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188金宝搏下载app » 市场 » 正文
 
新能源车2024展望:混战中求共识
日期:2024-02-09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wangxin_yjm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毫无疑问,延续2023年的竞争烈度,2024的车市价格战会进一步加剧。这是未来数年的行业基调,也是水面上的共识。

理想汽车将用30万元以下的L6车型,冲击月销3万辆的目标,而问界的M7车型,也在进一步改款,扛起华为智选车年销售60万辆的大梁。

在此之外,Model Y的换新需要为特斯拉守住在中国市场的堡垒,小米汽车首款车也要大力搅动米粉的用户池,漏斗出数万辆忠实车主,而小鹏汽车等造车公司更是需要在20万元级市场,多车齐发,坚守生存领地。

没有一分收入可以轻松赚得,新能源车市场将进入逼仄的竞争甬道。上游产业链继续承压,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已经开始大力度推行动力电池的降本策略,36氪此前独家报道,宁德时代同样在向车企普及标配2.2C充电倍率的磷酸铁锂电芯,并且“加量不加价”,而比亚迪也在动用非生产采购环节,以继续压低电池成本。

市场进入残酷的混战,但不是无迹可寻。而恰恰是在竞争至激烈处,共识会愈发清晰。

智能驾驶会是2024年最亮眼的主题,高阶智驾上,车企们将从开城比拼,进入实际的体验之争,而这背后是团队的工程化和迭代效率之战,也对应在数据闭环上的资源投入之战。各家车企掌舵人批给智驾团队采买计算芯片的预算,直接对应着智驾的投入决心。

而在低阶智驾上,将出现高性价比的普惠方案,如单芯片的舱泊一体和行泊一体等,快速覆盖到全系车型。

与此同时,伴随成本竞争加剧,舱驾一体会成为车企们的主流选择,而这一技术走势会在部门墙深厚的老牌车企内部,率先掀起组织震荡。

车企进入全面的效率战场,组织整体性、产业链的掌控度,都将决定每家车企的市场推进节奏。

纯电和混动的路线之争接近尾声,获得规模,建立大工业的资源优势和成本控制力,成为车企的重中之重……

这些沉淀和突破,创新和落地,苦闷和希望,都将由每个产业参与者负载和呈现,而36氪也将在有限篇幅中以代表性公司为窗口,展望中国车市的2024。

理想:狂追智驾,试金纯电


凭借增程车可油可电的特性,以及家庭SUV的精准定位,理想汽车在2023年12月销量突破5万大关,逼近BBA。全年卖出37.6万辆车,三款在售车型L9/L8/L7全年卖均超10万辆。

进入2024年,理想试图延续2023年的销量惯性。CEO李想在微博上宣告,2024年将挑战更高的目标:800000、100000、30000、2000。

这些数字背后代表的含义是年销量80万、年末月销量10万,单车型月销量3万,充电站2000座。

为达成销量目标,理想汽车今年将密集推出系列车型:3月,L9\L8\L7三款车型改款上市,纯电旗舰MPV车型MEGA也正式发布;4月,5座SUV 增程车L6发布上市;下半年,三款纯电车型进入市场。

到今年末,理想预计有8款车型在售,2024是其成立迄今为止车型产品最丰富的一年。

L6是理想第一款 30 万元以下的车型,将挑战月销3万辆的数字。不过20万-30万市场竞争激烈,不仅有BBA、Model Y等劲敌,更有华为问界M5/M7、小鹏G6、以及零跑C16等车型对手。与去年难逢对手的局面相比,2024年的理想面临着更复且变幻难测的市场。

更关键的是,理想80万销量的达成,不仅要依赖增程基本盘,更要跳出舒适区,卷入自己不擅长的纯电洪流。

据36氪此前了解,理想对于首款纯电车型MPV——MEGA有较高期待,全年销量8万左右,4款纯电车型年销量在15万左右。这意味着理想MEGA于3月上市后,每月平均销量要达8000辆才能完成目标。

但2023年国内MPV年销量超8万辆的车型只有3款:腾势D9-DMi、别克GL8、广汽传祺M8,都属于油车或混动行列。纯电MPV车型腾势D9 EV、极氪009等则销量不佳,全年销量不超2万辆。

