健用了“震撼”两字。

“高压气态储氢的技术门槛在于需要通过加大储运压强、降低储氢容器质量来提升储氢密度。加大储运压强对储氢容器的抗压要求很高,而要做到气瓶轻量化,就需要在内壁材料的工艺及碳纤维缠绕技术等方面下足功夫。”孙健表示。

在完成对公司的尽调后,光速光合团队认为,蓝能在这些关键技术环节已形成了自身的行业壁垒。

10月30日,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内,光速光合与中石化资本等国内知名产业机构投资人一起签署了蓝能摘牌增资协议,这也是光速光合在氢能产业链里的又一关键落子。此轮融资完成后,蓝能将正式启动上市进程。


宓群在签约现场表示:“蓝能是国内领先的高压气体储运装备制造企业,在氢储运上有着雄厚的技术实力并取得了充分的市场认可。作为氢能领域的先行者,我们持续看好蓝能在氢储运领域的领先优势,并希望能借助自身的全球视野和资源,助力蓝能走向全球市场。期待蓝能的创新技术和可持续解决方案能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应用,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光速光合的氢能布局思路


时间倒回2017年,投资市场的热潮,仍集中于移动互联网和消费,而一向秉持“更早发现、领先布局”的光速光合,已经展开在绿色低碳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其中一个重要赛道就是氢能。氢能的利用正经历一系列重大的技术突破,实用性和经济性取得巨大提升。在此之后,2019年,氢能产业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氢能联盟预计,氢能在中国终端能源体系的占比将从2019年的2.7%提高到2030年的6%,2060年氢能有望占中国终端能源份额的20%。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把氢能产业写入“五年规划”。伴随政策的发布,氢能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在氢能发展的早期阶段,光速光合着眼于前沿技术层面,从技术突破的角度出发,相继投资了氢能源空压机企业势加透博,氢能源膜电极企业唐锋能源等技术驱动型企业。他们通过技术研发突破,实现了氢能在应用层面的重大突破。

据孙健介绍,光速光合通过对产业链的深挖,关注到氢能在扩大发展的同时,遇到了两个关键瓶颈:氢储运和商业化。

他提到,在氢制取、氢储运和氢应用三大环节中,储运环节作为连接氢气生产端和需求端的关键桥梁,是高效利用氢能的关键,但也成为了限制氢能发展的瓶颈之一。

他举例,由于氢储运赛道的玩家偏少,导致下游用氢成本高,目前加气终端的氢气价格在补贴后大约为40元人民币/公斤,补贴前高达60元甚至更多,而在这其中,储运环节的成本占据了一半以上。

与此同时,由于氢能应用尚在早期,发展仍需靠政策扶持和政府补贴,缺乏真正的商业化运行,行业内外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

行业的破局者在哪里?

恰逢此时,宓群通过朋友介绍,结识了蓝能执行总经理赵海岚,而蓝能正是国内氢储运领域的“领头羊”。据他回忆,双方就氢能源产业的发展畅聊了一下午,获悉蓝能正准备启动唯一一轮的股权融资,宓群不仅帮着团队出谋划策如何搭建新股东的结构,也基本确定联合领投蓝能的机会,为光速光合的氢能源投资布局又添一员猛将。

蓝能“氢”装上阵

据势银统计,2022年蓝能在中国氢气长管拖车市场和加氢站站用储氢容器市场皆为第一。

不仅如此,蓝能还在不断革新技术。

在技术研发上,蓝能制订并承担了科技部多个重大专项课题的联合攻关,同时参与制订了多项国家标准、团体标准和中石化等央企的企业标准。

在产品迭代上,蓝能自主研发并连续推出了20MPa、30MPa碳纤维缠绕管束集装箱,45MPa和90MPa站用储氢容器,多是国内首台、首套,有效填补国内市场空白。


此外,在商业化道路的探索上,蓝能创新性地推进制氢—运输—储存—应用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做规划、算总账,推动氢能的商业化落地。

在山西,蓝能与鹏飞集团合资的供氢系统制造项目已开工,鹏飞首批氢能重卡也在去年末正式投入示范运营,蓝能与其他合作伙伴一同参与了重卡的电堆系统及主要核心零部件的研发。据悉,该车每行驶1万公里可以减少12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除此以外,蓝能也正在拓展第二增长曲线——车载供氢瓶组和加氢站系统。

目前,车载供氧瓶主要用于氢燃料汽车,国内的主流产品是III型瓶,蓝能以此切入,在1年多的时间内,被10多家车企的20多款公告车型选中。今年年初,蓝能与法国彼欧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将建设一个年产达6万支Ⅳ型高压储氢瓶的超级工厂,储氢的密度将有望从4%提升到5.5%~7%。

“IV型瓶可进一步提高储氢密度,降低储运成本,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孙健表示。

氢能源的可持续之路

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首次将氢能定位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能源载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碳中和时代,能源结构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探索。氢能是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各个环节协同配合。各方资源的鼎力加入,让更多人看到了新兴产业的发展潜能。

在这其中,光速光合作为行业的参与者,正和产业伙伴一起,持续探索新能源生态战略,不断谋求高质量的绿色与可持续投资。目前,光速光合正在深挖具有巨大潜力的绿氢领域,通过新的技术突破,寻找产业链的新增长点。

“氢能是当今全世界最引人注目的新能源技术,也是我们光速光合一直以来在布局的绿色低碳重点领域。作为投资方,我们很高兴能够参与到中国氢能发展的伟大事业中,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宓群表示,光速光合作为国内少有的具备全球平台资源,同时最早布局绿色科技与硬科技的投资机构之一,在未来也将始终秉持“植根中国,深耕绿色科技”的承诺,为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原标题:氢能源产业的破局者在哪里?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氢能碳中和
 
[ 188金宝搏下载app 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118金宝app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