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较大能源供需缺口、能源价格过低导致的能源需求过快增长乃至浪费成为埃及能源市场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受近年埃及国内政局变动影响,埃及的能源投资几乎中断,政府拖欠国际石油公司的债款不断累加。埃及正试图通过能源改革和对外合作走出能源困惑和能源危机。而中国能源发展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生产和消费都发生了巨大变革,同样需要 “走出去”把国际合作中的潜在资源变为现实资源。
作为连接世界几大古文明的重要纽带,丝绸之路自古便是中埃两国的桥梁。在“一带一路”战略倡议下,中国与埃及在发展战略层面存在许多契合点和相通处,两国能源合作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
在中阿能源合作大会召开之际,埃及前总理伊萨姆·沙拉夫接受了《记者》专访,就中埃未来能源合作、“一带一路”共同发展愿景等话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感想。
记者:早在2014年,中埃就已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随着习近平主席今年年初对埃及进行国事访问并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关于加强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五年实施纲要》后,中埃意向性的对接过程基本完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已经深入发展到具体落实阶段。您如何评价目前中埃两国能源关系?
伊萨姆·沙拉夫:中国与埃及彼此看重。埃及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国家,近10年来,埃中关系完成了飞跃式发展,两国间实现了高级别的战略合作。习近平主席的埃及之行更开启了两国能源合作坚实而长久的伙伴关系,埃及在能源和技术设施建设等领域拥有广阔的投资前景。
记者:如何评价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战略倡议?
伊萨姆·沙拉夫:“一带一路”是一种新的合作方式,受到埃及政府的欢迎。无论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应对能源危机、加快能源调整,许多沿线国家与埃及有着共同利益。而这些国家拥有全球超过一半的人口和近一半的GDP,影响力极大。
中埃经济互补性强,产能合作潜力大,埃及对共建“一带一路”意愿强烈。目前,中埃建立了政府间产能合作机制,签署了中埃产能合作框架协议,涉及交通、电力等重点领域的15个产能合作优先项目,有利于与中国先进产能实现对接。
记者:埃及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挥何种作用?
伊萨姆·沙拉夫:埃及在阿拉伯地区和非洲地区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既是亚、非之间的陆地交通要冲,也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在适龄人口、土地和光能、天然气等能源领域具有优势,因此埃及是中国实现此区域合作的重要支点国家。许多国家的海外贸易都需要通过埃及苏伊士运河,中国也是其中之一。据我所知,中国非常重视埃及在开发运河地区框架下进行的每一个项目,重视在国际货物通过运河时埃及提供所需的一切便利。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两国间紧密联系的重要性将继续增大。
记者:习近平主席访埃期间指出,要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两大抓手,将埃及打造成“一带一路”沿线支点国家,您认为最关键的是什么?
伊萨姆·沙拉夫:能源技术创新和能源安全保障。一方面,要通过能源具体细分领域创新技术推动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能源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埃及将引入更多新的技术方法到能源生产和安全问题上,并借鉴其他拥有这些先进技术的阿拉伯国家,成为一带一路“支点”国家。
记者:在“一带一路”区域能源发展过程中,中国和沿线各国需要怎样的能源发展战略?
伊萨姆·沙拉夫:我认为能源的多样性带动高效发展非常重要,也是能源发展的关键所在。我认为多样性有两个内涵,一是不断研发创新技术,包括应用于新能源的运输以及分配;二是发展区域地点选择的多样性。根据不同区域特点设置不同的发展战略,才能够保证发展计划得以实施。伴随发展的能源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目前全世界都有不同的能源项目在进行,比如在叙利亚,如果爆发战争,就会扰乱这些计划的如期实施和完成,所以地域多样性可以保证在不同地点同时进行的项目得以顺利发展。埃及可以为中国提供地域支持,这在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中十分重要。
记者:未来埃及是否将更加注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伊萨姆·沙拉夫:埃及能源行业一个非常突出的供需矛盾就是人口不断增加,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在传统能源发展方面,我们掌握了一些传统的技术运输及分配方式,但在此基础上必须要开发新的一些途径,这点至关重要。也许在短时间内,传统能源的诸多手段还可以保留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但长期来看,还应该将重点放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发展上。
记者:中国目前在积极推进光伏脱贫,而埃及的光能十分充足,若该项目得以在埃及实施,您是否抱以期待?
伊萨姆·沙拉夫:当然。埃及可再生能源潜力巨大,尤其是风能和太阳能。在埃及,平均每年阳光充足的天数比德国高出两倍,南部城市阿斯旺每年的日照天数更是超过330天。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埃及和“一带一路”沿线一些国家来说,脱贫是一个非常高的目标,没有发展和创新,目标就无法实现。所以借鉴中国的光伏技术非常重要,不仅可以减少基础设施投资,还可通过快速发展以消除贫穷。
该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如何让能源变得更便宜,如何更容易普及到每家每户,特别是穷人。因为在一些国家,具备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能力,但并没有融合的网络。而中国拥有这样的技术,而且较为在行。有了多种网络之后,多种途径的能源都可以注入到网络当中,扩大这种经济规模,降低单位成本,从而惠及穷人。
记者:中核集团与埃及政府签署了核能谅解备忘录,今后埃及是否会在核能方面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伊萨姆·沙拉夫:对于埃及来说,发展高水平高质量的能源非常重要。埃及发展核电站是缓解国内能源供求压力的一大举措。鉴于埃及的重要地理位置,我们非常希望通过埃及的发展,可以更好地惠及整个区域协同发展。对于埃及有利的能源项目,整个区域发展一定程度上也都将受益。核电站的建设,将对保障周边地区的能源供应并带动经济发展,从而助力埃及经济起飞。通过各方的协商,未来核能及其他能源项目都将有所推进。
记者: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何更好地融入区域能源发展?
伊萨姆·沙拉夫: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目前各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能源发展及其他经济合作需求不尽相同,但一定都会从这项战略倡议中获益。因此沿着这条道路各国可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全球化发展不仅体现在经济和文化方面,能源共享也是必然趋势。各个沿线国家不是分散的支点,而应被视为一个整体的区域市场,这点非常重要。将不平衡的发展现状变得趋于平衡,利用每个国家的独特优势并将其充分利用,实现共赢。
记者:未来中阿能源企业应继续加强合作、妥善应对挑战,维护两国能源合作积极发展的良好势头。您对未来中埃能源及其他领域合作有何期许?
伊萨姆·沙拉夫:埃及在能源规划、设计、运营、维护、管理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前景和潜力,去加深埃及与中国能源企业的合作,我认为未来在能源领域的投资机会非常多。我也希望埃及能够在能源及其他领域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同时完善两国之间的投资保障机制,维护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合作能够真正取得成功。
比如埃及正对苏伊士运河走廊进行开发,需要在规划设计、基础设施、电力能源、资本技术等方面进行大量投入,这恰好与中国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政策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