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188金宝搏下载app » 市场 » 正文
 
中国将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 节能环保产业将迎利好
日期:2016-11-29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apple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近日,新发布的《全球碳预算报告》指出,碳排放已经“明显且史无前例地摆脱了”上一个十年期快速增长的态势,而中国减少煤炭的使用是主要原因。日前,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副司长蒋兆理也在马拉喀什气候大会期间表示,中国将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钢铁、石化等高耗能行业将逐步纳入该市场。

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打开,不仅对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给予了节能环保领域的行业先锋巨大的市场发展机会。

众所周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时代潮流的导向,也是企业走向未来的必经之路。但现状是,相当一批企业为了谋求利益最大化,想方设法的减少对环保的投入,废气超标排放或偷排现象屡禁不止。而将要实行的碳交易市场化,由市场决定企业的优胜劣汰,不合格的企业只有破产倒闭或技术升级两条路可走。在一定程度上,比政府勒令整改要高效的多。

此前,我国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等七省市开展了碳交易试点,对企业进行碳约束。不过业内人士表示,现有试点省市是分割开的市场,只有建成全国统一市场,才能避免高排放企业转移排放,寻找“避风港”。

可以说,全国碳排放交易管理条例和配额分配方案等政策法规的即将出台,为节能环保产业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将切实有效的缓解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对于节能环保行业的龙头企业来说,也释放了一个极大利好。

首先,由于碳排放权的稀缺性,碳排放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这就迫使企业进行技术升级,以淘汰效率低、能耗大、污染重的设备,以技术创新达到碳排放减少,同时获得排放额度的结余收益。其次,考虑到碳排放的强度控制,企业不得不在能源使用、优质原料的选择上多加考虑,这无疑为节能环保产业开辟了一片广阔市场。对此,资本市场用连日飘红做出了最好的回应,连续数日,新能源及环保行业板块呈现整体上涨趋势,不少个股出现涨停。这其中也包括此前在治霾中备受关注的双良节能。资料显示,成立于1982年双良节能为国内领先的节能节水环保系统集成服务商。其业务覆盖溴冷机、工业余热利用、超低碳排放、新能源、雾霾治理、工业节水、农村城镇污水处理等领域,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现已是近300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合作伙伴。据统计,双良在全国范围提供的节能环保设备,每年可节约2250万吨标准煤、减排5760万吨CO2,相当于再建16万公顷的森林。

“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来倒逼企业做节能减排,如果分配合理监管得当,这在未来会打破企业不愿主动做环保这一长久的担忧。”双良节能的一位负责人这样说道。他同业内诸多资深人士一样,进一步看好全国性碳交易市场启动后,我国节能环保行业的前景。同时,他颇为自豪地提到:“未来5~10年,双良还将为社会提供1万台节能环保设备,每年节约1125万吨标准煤,进一步缓解温室气体排放。”

与此同时,国内节能环保产业的龙头企业也已初具规模,并依托技术研发和不断创新来满足新的市场要求,其中不乏打破国外垄断的技术革新。典型的例子是双良节能的烟气冷凝回收系统,能对所有正在运行的常温排烟燃气炉进行改造,使排烟温度降至30℃以下,二氧化碳等废气的排放在现有基础上下降99%,同时大大节省运行成本。据悉,此套设备系双良节能首创,且已成为北方多地政府青睐的“治霾利器”。

此前的拉喀什气候大会上,蒋兆理也表示,未来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将采取中央和地方分工合作模式,即中央政府确定配额方法,设计排放标准和市场监管,地方政府向企业发放,并监管履约。据国家发改委气候司测算,若全国碳交易市场成立,覆盖的排放交易量可能扩大至30亿吨至40亿吨。仅考虑现货,交易额预计达12亿元至80亿元。未来,以双良节能为代表的节能环保领域的龙头企业,若能做好准备积极应对,必将抢占低碳经济的发展先机。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东方网
 
[ 188金宝搏下载app 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118金宝app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