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188金宝搏下载app » 政策 » 正文
 
吉林松原市科技赋能产业发展规划:开展光伏储能实证实验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日期:2024-01-12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wangyue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2023年12月27日,松原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松原市科技赋能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

《规划》明确,新能源产业链重点任务。以建设国家级绿色能源示范区为目标,抢抓“双碳”“氢动吉林”等战略机遇,建设“氢动吉林”重要节点城市,积极研发扩展绿氢应用场景,实现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加大新能源产业寒区共性技术攻关,推进氢能、光伏储能、风能、生物质能等领域技术不断提升。在氢能领域,建设好氢能研究院,开展源网荷储、制氢制氨制醇全链条关键技术及设备的研究及应用。在光伏储能领域,建设好正泰集团光伏组件装备产业与研发基地,开展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光伏发电系统数字化技术研究、光伏组件设计制造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风能领域,建设好中车新能源装备产业园,开展适应北方高寒地区特性风机整机及叶片的智能化设计,做好发电机、齿轮箱、轴承等主机配套关键设备的研究及应用。在生物质能领域,利用秸秆、林业废弃物和污泥等生物质原料研发生物质固体燃料,开展生物质能源制备、生物质原料高值化利用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及设备研制。

原文如下:

松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松原市科技赋能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松政发〔2023〕9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

现将《松原市科技赋能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松原市人民政府

2023年12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

松原市科技赋能产业发展规划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抓住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跨越发展,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松原经济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及视察吉林、视察松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把科技创新作为松原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战略基点,紧扣全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立足科技“四个面向”,服务“1145发展战略”,以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目标,围绕我市经济体系“十大产业链”,深入实施科技创新跃升行动,因地制宜统筹创新要素,为创新主体提供有竞争力的政策保障,开放引才协同聚才,壮大高质量科技人才队伍,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支撑松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二、主要目标

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新时代松原建设的核心位置,以超常力度推进科技引领的全面创新,构建全域全链条科技创新生态,打造新时代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到2025年,基本建成体系完备、要素完整、功能完善、机制灵活、协同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突破,创新驱动内生动力全面激活,科技整体实力和创新能力实现新跃升,科技支撑引领产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全社会科技投入实现新跃升。到2025年,完善科技投入多元化机制,形成财政引导资金稳步增长,企业研发投入大幅提升,社会力量参与不断扩大的多元投入体系,全社会研发(R&D)经费投入年均增长率达到3%。

——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实现新跃升。到2025年,在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重点领域突破40项关键核心技术。

——科技成果高质量就地转化实现新跃升。到2025年,建设产学研合作基地5个,高质量转化30项科技成果,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5000万元。

——科技型企业培育实现新跃升。到202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力争突破6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达到50家。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现新跃升。到2025年,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省级科技创新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省科学家工作室、院士工作站等)达到20家,推动相关行管部门各类创新平台取得新突破。

——区域创新发展实现新跃升。到2025年,高水平建设松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推动其升建为我省第二个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高水平建设松原经济开发区,推动其建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集聚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全国经开区综合排名上升10个位次;努力建设产业学院集中区创新创业生态圈,聚集省内外各类高校10家、省级以上科技人才50人以上,年接待实习实训大学生2000人次以上,推动其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东北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实训示范基地)。

三、实施路径

(一)强化科技平台赋能,实现创新平台建设新跃升。

1.梯次培育科技创新平台。聚焦全省战略部署和我市产业发展需求,立足区域特色与优势,构建梯次结构布局合理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大力培育院士工作站、省科学家工作室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鼓励由规模以上企业牵头申建院士工作站、省科学家工作室、省重点实验室、省科技创新中心等省级创新平台并组织重大技术攻关,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融通创新。大力推动种业“五张芯片”升建省科技创新中心。高标准建设市级创新平台。瞄准我市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筹建市级科技创新中心,并积极争创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大力培育新型研发机构。支持石油装备技术、种质资源、黑土地保护技术与利用、高端智能农机装备、新能源关键技术及装备制造等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及备案。支持发展绿色算力产业,利用绿电资源优势引入算力中心项目,积极融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

2.积极培育创新联合体。由规模以上企业牵头,联合行业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设一批产学研协同创新联合体,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技术标准制定、知识产权研发与应用、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发挥“一会一站”作用,探索“人才飞地”“研发飞地”模式,支持中健天枢环能(吉林)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中国石油大学,建成“人才飞地”“研发飞地”。

