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以来,贵州省内火电厂电煤存量不断下降,10月9日全省火电厂存煤可用天数9.8天,进入黄色预警状态。
受汛期来水偏少影响,9月底贵州水电蓄能同比减少40亿千瓦时,贵州水火电发电能力均受到较大影响。南方电网公司积极采取措施,全力保障贵州今冬明春电力供应。
南方电网公司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向贵州省政府进行了专题报告,促请政府进一步加大电煤协调力度,力争电煤日均进煤量尽快恢复至24.5万吨以上,必要时启动全省电煤应急保障响应。二是充分发挥大电网资源优化配置平台的作用,9-10月调减黔电送粤电量7.2亿千瓦时。结合西电东送通道裕度及广东消纳能力,视情况组织开展云南、贵州送电电量置换,协助贵州蓄水存煤。三是配合贵州省政府制定省内有序供用电方案。按照“确保安全、快速响应、有保有限、公开公正”的原则,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限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企业用电,促进节能减排、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四是加强调度管理。及时向省政府相关部门、发电集团各电厂等发布电煤预警信息23次;通报2家违律违规、电煤数据上报不实的电厂,严肃调度纪律;进一步强化对相关设备的运行维护、综合停电工作统筹安排等工作,有序保障贵州省内电力供应。
对此,10月13日贵州省就电煤供应形式和问题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加强电煤供应保障的相关政策措施。
电煤一直是困扰贵州电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贵州省曾一度发文控制省内煤企煤炭出省。为尽量减少煤炭出省,对出省煤炭每吨征收30至70元不等的煤炭调节基金,并用这一基金来平抑贵州省电煤市场。但效果并不明显。今年以来受去产能的影响,电煤紧缺再度上演。
贵州是我国南方最大的产煤省区,也是“西电东送”的主战场之一。全省煤炭探明储量549亿吨,比江南12省总量还多100亿吨。但受多重因素制约,贵州屡陷“产煤地没煤烧”的怪圈。
西南区域内煤炭供求不平衡是导致电煤紧张的主要原因之一。广西、重庆、湖南、四川、云南等地属于贫煤省份,从北方购煤运距较远且成本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这些地区对贵州煤炭的依赖性不断增强。
与此同时,受地质构造复杂、证照办理缓慢等因素影响,贵州大煤矿建设滞后,而小煤矿受政策和安全条件的限制,产能也在逐步萎缩。贵州增长缓慢的煤炭产量难以满足西南区域内的能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