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1月22日,《2017中国碳价调查》在京发布。报告显示,中国即将出台的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将在未来几年内日渐成熟,并于未来十年间在减排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九成受访者预计中国碳排放将在2030年或更早达到峰值。
《2017中国碳价调查》由中国碳论坛及ICF国际咨询公司共同完成,调查共收集了中国碳市场各利益相关方近300份反馈。
报告显示,未来至2025年,中国减少碳排放的政策手段将逐渐转向碳排放交易体系、环境税、信息公开及能源配额交易。
随着波恩气候大会的召开以及巴黎协定的签署,中国政府已经提出明确且强有力的减排目标,至2030年将有1/5的能源将来自清洁能源,并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
早在2015年,中国政府就已公开宣布将于2017年上半年建成全国性的碳交易体系(ETS)。截至2017年9月,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累计配额成交量达到1.9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约45亿元人民币,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省市重点排放单位已有近3000家。
中国碳论坛开展的调研还预计,中国碳市场碳价将随时间推移而提高,并将日益影响投资决策。
受访者认为,国家碳排放交易体系(ETS)内的碳价将从2017年38元人民币/吨上涨至74元人民币/吨(2020年)、108元人民币/吨(2025年)。另外,有75%的受访者认为,预计到2025年,国家碳排放交易体系对投资决策至少会产生中度程度的影响。
2013-2017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实际价格范围及未来平均碳价预期值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马爱民认为,从长远来看,中国有必要研究合理的碳价形成机制,包括适当的市场调节机制,以积极增强市场参与者的能力。
此外,调查结果表明,政府需要为碳排放交易体系建立强有力的法律依据保障,从而确保交易体系有效运行。
其中超九成受访者认为需要国务院级别法规或国家层面法律的出台,方可确保碳排放交易履约。目前,虽然全国性碳排放交易体系即将推出,但相关高级别法律法规仍然缺位。
“国际社会期待中国能够引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政府持续大力推进全国碳交易体系,使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碳排放将早日达峰,很快即将下降”,中国碳论坛研究经理、报告合著者之一Huw Slater在发布会中说道。
原标题:中国碳排放或在2030年前到达峰值