此外,华为问界旗舰SUV车型M9也是MEGA劲敌之一,目前M9大定已经突破4万台。

尽管MEGA也有不错关注度,但在造型设计上遭遇两极评价,并且据36氪了解,理想后续三款纯电SUV前脸设计基本与MEGA一致。对于全年15万辆的纯电销量,理想似乎过于乐观。

意识到竞争程度升级,理想在筹备密集发车的同时,也在拓展销售网络。2023年末理想累计有467家零售中心,而到今年末,理想预计零售中心增至800家,与华为智选车800家门店争抢客流。有内部人士告诉36氪,理想门店选址会向BBA学习,降本则是向特斯拉看齐。

2024年伊始,华为、小米等手机跨界玩家带来了铺天盖地的技术宣传,点亮更多技能树也成为车企今年的主流竞争。过去数年,理想的研发投入不算亮眼、智驾研发也相对晚发力,但其目标是成为人工智能公司。

智能驾驶是理想不能错过的一战。理想内部仍在积极追击智能驾驶。

有内部人士告诉36氪,理想的高阶智驾预计今年4月份全量推送。此外,理想还提出了端到端的智驾方案,这类似特斯拉FSD v12版本,从感知决策到规控都交给AI,该方案预计今年9-10月推出。

据了解,理想预计今年智驾团队人数扩张至1500人,较之此前2000人的扩张计划虽有所收缩,但就规模而言,依然可跻身智驾第一梯队。

补上智驾短板的理想,如果在纯电市场也旗开得胜,势必会成为近5年,为数不多可实现销量逐年翻番的车企。

华为:能否复制问界的销量奇迹?

2023年是华为智能车业务的翻身之年。去年9月推出的问界新M7,截至2月1日已获得超14万辆订单。12月发布的问界M9成功延续了新M7的销量状态,以50万元左右的售价,上市7天大定超3万辆。

目前,仅问界新M7的订单积压就接近7万辆,这给生产问界车型的赛力斯工厂带来了交付压力。工厂正以早8点到晚8点,两班倒的高强度节奏生产。

而与问界车型快节奏生产状态相反,华为与奇瑞合作的第二款智选车品牌“智界”,其首款车型智界S7开局一波三折。

因工厂未大规模生产、零部件供应短缺等问题,智界S7的交付周期从4-6周,延迟至6周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款走量车型的销量。鸿蒙智行APP显示,自11月28日上市后,目前智界S7的累计订单超过2万,销量远不如同期推出的问界车型。

智界是华为复制问界汽车成功模式的第一站,但智界S7的失利,表明华为在将智选车模式嫁接至其它车企时,过程难以如问界般顺畅。而在2024年,华为手上还有与江淮、奇瑞等合作的智选车产品,亟待落地。

而智能车BU的独立,则又为华为智选车业务增加了变数。

去年11月,长安汽车宣布与华为拟成立一家合资子公司,华为将汽车BU打包注入合资公司。智能车BU是华为唯一亏损的业务,将其独立可减轻华为的亏损程度。

然而,独立后的智能车BU分散供应能力,为其它车企提供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或许会增加沟通和协作成本,限制智选车业务的推进节奏。

2月1日,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发文庆祝问界车型1月交付突破3万辆时,表示:“在被困住手脚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非常不容易。”

在被束缚手脚的情况下,未来一年华为智选车的工作量却翻倍。如何复制智选车的销量奇迹,与提高整体作战能力的竞争对手比拼,将是2024年,华为智选车绕不开的挑战。

小米汽车:事先张扬的出击

小米汽车无疑是当下最受关注的品牌之一,首款车型SU7的定价、上市与交付都被大众实时“监控”。

2月3日,雷军在微博公开表示,小米集团进行了人事调整,手机发布会将由卢伟冰全权负责,自己则将投入更多精力于小米SU7上市前的最后准备。这也意味着,小米汽车终于结束研发流程,进入上市筹备阶段。

