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中国、印度和欧盟将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继续坚持原有的责任路线,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削减其他领域污染排放。
这些国家不会大幅调整他们的目标,即便调整也不会在2018年全球减排进程初步盘点之后立刻做出变动。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这件事来的太突然,上述国家无法对本国民众交代为什么要忽然加大环保力度。
其次,其他新兴经济体或发展中国家兑现环保承诺的难度会极大增加。目前这些国家的气候行动已经极大依赖国际气候资金援助力度的加大,而利用国际公共资金来撬动国内私有部门的投资无疑难度更大。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简称CDM)的不确定性会持续存在,对投资者信心造成进一步打击。
最后,关于《巴黎气候协定》其它一些方面的协商将面临不确定。没有了美国的压力,中国可能会在透明度条款方面有所保留,而最不发达国家则将竭力反对弱化《巴黎气候协定》。但对于协议落实情况的关注度会进一步减弱。
那么就没有希望了吗?并非如此。目前清洁能源的价格一直在不断下降(尽管降速已经有所放缓),而绿色债券二级市场将进一步深化(虽然并未达到太大规模)。如果中国和欧盟联手征收碳税或者将双方的碳排放市场联动起来,那么就有可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之外衍生出一个国际碳价。
理查德·克莱因,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若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那么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必然也就难以得到遏制。要想完成全球升温不超过2摄氏度或者1.5摄氏度的目标,就需要其他国家做出更大的努力。但是在2023年第一次正式的全球减排大盘点之前,其他国家是否愿意做出这样的努力,这恐怕还是个未知数。
我倒是希望各国能够在第二轮国家自主贡献预案(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中调整自己的承诺目标,到那时他们已经可以参照美国(比如在国家政府层面)的减排进展情况,而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结果也已出炉。
如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简称UNFCCC)进程遭遇撤资,将不仅影响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帮扶资金,同时也可能降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的行动力。
今年,美国提供的资金占秘书处核心预算的21%;如果这部分资金被砍,不知道未来秘书处将会采取何种方式来继续履行其不断扩大的责任义务。
安德鲁·莱特,世界资源研究所杰出资深研究员
在这个关键时刻,美国不应该在气候问题上成为一个孤立主义者,原因如下:
外交孤立
《巴黎气候协定》不仅改变了全球外交格局,同时也将气候变化上升到了与国际贸易和国土安全同等重要的层面。退出《巴黎气候协定》这样的国际气候合作组织将会给美国的外交带来严重影响,而特朗普政府以后也很难再就其关注的重要议题与其他国家展开合作。此外,如果其他国家政府想要与美国政府进行合作,恐怕也会引发这些国家民众的广泛担忧。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