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188金宝搏下载app » 市场 » 正文
 
户用光伏,好用更要用好
日期:2023-11-23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linxinru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户用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仅从装机规模上看,相当于全国居民在屋顶上新建了4座三峡水电站。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户用分布式光伏累计安装户数已超过500万户,带动有效投资超过5000亿元。从助力太空探索到走进千家万户,光伏利用不断大众化,人人都有机会参与推动能源转型,分享绿色发展红利。

利用屋顶闲置空间,装上几张光伏板,既能利用清洁电能,还能通过售电获得收益,户用光伏充满魅力。在全球范围内,德国于1990年率先推出屋顶计划,在上千个居民屋顶上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取得了良好效果。后来荷兰、日本也陆续推出了类似计划,户用光伏逐步在世界范围内推广。

2006年,原上海电力学院太阳能研究所所长赵春江在自家屋顶上进行了第一次户用光伏尝试,打开了我国户用光伏发展的窗口。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全电量补贴的政策,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0.42元,正式拉开了户用光伏大发展的序幕。2022年,国家能源局启动实施“千家万户沐光行动”,户用光伏发展突飞猛进。今年前9个月,全国户用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3297.7万千瓦,超过全国光伏新增总装机的四分之一,成为我国达成“双碳”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户用光伏普及的背后,是光伏发电成本的大幅下降。随着我国光伏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技术不断迭代更新,发电效率屡创世界纪录。过去十多年光伏发电成本累计下降约90%,实现了平价上网甚至低价上网,成为发电成本下降最快的能源类型。这种指数级下降在能源行业则极为罕见,廉价且高效的光伏设备使户用光伏普及成为可能。

户用光伏普及综合效益显著。一方面,有利于建筑节能降碳。我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一半,屋顶光伏和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可减少化石能源使用量,为建筑低碳节能提供优良解决方案。同时,光伏组件可为建筑物遮阳,有效降低夏季室内温度,提高建筑节能效果。

另一方面,有助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我国户用光伏主要用户位于乡村地区,光伏电站可连续超20年带来稳定发电收益,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在国家能源局定点帮扶的甘肃通渭县孟河村,共建成户用分布式光伏102户、总装机1219千瓦,年发电量170万千瓦时,相当于该村年用电量的3倍至4倍,每年不仅能够满足全村的用能需求,还可为村集体和村民增加收入12万元。凭借低门槛、低成本、无污染等优势,户用光伏已成为农村地区搬不走的“阳光银行”“绿色银行”。

户用光伏蓬勃发展的背后,也存在不少问题。一些投机者将劣质设备兜售给农民,甚至巧设金融骗局,从中牟取非法利益,导致户用光伏施工质量参差不齐,安装后无人负责售后维修,电站收益缺少保障。为抢夺市场,还有一些企业热衷于“跑马圈地”,产品和服务质量无法跟上。面对种种乱象,部分地方政府采取“一刀切”式管理,导致户用光伏项目长期不能并网。不同于普通家电、消费电子产品,光伏电站投资金额高,生命周期长,占用面积大,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屋顶结构,涉及电网接入稳定。有关部门应结合各地实际,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尽快理顺体制机制,出台相应标准规范,促进户用光伏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户用光伏全面开花的同时,电力并网消纳问题也日益严峻。我国农村电网普遍薄弱,配电侧可接入容量有限,随着户用光伏大量接入,电力输送通道的压力越来越大。这要求电网企业加强分布式智能电网建设改造,有效提高配电网接入分布式光伏的能力。户用光伏开发企业也应思考,如何在新型电力系统下创新户用光伏发展模式,增强户用光伏调节能力,提升电网友好性,合力促进绿电又好又快消纳。

碳中和是一场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系统性变革,光伏发电则是未来最主要的清洁电力来源之一。户用光伏走得越远,我们离“双碳”目标就越近。

原标题:中经评论:户用光伏,好用更要用好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经济日报
 
[ 188金宝搏下载app 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118金宝app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