3.建好国家高新区、农高区等科技园区主阵地。指导经济开发区复制推广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东湖高新区等先进地区相关改革举措,优化管理体系,提升管理能力,推动其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集聚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产业学院集群,推动松原优质科教资源在各开发区集聚布局,支持具备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建国家开发区。发挥国家农高区示范带动作用,加快黑土地现代农业、绿色循环农业全产业链创新,支持松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升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二)强化科技项目赋能,实现创新成果转化新跃升。

4.创新项目管理机制。对接国、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进一步明晰各类科技计划定位、主要任务和重点方向,建立全区域、全链条、全主体、全要素的科技发展计划。推动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从“征集申报”向前端延伸,定期征集项目需求,建立由行业部门、产业界、专家智库等多方参与的项目指南形成机制,鼓励科技领军企业或行业龙头企业牵头提出重大科技项目研究方向。按照不同类别计划项目的特点和要求,推行直接委托、公开竞争、“揭榜挂帅”“赛马”“悬赏制”等多元化项目组织方式。加快建设松原市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建立项目运行全周期数字化管理机制。统筹项目管理各项业务需求,加强与松原市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实现项目管理和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科技数据资源共享。优化项目管理流程,加强项目执行关键节点调度,确保当年完成下一年度科技计划。落实年度工作报告和科技报告制度。推动科技项目分类评价,综合运用年度评估、中期评估等方式,给予阶段性资金支持。

5.积极引建高质量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推动产业学院集群暨实习实训和教育实践基地落地建成。充分利用前期我市与国内知名高校院所合作基础,积极鼓励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与各大高校院所开展专项合作,共建产业学院、“研发飞地”,借助“外智”推动科技成果研发、转化,加速高质量科技成果落地我市转化、生产及市场拓展。

(三)强化科技人才赋能,实现创新人才引育新跃升。

6.强化科技人才引进培育。以落实省人社厅《关于激发人才活力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措施3.0版》为契机,不断丰富松原市引进人才相关政策,围绕“十大产业链”等重点行业领域,支持用人主体引才育才,采用“项目+团队+技术”一体化“带土移植”“人才飞地”等引进人才模式,帮助企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科技人才。通过及时兑现科研人员离岗创业、成果转化激励、创新创业人才资助等激励政策,在创新创业中培育人才。

7.发挥产业学院集群作用。持续推进设立产业学院,持续优化产业学院集群创新创业生态圈,扩充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学实践基地合作对象,增加实习实训和教学实践内容,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开展“校企双进双看”活动,提高来松参加实习实训和教学实践学生的留市就业率。努力打造职业教育“吉林高地”,推动其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东北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实训示范基地)。

(四)强化科技要素赋能,实现创新主体培育新跃升。

8.加速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聚焦“十大产业链”发展,每年选择一批创新基础好、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纳入高新技术企业储备库进行精准服务,对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提升创新能级,加快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针对“十大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优化“十大产业链”重点区域产业生态,打造示范性强、显示度高、带动性广的重大应用场景,同时优化招商引资促进举措,吸引高新技术企业落地。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引导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在相关产业领域牵头组建省级以上创新联合体,联合高校院所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入开展产学研协同攻关。试点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面向全市遴选规模大、带动强的龙头高企,采取“一企一策”方式予以集中支持,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规下高企实现“高升规”,有效提升规上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力争到2025年,全市超过3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60家。

9.积极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建立创新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对创新能力强、市场发展前景好、有市场竞争力的成长型中小企业加强调度。推动企业建立完善研发体系,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开展产业技术攻关,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强线上线下资源整合,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相结合的服务体系,遴选一批优质机构和资源,为入库企业提供专业化、定制式服务,在融资、培训、项目申报等方面提供更多帮助。力争到2025年,全市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总数突破50家。

10.着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生成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激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研人员、高校大学生和毕业生通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参股入股等方式创办科技型企业,争取留学归国人员、域外科技人员携带科技成果来我市创办企业,吸引国内外科技企业到我市投资创业,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孵化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将科技成果应用于企业,助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为科技型企业。做强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企业自建或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头部企业建立研发平台、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联合体,帮助企业用好市内政策吸引高端、关键人才,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研发人员比例和获得核心知识产权。招引一批科技型企业。推动成立科技招商专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招商方式,围绕“十大产业链”,瞄准产业链上下游精准招商,引进一批质量好、投入产出比高、带动作用大的科技型企业和具有造血强链功能的重点产业项目,推动科技型企业项目加速落地见效。

(五)强化科技生态赋能,实现创新环境优化新跃升。

11.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推进政务服务全程数据化,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进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推动线上“全程网办”、线下“一窗通办”,推动相同信息和材料“一次采集、一档管理、一网共享”,实现企业开办、项目管理及服务事项全程网办,营造便利宽松的创业创新环境和公开透明、平等竞争的营商环境。

