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甘肃光伏发电累计并网容量为2751.4万千瓦,同比增长69.88%;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为232.7万千瓦。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地势平坦开阔,年日照时数超过2500小时,辐射强度大。1至11月,河西走廊光伏发电量达260.50亿千瓦时,占全省光伏发电量的83.80%;截至11月底,河西五市光伏装机容量2439.42万千瓦,占全省光伏装机的81.21%。
3月17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明确提出要扩大光伏基地建设规模,优先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开展规模化建设,推进光伏发电与荒漠化治理、生态修复、农牧业融合发展。
记者注意到,在大力推动“光伏+”融合发展的同时,河西走廊经济带有效破解光伏产业发展瓶颈,积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光伏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光伏+” 加到了什么?
武威市毗邻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这里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处于全国荒漠化最前沿,是全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甘肃武威凉州区林业和草原局局长陆科介绍,武威在历史上就是一个与沙漠抗衡的地方,从1960年代开始人工压沙以来,已经和沙漠进行了半个多世纪的斗争历程。
如今,作为“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关键战场,以光伏产业与沙漠治理结合的新技术革命正在武威崛起。
在凉州区九墩滩光伏治沙示范园区,一块块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它们不仅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更为这片土地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同时,光伏板下种植了梭梭、沙蒿、沙米等耐旱植物,形成了固沙生态屏障,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增收渠道。
据甘肃武威园区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克伟介绍,九墩滩光伏治沙示范园区规划占地面积50万亩,装机容量1500万千瓦。园区建成后年发电量将达到260.25亿千瓦时,年产值75亿元,上缴税金5亿元。
“截至目前,园区共入驻光伏企业11家,实施项目13个,总装机容量220万千瓦。”张克伟说,下一步,九墩滩光伏治沙示范园区将依托“陇电入浙”外送通道,积极承接国家第三批“沙戈荒”大基地建设项目、武威市竞配项目,继续探索光伏治沙新模式。
光伏治沙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为武威市凉州区带来了清洁电力和经济效益,更为沙漠治理提供了新思路。随着项目的持续推进,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正逐渐变为绿洲,成为光伏产业与生态和谐共生的典范。
张掖市甘州区已实施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24项39845.71千瓦,已建成并网发电619.95千瓦,这些项目通过光伏板与农业、畜牧业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其中,张掖市农发集团的牧光互补项目正成为当地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新亮点。
该牧光互补项目位于甘州区明永镇下崖村,它为当地畜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光伏板下建设了养殖圈舍,为牛羊提供了遮阳挡雨的场所,同时,光伏板产生的电能也为养殖场的运营提供了电力支持。
“牧光互补项目的核心优势在于其独特的‘板上发电、板下养殖’模式。光伏发电板安装在养殖圈舍的屋顶上,利用太阳能发电,而圈舍内则进行畜牧养殖。这种模式不仅节约了土地资源,实现了低碳环保,还充分利用了棚上棚下的资源,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光伏发电为养殖场提供了清洁、稳定的能源供应,降低了养殖户的用电成本,进一步提高了养殖效益。”张掖市农发集团总经理党致斌介绍,该项目的实施丰富了下崖村村集体公司的经营业态,为提高村集体收入、优化资源配置、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牧光互补项目还带动了周边农牧加工企业的发展,缓解了季节性用电高峰需求,为群众增收提供了新渠道。
光耀祁连 挑战与破局
光耀祁连。这个光,是阳光,也是科技之光。
光伏发电受日照强度、天气变化等因素影响较大,如何解决发电的不稳定性和弃光问题成为了行业内面临的一大挑战。
敦煌首航高科的100MW熔盐塔式光热电站,作为国内首个百兆瓦级光热电站,通过其配置的熔盐储能系统,实现了24小时连续发电,为电网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供应。
该光热项目通过其独特的熔盐塔式光热发电技术,为光伏项目在电力输出稳定性上的不足提供了良好的补充。
据敦煌首航公司总经理刘福国介绍,该项目装机容量为100兆瓦,年发电量可达3.9亿千瓦时。
“光伏发电只能在白天进行,且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大,波动性强。而光热项目则可以通过配备储能系统,在阳光充足时将多余的热量储存起来,在需要时(如夜间或光照不足时)释放热量发电,从而实现24小时连续稳定发电。这种储能与调节能力,使得光热项目能够平抑光伏电站的波动性,提高整个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刘福国介绍,光热发电具有连续、稳定输出的特点,与光伏发电相比,能够在夜晚或阴天等光照不足的情况下继续发电,从而有效弥补了光伏发电的间歇性。
这种光热与光伏的互补模式,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还增强了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敦煌乃至更广泛地区的新能源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为了提高光热发电的效率和经济性,敦煌首航高科不断研发新技术、新设备,推动了光热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光热项目的性能,也为光伏产业提供了有益的技术借鉴和启示。
同时,光热项目的建设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集热镜、储热材料、换热器等设备的制造和安装等。
河西走廊地理位置特殊,运输等成本较高,如何降低光伏产业的成本,成为了另一棘手问题。
6月22日,太阳能光热联盟理事单位——甘肃凯盛大明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太阳能光热和光伏发电用聚光材料及深加工项目一期二线在玉门经济开发区点火投产,标志着甘肃首条光伏玻璃生产线建成投产。
光伏玻璃对透光率要求极高,是光伏组件主要辅材,广泛应用于建筑幕墙、光伏屋顶、遮阳、太阳能发电系统等众多领域。广阔的市场空间孕育着巨大的需求,技术的不断进步也积蓄着升级的动力。
据凯盛大明玻璃制造部总监田文龙介绍,国内光热发电企业所需的光热超白浮法玻璃一直依赖进口,凯盛大明围绕这项“卡脖子”技术进行攻关,突破了料方壁垒、设备壁垒、工艺壁垒三大壁垒,反射率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了0.3%,实现进口替代,确保我国光伏组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并成为最具竞争力的光热反射镜产品企业。凯盛大明每天可生产玻璃材料12000重箱,600吨,产品供应西北五省及西南、华南地区。
凯盛大明以光伏、光热玻璃为核心,从矿山开采、矿石加工、矿料提纯到新能源玻璃生产,再到新能源玻璃的后端加工,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将薄薄一片玻璃发展成为潜力无限大的“高精尖”大产业,构筑光伏、光热玻璃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实现了光热玻璃全产业链贯通,从而更好地降低了相关企业的运维成本。
据了解,为了促进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甘肃省建立了完善的市场机制和政策支持体系。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为光伏产业提供融资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甘肃省还通过税收优惠、补贴奖励等方式,支持光伏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据甘肃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发布的信息,甘肃省属企业已形成包括100万千瓦逆变器等光伏发电装备产能在内的多项新能源装备制造产能,进一步推动了光伏产业的市场化进程。
原标题:「祁连山下是我家」下半场如期而至 河西走廊上演“光伏+”绿色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