近期到访过小米汽车工厂人士向36氪透露,SU7白车身沿袭了理想MEGA的设计理念,无论是材料、工艺还是安全性,都倾注了多年心血。并且,小米汽车的配置令人印象深刻,“配备了激光雷达的版本,同时拥有空悬与自动门”、“车内有冰箱,且容量非常之大”、“性能、智能化和生态是小米的三大优势”。

可见,小米汽车并没有在产品力上少下功夫,市面上畅销车型的配置公式,在SU7上都可以找到影子。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华为智选车,支持Carplay及iPad等硬件上车也表明了小米并未将受众局限于手机用户,能否让更多用户拥有流畅自然的生态体验,会是小米汽车的亮点之一。

作为首款车型,SU7是小米汽车技术集中展示的标杆作品。雷军曾多次表示,小米SU7的定价确实有些贵,SU7的定价及预测销量,与研发投入相比,肯定是一本无法对等的账本。

而就销量规划而言,小米SU7也不甘于成为花瓶之作,据多家媒体报道,小米汽车为2024年规划了多达7万多辆的生产目标。

小米汽车需要通过首款车建立口碑与品牌力,而SU7展现的产品力,也将帮助小米第二款、第三款车打下基础,让小米汽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存活下来。

据36氪获悉,小米汽车内部已经做好未来超5年亏损的准备,这无疑在表明:小米汽车来了,且将战斗到底。

比亚迪:补课智能化,坚守高端化

2023年,比亚迪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光时刻,新能源车累计销售超过650万辆,全年销量超302万辆,这是一个中国品牌历史性的时刻。

但一路狂奔的比亚迪,已经有了增速放缓的迹象。2023年,比亚迪批发销量与零售销量之差为32万辆,这意味着经销商环节至少有32万辆的库存。

比亚迪将电动化上半场的红利已经吃尽,2024年,比亚迪想要冲刺更高的目标,需要补齐自身的短板——智能化、高端化。

1月16日,比亚迪梦想日在深圳举办,这是比亚迪第一次以智能化为主题举办如此大型的活动,以梦想为题,比亚迪王传福、廉玉波等轮番上阵,耗时两个半小时对比亚迪的智能化进行讲解。

比亚迪意欲将原有的电动化优势,与即将到来的智能化体验融合。这个拥有着垂直整合产业链的庞然大物,显然已经感受到智能化掉队的急迫。

比亚迪依旧采取人海战术的打法,王传福讲道,在智能驾驶领域,比亚迪已经有4000多名工程师,未来将投入1000亿元。与之对比,理想汽车2024年的智驾工程师团队预计扩充到2000人,小米造车“砸钱”也只有100亿。

比亚迪的崛起,是将复杂的电池与汽车生产过程简单化,用中国市场特有的人口红利来摊平制造技术难度。智能化的研发虽然需要更多的工程师,但更需要更专精的工程师。比亚迪的人海战术是否仍然有效,还需要进一步论证。

高端化上,腾势、方程豹、仰望三大品牌联手出击。已经征伐市场超过一年的腾势,年销量为12万辆,但D9一款车型便支撑起11万的销量,智能化的代表作N8在市场上的表现并不让人满意。据36氪了解,腾势的2024年销量目标是再翻一倍,“压力很大”。

仰望与方程豹的使命感更为强烈,仰望U8的订单陆续交付的同时,轿跑U9与轿车U6也已经在路上。此外,36氪获悉,仰望U8还将推出加长版,共同征战高端市场。


三大品牌陆续在市场铺开,是比亚迪的开始承受高端车溢价的开始,这个过程是否顺利,比亚迪能否在高端品牌上站稳脚跟,都在2024年得见分晓。

蔚来:NIO守大盘,阿尔卑斯负重冲锋

进入2024年,在理想、华为问界等友商积极出牌的情况下,蔚来能出的全新牌面不多,难掩被动。

据CEO李斌此前所讲,2024年蔚来主品牌不会有全新车型发布,只会有改款车型上市。此前蔚来表示,改款车型将于3月开启交付。针对老款车型,蔚来给出了最高3.2万元的优惠力度。