12.加速落实科技优惠政策。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按15%征收)、科技创业孵化载体税收优惠(对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国家备案众创空间自用以及无偿或通过出租等方式提供给在孵对象使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其向在孵对象提供孵化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技术交易税收优惠(居民企业的年度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研发投入奖补(中小微企业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40万元,大型企业最高不超过100万元)、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励(对于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等普惠性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激励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

13.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组织开展科普宣传、技术推广、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宣传、培育本土创新文化。开展向创新创业人才学习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创新、崇拜创新英雄的社会氛围,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让更多的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

14.努力营造创新环境。落实关于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保障收入待遇及加强青年人才培养和使用等有关政策,让科研人员减少各类应景性、应酬性活动,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六)强化科技合作赋能,实现创新合作活力新跃升。

15.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扩大对吉林大学、中科院驻长春“一院三所”及省内外其他高校院所产学研用科技合作范围。挖掘一批与全市产业集群发展相吻合的优势项目,推动企业介入高校院所早期研发,加强以股权、期权为纽带的深度融合。支持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联合体、院士(专家)工作站、博(硕)士工作站、科技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

16.健全技术转移体系。优化吉林科技大市场松原分市场建设,建成集“展示、交易、共享、交流、服务”为一体的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的交易服务平台,实现与省内外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技术交流互通,科技成果交易的线上对接,推动实现科技成果的交易与转化。

17.做实与浙江舟山跨区域科技合作。充分利用我市与浙江省舟山市对口合作条件,积极推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与舟山相关部门开展专项合作,借助“外脑”优势推动科技成果研发、转化和人才引进、培育等工作。

四、重点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强调,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科技创新布局新兴产业领域取得新跃升。

1.数字经济产业链。推动融合大数据算力和绿色电力一体化算力中心项目落地,围绕转型数字化、产业高级化,促进数字技术与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产业数字化关键环节的技术攻关,攻克一批工业软件、智能制造等领域应用技术难题。加强物联网领域技术应用。支持企业开展智能感知、低功耗传输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依托数字技术促进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在医疗康养、教育、文旅、展览、物流等方面强化数字化平台建设和“互联网+”技术研发应用,增强数字技术服务经济发展新动能,推进“数字松原”升级。

2.新材料产业链。抢占新材料领域新赛道,推进新型管材、节能建材、碳纤维材料等新材料技术创新,推动新材料产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延展。在新型管材领域,重点开展油田用防腐蚀陶瓷内衬管、铝塑管等新型管材研究与应用。在节能降耗材料领域,重点开展节能门窗、新型防水保温隔热材料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在碳纤维材料领域,重点开展高品质纤维原丝制备技术、预氧化和碳化技术,PTT生物基纤维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3.新电商产业链。巩固扶余市、长岭县、乾安县国家级电商示范县创建成果,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在电子商务、物流流通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应用开发,支持以技术创新带动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等全流程创新,实现电商产业全链条改造、全方位提升。

4.医药化工产业链。创建我省西部地区中医药发展中心,支持发展中药材产业化关键技术、中医药传统秘方的产业化、规模化。以生物活性新材料改造传统药用辅料,中医中药产品开发和生产工艺改造。中医药防治疫情技术,癌症防治中药制剂、中药新药及中医诊疗设备的研发。提升中医药特色康复能力,特别是针对心脑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病和伤残中医康复技术。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支持开展化学药的研究与生产。高端原料药及中间体、化学药品制剂、重大创新药物开发与产业化、国外专利到期药物的首仿和抢仿、非专利药的仿制开发与产业化,新型制剂与制备技术开发与应用。

(二)科技创新助力优势产业领域取得新跃升。

5.新装备产业链。助力打造东北新型工业基地,重点推进石油石化装备、农机装备及汽车零部件等装备技术提升,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发展。在石油石化装备领域,开展高端石油钻采、高端石化设备等装备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在农机装备领域,探索引进农机专用轮胎、高性能履带、电液悬挂装置、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生产技术,推进大马力拖拉机、中小型电动拖拉机、联合收获机、免耕播种机等农机制造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在汽车零部件领域,争取新能源汽车制造及汽车零部件配套等技术成果的转化落地。

6.新旅游产业链。围绕打造北方生态旅游名城,融入吉林省旅游万亿级产业攻坚行动,促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开展文化形态与体验集成创新,突出利用好查干湖这块“金字招牌”,支持发展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等数字文化技术与产品,建筑遗产保护与新技术应用研究,避暑休闲、冰雪旅游技术与产品,地方特色旅游产品研究与开发。瞄准松原农业科技园区升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支持面向休闲农业的智慧旅游产品研究与开发等。

