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8月1日由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编辑的《2016-2017中国新能源产业年度报告》发布。报告显示,当前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其新增装机规模已超过传统化石能源,标志着新旧能源交替的“拐点”正式来临。
截至2016年底,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3454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7742万千瓦,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太阳能集热器及系统增产量约为3950万平方米,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全年新增风电装机1930万千瓦,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到1.49亿千瓦,占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9%;生物质发电累计装机1214万千瓦;太阳能光热发电的总装机容量达到2.8万千瓦;地热能发电累计装机2.6万千瓦。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歪道超车的重要阶段,破解新常态下传统能源产能过剩、可再生能源发展瓶颈制约、能源系统整体运行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必须依赖新能源的创新发展,大力推进能源供给侧机构改革。
根据报告,我们总结了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式。
光伏产业
光伏产业存在的问题:对光伏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尚有待加强,企业穿心发展积极性参差不齐,产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高端产能尚无法满足国内市场的要求,关键的高端设备及工艺与国外领先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行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制造业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融资支持,制约了企业的研发投入、技术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等等。此外,光伏电站补贴拖欠、非技术因素(包括光伏用地、并网等)成本不断提升、部分地区光伏限电严重的老问题依然存在。
建议:为进一步规范我国的光伏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转型,以下几方面情况值得关注:1、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利用光伏产业外向型发展优势,推动光伏企业加快国际产能应用的合作进程,积极开拓南美、印度、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提升我国光伏行业在全球的竞争优势。2、推动光伏应用的多样化发展,发货绿色能源在园区、工厂等地的利用。探索在污水处理厂、大小场馆、高速公路及居民社区等产所的各式应用,推动应用光伏系统在新能源充电设施的试点建设。3、深入落实《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加强部门配合,推动行业规范与电站建设、补贴发放等政策联动,同时通过市场机制促进企业重组。
太阳能热利用产业
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存在的问题: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包括热水、热能、热电三个层面,是一个应用极广的产业、但由于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化程度较高以及在采暖、工农业领域应用起步较晚,不管是行业内部还是在政府机构,市场认知度方面都对太阳能热利用行业有片面认识,把太阳能热水器等同于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由于认知上的偏差,造成产业定位的不准确,导致政府在采暖、制冷、工农业应用等领域没有国家层面开展示范项目的政策,应用技术创新和示范主要靠企业自我发展,产业进展缓慢。
建议:1、转变观念,加强引导。2、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3、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保障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4、进一步提高监管科学性。5、建立和完善太阳能供热管理体系。6、支持基于物联网技术平台的第三方平台建设。
太阳能热发电产业
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存在的问题:1、技术标准设计规范缺失,产品急需验证,伴随着全球太阳能热发电商业化电站建设步伐的加快,全球基本形成了以欧美发达国家为垄断的太阳能热发电设备制造、系统集成总包和产业链集成建设能力。2、集成技术运行经验累积薄弱,新产品原创性不多,聚光器、吸热管,系统集成的商业化基本还是依据过去已有的技术生产。3、制造业产能过剩,低质低价竞争出现。4、有从业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短缺。5、技术驱动面临研究和中试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
建议:太阳能热利用资源丰富、使用清洁、能量调节作用的有点十分突出,但仍然存在使用成本较高、实现稳定控能控制要求复杂等突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核心仍然是关键技术、材料等突破。包括适应不同温度水平的功能性光热转换材料、集热工质、高效换热的全光谱吸收方法和装置、储热材料和高效储放热方法、匹配动态集热的太阳能制冷循环和工质材料、多能互补的太阳能热能供应方法等。技术突破是实现太阳能热利用成本、规模化应用的关键。
风电产业
风电产业存在的问题:1、中小型风电的产品质量仍然困扰着行业的发展,国际上对中小型风电机组产品的安全和质量型式认证成为必要趋势。2、年利用小时数(年等效满负小时数),新疆、甘肃和吉林原本是风能资源较好的省(区),年利用小时数却低于1400h,弃风限电影响越来越大。3、中国主要的风电场投资和开发商主要是中央和地方国有发电企业、能源投资企业,民营和国外企业较少,有的参股到国有控股的项目公司。
建议:紧跟风电产业政策,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发布了《中国风电发展线路图2050》提出风电已经开始并将继续成为实现低碳能源战略的主力能源之一。设定的中国风电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2030年和2050年,风电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2亿、4亿、10亿kW,到2025年满足17%的电力需求。要实现上述目标在资源、产业、电力系统支撑等方面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碍。未来风电布局的重点是:2020年前,以陆上风电为主,开展海上风电示范;2021~2030年,陆上、近海风电并重发展,并开展远海风电示范;2031~2050年,实现东中西部陆上风电和近海风电的全面发展。
生物质能产业
生物质能产业存在的问题:我国生物乙醇面临着与美、欧等国同样的问题,即纤维素乙醇商业化问题的“久攻不克”,因此未能完成规划的400万吨目标。从“十三五”生物乙醇的指标仍旧定的是400万吨可预知,纤维素乙醇在我国实现商业化要走的路还很长。国内的几家仅有的开始规模化生产纤维素乙醇的开发企业,这些年来一直在挣扎中求生存,财政补贴额距离企业要求差距非常大。
建议:1、提倡热电联产。2、沼渣的有效和高值化利用。3、开辟新的有效利用渠道。4、充分利用沼气的“负碳”特性(以全生命周期计)获取碳交易增收。5、探索生物天然气的分布式生产新模式。
地热产能产业
地热产能产业存在的问题:中国地热发电的受挫源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够。中国的地热发电,曾经在1970年成为世界第8个地热发电的国家,但现在世界25个地热发电国家中,中国排名第18位,因为我们发展太慢了,许多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远远不如中国的第三世界国家,都成为后起之秀,远超我们。
建议:深入探测列入“三深一土”战略,“三深一土”战略是一个长期的面向2020年、2030年、2050年的中长期规划。
其中深地探测战略要实现2000米资源的开采能力,3000米资源高精度的观测探测能力,再储备一批5000米深度的资源勘查前沿技术,这里包含了地热资源和干热源的探测研究,“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开辟地热新能源的勘查工作,为形成碳能源占比2%能力提供技术支持。仅靠热情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还需要示范性工程项目的样板作用,准备好勘探发电地热资源,经济激励政策不能缺失,应该被允许中外地热合作项目,地热法和地热管理办法出台刻不容缓。
热电联产产业
热电联产业存在的问题:1、热电发展的政策不落实,我国理解历届政府,在能源政策性的文件中,均提出“鼓励、支持、发展热电联产”,但是如何支持没有配套的具体政策。2、热电发展不平衡。3、供热机组容量大雨供热量的增加。4、部分“热电联产规划”未起指导作用。5、审批程序影响热电的快速发展。6、大型凝汽机组改造供热管理工作跟不上。7、政府管理职责不清,行业管理体系不完善。8、尚无完善的热电联产科研单位。
建议: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和完善服务功能是支持热电联产项目的根本出发点。2、确定发展目标,政策措施到位。3、建设热电项目主要根据终端能效来确定规模,追求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4、立法支持热电联产。5、优惠政策、6、税收减免。
原标题:新旧能源交替的“拐点”正式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