36氪此前报道,蔚来2024年销量目标是超23万辆。这意味着,蔚来几乎今年每月销量必须达到2万辆。

为达成目标,蔚来试图用智能驾驶能力、补能网络等手段来刺激销量。比如智能驾驶,目前蔚来全域领航辅助累计城区里程达到65万公里,覆盖全国606城。补能方面,2024年蔚来将新增1000座换电站,新增20000根充电柱。

在纯电市场竞争剧烈的情况下,蔚来销量底盘的稳固,还需要更强劲的销售力度支撑。据了解,蔚来内部现在将卖车作为重点,通过渠道、人员扩张来拓展下沉市场,此外还尝试在二线城市卖场等区域设置轻量化蔚来展示台。

不过,2024年市场对蔚来的最大期待,应该是其子品牌阿尔卑斯。

按照计划,阿尔卑斯主打20万-30万元家用市场,首款车型为SUV,并基于蔚来第三代技术平台NT3.0打造。据了解,阿尔卑斯首款车搭载了不少新技术,包括采用新电池包尺寸、自研的新电机、800V高压架构、自研的智驾芯片等。

蔚来内部对阿尔卑斯抱有很大市场期待。在2023年蔚来NIO Day上,李斌表示预计阿尔卑斯单款车型可能达到月销5-6万辆。“新车不着急发布,先让大家先卷一卷,然后我们最后来掀桌子。”李斌曾说道。

但据36氪独家了解,阿尔卑斯首款车型将于7月试生产,有望在今年10月份正式上市,年内交付数万辆,冲锋走量与交付的压力不算小。

重压之下,蔚来需要磨砺更强的销售技能,进一步提炼组织效率,将过往厚重的资源投入,更快转化成为市场武器。

宁德时代:当利润之王参与价格战

2023年,动力电池行业一夜之间由供不应求转为产能过剩,大多数公司都始料未及,在大肆扩产中迎来了这难熬的一年。但宁德时代是个例外。

宁德时代在2023年业绩预告中写道,预计2023年净利润425亿元-455亿元。这比2023年在市场吃尽红利的比亚迪的净利润,还要多出100-150亿元。

这家毛利虽有下滑,但净利润依旧恐怖的电池公司,在2024年开始,也将面临着更多挑战。

在宁德时代的总部有这样一句话,全球每三辆电动车就有一辆配套宁德时代电池。这不仅带来了庞大的规模与利润,同时也要承受全球不同地区的市场波动。

中国市场自不必说,价格战在2024年将更加猛烈,宁德时代等电池企业势必首当其冲。这家靠着高性能三元电池起家的动力电池企业,也开始向车企兜售更具性价比的磷酸铁锂产品。

一方面,支持4C充电倍率的神行电池已经取得哪吒、阿维塔、北汽、岚图、奇瑞、广汽等多个车企订单。另一方面,36氪此前独家报道,宁德时代同样在向车企普及标配2.2C充电倍率的磷酸铁锂电芯,并且“加量不加价”。

在美国市场,2024年IRA法案的影响来的将更加猛烈。据36氪了解,美国销售的Model 3和Model Y后驱版搭载的都是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这部分车型都拿不到IRA法案所规定的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

与此同时,欧洲市场电车销量增速也出现明显下滑。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12月欧盟新车销售量较2022年同比减少3.3%,纯电动车同比减少25%。

2023年开始,欧盟各国补贴力度都开始调整,法国对电动汽车的补贴政策甚至已经彻底退出,消费者需求开始减弱。彭博等多个机构预测,2024年欧洲汽车行业将面临销量增速放缓、价格战等困局。作为欧洲车企最重要的电池供应商之一,宁德时代显然也要承受市场波动。

2024年,宁德时代将同时面临着中国市场的加倍内卷,美国市场的壁垒高筑,以及欧洲市场的增速放缓。

这家攫取了市场大部分利润的供应链龙头,无疑会在坚守价格底线、扩大利润,和参与价格战、斩获市场份额之间做出选择,而答案似乎十分明显。 

原标题:新能源车2024展望:混战中求共识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36氪
 
[ 188金宝搏下载app 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118金宝app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