(三)科技创新支撑主导产业领域取得新跃升。

7.石油化工产业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建设国家“绿色、低碳(零碳)油田”示范区,全力打造全省第二石化基地。开展提高石油、天然气采集量技术,油田绿色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推进油田数字化改造。重点支持开展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及设备的研究与开发。在油田绿色开采方面,支持开展油田大幅度提高油气采收率、CO2驱油与埋存、油气生产工艺智能化、深度绿色高效开发等关键核心技术及设备的研究与应用。在数字油田应用方面,支持开展油气勘探、开采生产所需关键核心传感器设备和终端感知设备仪器研发生产,大力发展油藏动态实时监测、油藏开发实时注采优化、油田井位及井网优化和勘探模拟等新技术研究与应用。坚持“油头化尾”产业链延伸创新,推进石化产业向高端迈进。做好石油炼化、天然气化工、化肥生产等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8.生物化工产业链。创建百亿级生物化工产业集群,加强生物化工重点领域技术研发,推动生物技术与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化工等领域融合创新,构筑起企业聚集、链式发展的生物化工产业新格局。推进生物制造应用研究。开展生物驱油剂和治污剂研究,优化微生物采油体系及驱油方法,改进生物治化工污水及油田污泥方法。加快开发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生物质高效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开展利用玉米芯深加工生产糠醛技术研究,开展生产β-烟酰胺单核苷酸(MNM)、谷胱甘肽(GSH)、氨基酸系列产品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引进有机酸、酶制剂等上下游产品相关高质量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建设嘉吉生化玉米生物化工产业园。

9.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全力打造北方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样板区,助推“千亿级农业产业集群”工程建设。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重点研发食品加工技术。加强杂粮、水稻、名优特新蔬菜、肉类罐头和休闲保健食品等食品加工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不断强化特色农产品园区建设。开展杂粮杂豆有机食品、营养食品、杂粮酒饮、素食肉等技术研究。开展优质水稻种植、弱碱米等种植技术研究,发展营养保鲜米饭、营养方便粥、雪饼及饼干等系列食品。支持企业开展以生鲜牛(羊)乳为主要原料的全脂乳粉、低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功能性乳粉、高端液奶和奶酪等特色乳制品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强化玉米、大豆、肉禽等精深加工,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持续实施种业振兴工程。重点围绕“五张芯片”科技创新中心现有种质资源进行创新与改良,充分挖掘遗传优势潜能,攻关种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培育稳产、优质、抗性强等优异玉米、优质抗逆高产水稻、高产高油高蛋白大豆等新品种,并积极探索成果转化渠道和方式,实现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成果转化落地。推动粮食绿色仓储、储粮仓房智能化监管等技术应用,提升绿色储粮功能,实现全程即时在线管控和穿透式监管,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10.新能源产业链。以建设国家级绿色能源示范区为目标,抢抓“双碳”“氢动吉林”等战略机遇,建设“氢动吉林”重要节点城市,积极研发扩展绿氢应用场景,实现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加大新能源产业寒区共性技术攻关,推进氢能、光伏、储能、风能、生物质能等领域技术不断提升。在氢能领域,建设好氢能研究院,开展源网荷储、制氢制氨制醇全链条关键技术及设备的研究及应用。在光伏储能领域,建设好正泰集团光伏组件装备产业与研发基地,开展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光伏发电系统数字化技术研究、光伏组件设计制造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风能领域,建设好中车新能源装备产业园,开展适应北方高寒地区特性风机整机及叶片的智能化设计,做好发电机、齿轮箱、轴承等主机配套关键设备的研究及应用。在生物质能领域,利用秸秆、林业废弃物和污泥等生物质原料研发生物质固体燃料,开展生物质能源制备、生物质原料高值化利用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及设备研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金融支持。

不断优化科技企业融资环境,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科技企业支持力度,支持金融资源向科技企业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创新平台载体建设等领域集聚。适时开展企业融资需求征集活动,积极举办政银企对接会,帮助科技企业突破融资难瓶颈。

(二)加强统筹协调。

对涉及多个地区或部门单位的问题,上下协同、整体推动解决。统筹当前和长远,发现总结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完善创新驱动发展的长效机制,让创新成为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

原标题:吉林松原市科技赋能产业发展规划:开展光伏储能实证实验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松原市人民政府
 
[ 188金宝搏下载app 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118金宝app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